首页 > 房产 > 正文

住在燕郊的北漂心声:北京不是家 燕郊也不是

发布时间:2015-05-11 10:12 【来源:经济观察报】

  何鑫每天下午6点左右来到郎家园,乘坐930路公交,去往燕郊的家。这是北京直通燕郊的第一个公交线路,拥挤依旧。每次他要排队等上四五十分钟,才能有一个座位,一般晚上7点半左右能到家。

  何鑫1992年开始在北京上班,燕郊、北京两地跑,起初只能坐火车。后来在930路公交开通后,诸多公交线路陆续开通,让燕郊逐渐地“靠近”北京。进入燕郊的不光是单位,而是一个个人,物价也开始向北京看齐。曾定位为经济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的燕郊大力发展房地产业,人越来越多、房子越来越多……“人口剧增,特别是转向房地产后,很多东西都跟不上了。”何鑫说,燕郊的土地空间迅速被房子挤占。这里成为在北京“安家、子女教育”等碰壁者的首选之地。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将要推出的背景下,燕郊还将离北京更近,地铁平谷线将过道燕郊,徐尹路(燕郊段)潮白河大桥也已开始施工,燕郊终于要跨越“潮白河”,与北京联系得更紧密了。但何鑫却充满忧虑:京燕之间交通的改善,或将有更多的人涌入燕郊,将会盖起更多的房子,产业会更加空心化。“燕郊人没有归属感。”何鑫说,他便是其中之一,他不是北京人,也不是燕郊人。因此,有些居住在燕郊的人,却总想要离开。

  拥堵的交通

  老梁不去排队已有1年半了。因为替女儿排队候车,他曾经被媒体称为排队老爹。老梁名叫梁耀军,4年前和老伴从内蒙古赤峰来到燕郊,照顾在京工作的女儿。那时北京的房子很贵,老梁拍板在燕郊一个小区买了一套房子。女儿小梁过上了“在京工作、住在燕郊”的生活。

  小梁那时在金融街上班,小区外有直通国贸的公交814路。小梁坐车到国贸后还要换乘地铁,来回要4个小时甚至更久。为了让女儿多睡会儿且上车有个座位,老梁成为当时高峰时段200多米排队大军的一员,队伍里大多数是和他一样的老爹老妈。

  去年3月,老梁给北京市长写了一封信,建议在暂时没有开通城际轻轨的情况下,利用现有铁路进行有效过渡,增开早晚高峰城郊通勤列车,分流公共交通压力。虽然这封信没有的得到具体回复,但在今年1月,往返燕郊和北京的动车组正式运行。

  可是动车组“由热到冷”,客流量不断减少,2月1日正式停运。老梁分析认为,动车组的时间设置不太合理,早上发车有点早,且乘客由住处到火车站没有接驳公交,有所不便。于是当原动车组由快车代替,继续通勤时,老梁给三河市长写了一封信,建议解决公交接驳等问题,留住通勤临客。目前也还未有回复。这让老梁有点不满意:北京积极开通临客,三河却不怎么热心。

  何鑫对北京和燕郊之间交通的改善更多的是忧虑。因为道路一直在建设,坐车却从没痛快过!何鑫说,现在路越修越多,却同样塞车:高峰期大北窑塞车、迎宾路口塞车、燕灵路口塞车、结研所塞车、八王坟塞车……

  燕郊的城市路网跟不上来,内在的道路循环系统比较差。燕郊当地的政府也没想到会发展这么快,一到交通高峰期,燕郊区域内就拥挤不堪。

  分割的医保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医疗先行的背景下,去年5月,燕达医院加入朝阳医院医疗联盟,并成为朝阳医院河北院区,朝阳医院派专家常驻,另有专家周末坐诊。同在去年,燕达医院成为京冀医保互通的试点医院。

  往返于北京和燕郊两地的居民,是燕达医院经营院长吴亦鸣的“争取对象”。燕达医院是一家民营医院,这家医院提供的统计数据显示,在“北京在职、燕郊居住”的人员达30万,他们享受着北京城镇职工医保,是燕达医院的京冀医保互通试点的主要针对人群,他们在燕达医院看病,并在这里即时报销。

  试点之路并不平坦。

  河北省卫计委医政处处长姜建明曾告诉经济观察报记者,京冀双方政府都很积极。经河北省卫计委、财政厅审核批准,燕达医院去年已正式转为非营利性医疗机构,以松绑在接入医保方面的限制。

  不过,北京市人社局曾有顾虑,比如医保总额控制,北京医保患者在河北进行医治,对医保的开药收费可能难以做到和北京一样严格,对病人的医治费用的可控性可能会稍微差一些。另外由于北京和河北的整个医疗项目,包括药品等价格并不统一,报销数额可能不同。

  在今年2月3日,医保互通终于有了突破。这天,北京人社局下发文件,其中显示“北京市参加职工医疗保险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的人员在京冀接壤的河北地区居住的,可按照北京市医疗保险异地就医政策在河北省的定点医疗机构实现就近就医,并享受北京市医疗保险待遇。”

  此政策出来后,在上述医疗机构范围内的燕达医院接到的咨询电话多了:“能不能即时报销?”如果对方是北京医保患者,答案是否定的。据此政策,他们在燕达医院就诊、住院,仍不能实现即时结算,需要先办理异地就医,出院后再拿着票据到北京医保单位报销。

  这在燕达医院工作人员看来,并不怎么方便。去年9月,63岁的田庆玲让突发脑梗的老伴入住燕达医院,进行治疗。他们住在北京城区,离宣武医院较近,那里神经内科的医疗水平高,但没有床位,住不上院。

  住院前,田庆玲没少“折腾”:先去北京医保单位填表,后到燕达医院盖章,再交回医保单位检查,回复后再到燕达医院办理医保流动手续……所幸老伴的单位提供优待,派人拿着单位公章跟着她,到哪儿需要盖章,马上填表就盖,省去很多麻烦。就算如此,她还是花了两天才办好异地就医手续。

  在去年与天坛医院合作后,燕达医院还在寻求与北京中医院、儿研所合作。其面临的一个问题:蛋生鸡,还是鸡生蛋?有医院想合作,顾虑在于,专家派过去,有足够多的患者吗?如果患者不多,本就资源紧张的专家岂不浪费了?

  吴亦鸣透露,燕达医院在病床方面还存在资源闲置,曾想引进更多朝阳医院的专家,但因没有足够多的患者,一些专家未能前来。

  先有足够多的患者,还是先有足够多的专家?这道难题,吴亦鸣还没解开。

  剧增的学生

  “朝阳医院的一个专家在燕达医院坐诊,我才敢把自己的亲戚送去看病。”王静说,燕郊本土居民可能会选择当地的医院看小病,大点的病还是会去北京,这是普遍现象,“也有在燕达看的,确实有专家。”

  王静是燕郊某房地产公司的策划经理,对医疗暂没有太多的关注,“医疗是未来的事,教育却是当下的事。”

  她于2012年在燕郊买了房,此前她已在北京工作10来年,购置了一居室。

  那时北京各区的积分落户政策还没出来,王静还没有北京户口,已开始谋划小孩的教育,“未来高考怎么办?”后来她选择在燕郊买房落户。奔波北京国贸、燕郊两地俩月后,王静觉得太累,刚好燕郊一房地产公司有个工作机会,于是辞职加入。

  王静发现,在买房的客户中,基本分为两类:安家、教育。工作在京,首次在燕郊购房的客户占总客户量的65%,而加上二次在燕郊购房的,超过90%。

  燕郊曾实行买房落户、落户后上当地公立小学的政策,让很多北漂纷纷来到燕郊购房。

  燕郊的私立幼儿园不断增加,公立小学的教室里人满为患,一个班80人的报道不时见诸媒体。

  拥有教育资源,成为部分燕郊楼盘的一大优势,王静所在的房地产公司就是此例。这个楼盘承担原有一所公立小学的扩区代建任务,住户的小孩享有优先入学权。另外,这个楼盘还配备了幼儿园、初中和高中,加上小学,可容纳学生四五千人。

  王静分析说,2008年、2009年刚需客户的置业高潮,带来现在的就读高潮。而2013年的置业高潮,或将在距其三四年后再次带来上学高峰。王静觉得,除了一些高端消费需要去北京外,燕郊已能满足生活居住等需求。她已自足于现在的燕郊生活。而让她高兴的是,公司楼盘附近的潮白河大桥终于动工,顺利的话或将在一两年内完工,北漂们去北京工作将有更大的选择范围,“房子将更好卖。”

  何鑫却显得更为忧虑。在他看来,燕郊与北京交通的进一步便利,将可能导致更多的人涌入燕郊,房地产继续压缩土地,燕郊未来发展空间更加窘迫,“睡城”将进一步成为现实。

  老梁还有在北京租房子的想法,他心疼女儿长期奔波:“相比别人,女儿坐车已经不算累了,从始发站到终点站,中间不倒车,算是最近的距离,但来回四五个小时,机械也有疲劳时。”

[ 今日推荐 ] TODAY TOP NEWS

北京北五环外成租房热点

2016年上半年,北京住房租赁市场整体呈现量价齐升趋势,但交易量增长幅度较...

北京楼市:二手房成交量

二季度,北京的二手房市场终于慢下了节奏,4月、5月网签量在持续回落。虽然...

孙宏斌:北京楼市单价5

融创中国董事长孙宏斌并不认为30万元/平米的售价很高。他表示,对北京市场...

Copyright 2016 Y!beij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