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 > 正文

古琴的收藏与投资(3)

发布时间:2014-05-07 10:25 【来源:收藏投资导刊】

  如何做好古琴收藏

  在开始古琴收藏之初就确定一个目标是很重要的。古琴单价高,流通的数量少,收藏到自己满意的琴是个需要时间、实力和琴缘的缓慢过程,收藏伊始就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目标可以少走弯路。按规模来分,古琴收藏有这三类,一是有一二张老琴玩玩足矣,一是形成特色收藏,一是要做博物馆。好多琴人对于老琴就是想买一张玩玩。这个目标相对简单,操作起来比较容易。根据自己的经济实力,尽可能挑选老的古琴就是了。也正因如此,古琴行情基本上一个朝代一个价格阶梯。两张琴放一起,还是比较容易分辨音韵高下和斫制优劣的。手上有张明琴,再遇到明琴,两下比较很容易决定取舍,收藏、投资的风险不大,可以稳步提高收藏水平。至于具体的老琴鉴赏、收藏的标准,《文物天地》2013年第10期有拙文《古琴的鉴赏标准新探》一篇,可资参考。就收藏标准而言,声音总是最重要的因素。不过,考虑目前市场交易的主流和音韵鉴识的整体水平,如果会弹琴,还是倾向于“琴人派”的观点;如果更看重市场和投资变现的方便,不妨倾向于“古董派”的观点,把新老的开门度放在首位。这算是理性鉴赏标准对市场或说现实的一个妥协吧,毕竟古琴的整体收藏水平有待提高,而收藏群体并不以琴人为主。古琴“易响难精”,入门很容易,一位门外汉从零开始,每天一个小时,用一个月时间学习三、四首曲子并非难事。对古琴或者对古琴收藏有兴趣,不妨学习一下抚琴,体验、享受一下古琴。

  好多对老琴有兴趣的琴人、收藏家把收藏目标设定为宋元明清,也有上到唐代下到民国的。唐琴对绝大多数收藏家来说可遇不可求,民间所藏经郑珉中先生认定的有4张,其他的也许还有。按朝代分类收藏只是个思路,并无特别之处,作为起步的目标也不错,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一些研究,把断代问题搞清楚。如果更进一步,形成各个朝代的名斫、精斫的精品收藏,就古琴来说是比较高收藏水平了。与其他收藏一样,形成特色收藏路径很多,名家名斫、官斫、各类琴式都是不错的特色收藏思路。我个人收藏,主要还是持《古琴的鉴赏标准新探》的观点,以音韵为主要选择标准,重点放在宋琴的收藏上。

  以古琴博物馆为目标的收藏,与上述两类有个明显不同,要兼顾到多样性,包括斫制年代、琴式、工艺、用材、斫琴人、“十友”(指古琴的附属配件和用具,包括:冰弦、玉轸、轸函、玉足、绒剅、琴荐、锦囊、琴床、琴匣、替指)等等,要尽可能通过丰富的藏品展现古琴、琴学的历史面貌。我接触过两位持此目标的收藏者。以专业博物馆为目标,主要的难点还是经济实力和机遇。虽然国有文博单位有相当数量的古琴类收藏,但能够系列地、较全面展示琴学或古琴历史的博物馆还没有,甚至举办的一些古琴专题展览也水平不高,基本属于献宝罗列式的。我们也期待未来能出现更多具备专业水平的专题展览,有至少一家专业性古琴博物馆。毕竟,就重要性、历史悠久和遗产内容丰富性来讲,古琴是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当之无愧的之最。

  做好古琴收藏要不断提高鉴赏、断代水平。做好一项艺术品的收藏,我们常说要有“三力”:眼力、财力和精力。这三者与收藏直接相关的是眼力。提高眼力的方法不外多读书多看实物。古琴断代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尚无专著,只有郑珉中先生论文集《蠡测偶得录》可供参考。我与金蔚先生合写过《古琴断代浅说》(见《文物天地》2013年第10、11期),讨论了古琴断代以传世文物作为标准器的原则与方法,对历代的古琴总结了形制的特点,如唐琴是“浑厚文秀”,宋琴则“中正劲挺”,明琴是“厚实朴拙”,清琴则“秀气奇崛”。因篇幅所限,这些观点只是初步的一个提示性、方向性的论述,与鉴赏断代的实际操作还有很大一段距离。然而,通过这些提示,由爱好者自己通过较多地研究实物,建立起类型学的看点与断代方法,进而掌握鉴赏断代的基本眼力,应该还是可行的。总的说来,艺术品门类中古琴真伪与断代是相对简单的。

下一页
[ 今日推荐 ] TODAY TOP NEWS

李阳:皈依佛门与家暴无

我的回答是我想当商人,我想成为一个企业家的老师 7月26日,李阳在少林寺正...

Copyright 2016 Y!beij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