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暗访:百元地摊货被评估为“民国文物”价
发布时间:2014-04-15 13:32 【来源:深圳特区报】
地摊上花100元买来的一对花瓶,恒某通宝工作人员称拍到100万元不成问题。
万余元买来的石头,被艺术品投资公司专家鉴定为“国宝”明黄石,拍卖底价7000万元,刘先生遂缴纳了30万元服务费,等着拍卖后发大财。孰料石头历时半年未拍卖出去,刘先生想要回30万元被拒。为一探究竟,近日,记者从地摊上花100元买来一对花瓶,竟也被该投资公司估价百万元,后者还声称只要缴纳1.8万元费用,就可出现在香港佳士得的春季拍卖会上。
市民投诉:“价值”7000万元“国宝”拍不出去
去年9月,云浮市的刘先生想给自己花费万余元买来的一批石头鉴定估价,专程来深找到深圳市恒某通宝艺术品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恒某通宝”),委托该公司一位专家对这批石头进行检测评估。
“对方声称我带来的18块石头全是‘国宝’级的明黄石,保守估计价值7000万元。”刘先生说,当时自己惊喜万分,以为要发大财了。兴奋之余,刘先生当即和恒某通宝签订了委托拍卖合同,并先后支付了30万元的拍卖运作费。
去年12月,恒某通宝声称远远低于市场价的这批“明黄石”,却在香港的一场拍卖会上流拍了。“这时我才觉得有点不对劲。”刘先生说,他随后也查阅了不少资料,发现这批石头和真正的明黄石相差颇大,于是又找到恒某通宝公司,“我说将价值7000万元的石头全送给他们,只要退给我30万元拍卖费就行,没想到对方毫不犹豫拒绝了。”
“我怀疑这种评估拍卖全是乱来的,目的就是为了收取高额服务费。”刘先生告诉记者。
记者暗访:百元地摊货评估为“民国文物”
为一探究竟,近日,记者在网上搜索到恒某通宝公司的官方网站,并且通过网站客服联系到一位负责咨询的黄姓总监。记者表示,自己有一对家传的青花龙纹瓷瓶,瓶底写有“大明宣德年制”字样,并且将瓷瓶照片传给对方鉴定。约10分钟后,黄总监致电记者,称经专家初步鉴定,该瓷瓶应该是清代的玉壶春瓶,仿造了明代的工艺。“明代的瓷瓶价值好几百万,清代的瓶子价格要减半,但也是很值钱的文物。”黄总监游说记者将瓷瓶带到公司,让专业鉴定师现场品鉴,鉴定费为每件200元,成对的物件按单件价格收费,如果要鉴定证书,则另外收费。
上一页李阳:皈依佛门与家暴无
我的回答是我想当商人,我想成为一个企业家的老师 7月26日,李阳在少林寺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