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盲道超1100公里 八成受访者不满现状
发布时间:2014-06-19 10:22 【来源:】
今年5月1日,广州首部关于人行道设施设置的地方性技术规范—《城市道路人行道设置设施规范》(下称《规范》)正式实施,第一次用“标准”来规范广州辖内盲道、人行道设置。时至今日,新规落地已满一个半月,执行效果究竟怎样?
根据南方都市报、大粤网联合调查平台为期一周的调查显示,83%的受访者对广州盲道现状“不满意”,92%的受访者称盲道被侵占现象“很普遍”,80%的受访者认为广州盲道设施不足的最主要原因出在政府身上,77%的受访者不清楚盲道主管部门究竟是哪个。对于《规范》的出台与实施,有91%的受访者表示欢迎,认为有必要为盲道订立标准,但也有85%的受访者担心新规约束力不够,继而影响落实效果。据了解,广州目前已铺设盲道超过1100公里,比广州至武汉的武广高铁还要长,甚至赶得上广州至上海的距离,堪称华南盲道“长度之最”。按照相关要求,广州所有新建盲道等无障碍设施必须100%达标,然而近日南都记者走访发现,W形、V形、U形盲道随处可见,“断头”盲道、花坛“骑”盲道现象也不少。
记者调查
怪异型
典型路段
海珠友和路 天河区粤垦路
盲道呈“W”“V”“U”形
海珠区友邻一路、友和路十字路口处,有一段“W”形盲道。其实这段盲道并非仅有一个“W”,而是由两个“W”组成的,黄色盲道与黑白地砖镶嵌在一起,呈直南直北、直东直西走向,丝毫不愿打个弧形的弯。贾先生称,见过盲人路过时在这绕来绕去。
南都记者近一月走访发现,W形、V形、U形盲道在广州街头并不鲜见,不管是在老城区,还是在亚运时新铺人行道上。业内人士透露称,之所以出现这么多怪异形状的盲道,原因是铺路者想省事、省材料,缺乏人性化的理念。
盲道与井盖,似乎天生是一对“死对头”,但凡有井盖的地方,盲道似乎只有绕着走的份。这也不奇怪,按照5月1日实行的新规范,盲道遇到井盖时,应绕开井盖接顺盲道。
在天河区粤垦路金燕肉菜市场门前,就有这么一段由N多个“几”字连成的盲道,原因只有一个,给一个个电缆井盖让道。
破损型
典型路段
广州大道北 天河太古汇
盲道塌陷盲人常跌倒
当一处盲道发生损坏甚至暗藏陷阱时,对于盲人来说危险系数很高。这就要求盲道管理部门要第一时间修好。
而现实情况是怎样的呢?南都记者连日调查发现,广州市区盲道破损、磨损甚至塌陷后,被修复的速度并不快。在白云区广州大道北、梅园街交会处,就有一处盲道陷阱,该处盲道塌陷逾2平方米。附近档主王女士表示,不仅盲人会跌倒,正常人也容易被绊倒。
虽然盲道设置、规格有一定要求,但对于制作盲道的材料,目前并没有严格规定。在不少高档商场、写字楼自制“高大上”盲道,天河区太古汇就有一段不锈钢盲道。一块正规大小的不锈钢盲道,动辄就要三五十元,比水泥盲道砖高出好几倍。在天河太古汇广场四周,这种不锈钢盲道全由商家搞定,后期养护也由商家负责。但南都记者寻访一周发现,不锈钢盲道也缺损了数十条,商场方面表示将尽快予以修补。
缺失型
典型路段
天河银锭塘大街
“断头”盲道随处可见
早在2010年广州亚运会前夕,广州市城乡建委调研发现,人行道盲道存在的主要问题有:设置不规范、存在安全隐患;盲道不连续;盲道残旧破损。新规范亦明确指出,盲道铺设应保证连续连贯。
遗憾的是,在广州多处路段上,“断头”盲道依旧四处可见。以珠江新城广州第二少年宫为例,西南角报刊亭前一处盲道,两条盲道错开三五米。
许多人并不清楚,盲道砖到底有多少类型?盲道一般由两类砖铺成,一类是条形引导砖,引导盲人前行;另一类是带圆点的提示砖,称为“提示盲道”。
天河银锭塘大街与广汕公路交会处,一段盲道呈白色外观,沿着人行道边缘铺设,几乎全由条形引导砖铺成,但都横着铺在地上,且两端没与其他盲道接驳。
添堵型
典型路段
越秀区北京路
花坛“骑”在盲道上
根据广州市《城市道路人行道设施设置规范》规定,盲道铺设要避开树木、电线杆、拉线等障碍物,其他设施不得占用盲道。
然而,在越秀区北京路步行街北端,就有这么一段两条岔口的盲道被花坛压在身底。据北京路步行街管委会方面介绍,步行街两侧铺有盲道,即便有商户翻新门口地面,都被要求设置统一的盲道。至于此处被花坛“骑”在身下的盲道,对方表示将尽快派人查看,铲除挡道花坛或将盲道重新铺设。就在南都记者昨日蹲守时,两位盲人差点撞上,好在被协管员及时拉开。
在珠江北岸临江大道华快桥底处,近日还出现了一块约30厘米高、10米长的路障,径直将江边绿道、盲道占据。行人、游客路过此处时,不得不抬脚跨过去。
盲人自白
一个人不敢走盲道
我姓庄,是个盲人,来自湖南农村。我在广州生活已两年,每次出门都很纠结,很少一个人外出上街,大多数时候,我会跟亲友或其他盲人一起外出,彼此搀扶着小心走路。最令我担心的并不是断头、弯曲盲道,而是各种不可预知的危险。其实广州的盲道比外地好很多,可也有不少问题,我经常在盲道上迷路,不知道该往哪儿走。
《广州盲道设施设置满意度调查》
参与人次:237
(数据来自南方都市报、大粤网联合调查平台)
你认为广州亚运会后盲道设施有无改善?
A有
29%
B没有 63%
C不清楚8%
你身边盲人亲友外出常走盲道吗?
A经常 7%
B不敢走53%
C偶尔走40%
你认为广州是否有必要为盲道、人行道订立标准?
A有必要91%
B没必要7%
C无所谓2%
你是否满意广州盲道设施现状?
A满意3%
B不满意83%
C凑合吧14%
广州《城市道路人行道设置设施规范》今年5月1日起实施,你是否知道?
A知道 25%
B不知道68%
C听说过7%
你所见到的盲道被侵占现象是否很普遍?
A普遍 92%
B偶尔 7%
C没见过1%
你认为当盲道与井盖相遇时,哪个应该让道?
A盲道
24%
B井盖
55%
C不好说 21%
你认为广州盲道设施存在不足的最主要原因在哪儿?
A政府建管不严80%
B商户违规侵占 8%
C市民漠不关心12%
你是否担心新规的强制约束力及落实效果?
A担心 85%
B不担心8%
C无所谓7%
你是否清楚盲道设施的主管部门或单位是谁?
A知道
13%
B不知道 77%
C变来变去10%
协会建议
让盲人体验验收
在广州市盲人协会主席陈阳看来,相比于内地城市乃至香港,广州盲道设施设置算是比较好的,如果以百分制打分的话,“我打90分!”国家仅要求一、二级马路设置盲道,但广州除了一、二级马路之外,三、四级马路甚至内街内巷都有盲道,服务意识还是很强的。
“盲道铺得越来越多,多多少少会暴露出问题,原因之一就是施工人员不专业、不认真。”广州市盲人协会主席陈阳建议,相关部门应加大对人行道、盲道铺设单位及其施工人员的培训,政府在工程验收环节严格把关,甚至可以引入盲人体验验收制度。
广州市盲人协会主席陈阳日前透露,广州现有盲人约6 .3万,多数盲人都使用过盲道,全盲人士对盲道依赖性更大。针对实施不久的广州市《城市道路人行道设施设置规范》,陈阳建议,有新规范当时是好事,但更关键的还是在执行,切切实实完善盲道设施,保证盲人出行的“无障碍化”。
部门回应
各区整改问题盲道
市质监局方面表示,广州市《城市道路人行道设施设置规范》的实施,为实现广州城市道路人行道设施设置管理规范化、精细化和长效化奠定了良好的技术支撑。至于该新规的落实、执行,则需要城管、建设等部门督促落实,为今后人行道、盲道设施设置及部门执法提供了参照依据。
市城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已要求广州各区道路主管部门排查,将发现的问题列出清单,力争今年内完成,然后制订整改方案交由相关权属单位落实整改。市建设部门表示,今后将依照新规范,加强对盲道铺设方面要求,对于盲道铺设不合格、不够人性化的,一律要求返工修正。
如果有个别部门或单位推诿或拒不整改,该如何处理?对此,市城管部门表示,新规主要适用于广州市城市道路新建、改建、大中修工程中的以及使用过程中新增的人行道设施的设置。对于个别单位推诿或拒不整改情形,将协同相关部门予以督促,直至整改到位为止。市民如有发现盲道、人行道问题,亦可向主管部门反映。
A16-17版
采写:南都记者 单小亮 高贵彬
南都制图:何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