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 > 正文

艺术品市场重整布局:南方市场何去何从

发布时间:2014-04-15 13:32 【来源:收藏投资导刊】

孙云台《粉妆大地》布面油画53.5x73cm

  孙云台《粉妆大地》布面油画53.5x73cm

  中国艺术品市场发展的20年中,市场布局不断变化:从最初的只有北京和上海各据一方分庭抗礼, 到2003年以后北京市场突然爆发性增长,而上海则小富即安走走停停。最终市场形成以北京为中心全国各地众星拱月的格局。

  2011年中国艺术市场井喷,随后又骤降,市场进入深度调整期,部分市场开始转向南方两大经济重地——长三角以及珠三角。也就是从2011年开始,南方市场的拍卖公司开始多了起来。

  2012年,随着内地几大拍卖行的相继入港,香港地区的艺术品市场行情与内地市场联系更加紧密。而2013年两大国际拍卖行的入驻内地,又将内地拉上了国际艺术品市场的大平台。2014年年初,保利文化上市,称会将资金的50%用于投资艺术品拍卖,将保利拍卖打造成为“中国苏富比”。

  外部环境的压力所迫,加上自身内部的萌动,中国艺术品市场正在重整布局。江南地区以及珠三角,作为市场元老、藏家和藏品汇集地以及中国经济最强劲的地区,在这场艺术市场的变革中将何去何从?

  2013年,南方艺术市场份额进一步被挤压

  艺术市场的资源是有限的,尤其在中国艺术市场广受国际关注以后,对市场资源的争夺更加残酷,而南方艺术市场温吞的特性导致其市场份额一再减少。

  根据北京拍卖行业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 2013年中国艺术品市场总成交额中,北京地区成交总额341.6亿元,占到了整个国内市场份额的60%;中国香港以147.33亿元的成交额排在第二,上海地区艺术品拍卖成交总额为48.77亿元,位居第三。广州、杭州、南京的成交总额分别只有10亿元左右。

  并且雅昌数据监测中心的数据显示,2013年秋拍延续2013春拍的趋势,长三角地区艺术品市场份额在今年被进一步挤压,从去年的17.69%回落到13.2%。

  市场份额的减少,势必代表着南方各拍卖行成交额的减少。以长三角以及珠三角地区具有代表性的拍卖行成交数据取样分析来看:13家拍卖公司中,2013年拍卖成交额较2012年有所增加的只有上海朵云轩、上海嘉禾、南京经典3家;西泠印社、上海天衡、上海道明拍卖行的成交于2012年基本持平;剩余包括上海泓盛、荣宝斋(上海)、上海崇源、江苏聚得、广州皇玛在内的7家拍卖行都有所下降;广东崇正2013年春拍首拍,无法与2012年情况比较,但其2013秋拍成交额同样少于2013春拍成交。

  南方拍卖市场份额的一再减少,除了外部原因外,更多的是其自身原因所造成。不像北方艺术品市场在拍品布局上更为广泛,南方的艺术市场上流通的更多是本土艺术。比如南京的书画市场以金陵画派为主,上海的以海上画派为主,广东则以岭南画派为主。这些艺术作品的数量是有限的,南北市场都在争夺,很多好的作品都流向了北京市场。

上一页
[ 今日推荐 ] TODAY TOP NEWS

李阳:皈依佛门与家暴无

我的回答是我想当商人,我想成为一个企业家的老师 7月26日,李阳在少林寺正...

Copyright 2016 Y!beij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