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巢老人现状:8成子女1周才给父母打1次电话
发布时间:2015-05-08 16:50 【来源:】
记者调查:一小区老人“空巢”率高达六成,盼子女电话和“常回家”
八成子女1周才给父母打1次电话
九旬空巢老人在家中摔倒后躺在地上三天三夜,不吃不喝。多亏有热心邻居惦记,多亏家住一楼被发现,多亏民警及时找锁王破门救助……
5月4日,本报一则报道引发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空巢老人的关爱问题,再次成为焦点话题。沈阳晚报、沈阳网记者相继采访了沈阳市民政局,沈河区多福社区、志新社区及和平区的宝环社区,了解到空巢老人现状。
两代人生活习惯不同
为老人空巢首因
导致空巢的原因有很多,调查显示,排名第一的原因为两代人生活习惯不同。
眼下,大部分老年人在子女结婚后都能够另买一套住房,让子女出去单独生活。两代人的生活习惯和规律有很大差别,老人看不惯年轻人熬夜晚起,年轻人则嫌老人爱唠叨。此外,老人与年轻人的饮食习惯也不同,导致两代人生活在一起有很多困难和不便,因此只要有条件,老人都选择单过。
频繁的工作变动,快速的人口流动,子女到外地甚至到国外求学或工作的情况日益增多,这就使不少家庭只剩下老人故土难离,从客观上造成了空巢老人的增多。
子女的电话是提升空巢老人幸福感的重要渠道之一。据调查统计,子女平均一周打一次电话占比最多,为80%;两三天打一次占5%;一周打一至两次占10%;半个月打一次占3%;一个月以上打一次占2%。
盼子女“常回家看看”更是空巢老人的愿望。但子女回家的次数难如人意:平均一个月一次最多,占比70%;一周一次占10%;半个月一次占5%;一个月以上占15%……
绝大多数老年人在身体状况尚可的情况下,都愿意自己生活,但希望儿女能够和自己居住的地方近一些,能够常回家看看,若有困难可以得到儿女的及时帮助。一些自理能力较差的老年人则希望和儿女在一起生活,以得到照料。
调查显示,很多老人仍然是“小病忍,大病拖”,空巢老人更是如此。70岁以上的老人自理能力越来越差,而空巢家庭的子女不能及时给予照顾,这就意味着老人的最佳治疗时机会被耽搁,疾病恶化的可能性也会加大。
空巢老人大部分处于机体功能逐步退化衰老的过程中,加上孩子离家后会深感失落,所以极易走入“丧失期”的心理误区,内心非常孤独,导致患老年痴呆的比例比非空巢老人高。
沈河区多福社区相关人员介绍,社区按照全社区总人数,每300户配一个社区工作者。这300户里有多少空巢老人他们都知道,定期重点联系的就是这些需要照顾的老人。但社区工作者每天都有大量的工作,比如社区卫生、申请低保等,人手很紧,很难做到每天都给这些老人打电话,遇到工作忙的时候,很可能一周才能打一次电话。
和平区宝环社区共有空巢老人200人、独居老人50人、孤寡老人5人,可社区工作人员只有9人,每人要负责15项以上的工作,想要抽出精力照顾这些老人也没办法。眼下只能依托养老机构,一般的养老机构工作人员有20多人,可以帮助社区人员做老人的情况调查。
沈河区志新社区
楼长日敲3遍门 无人应便汇报
沈河区大西街道志新社区的张书记告诉记者,社区发展了驻街单位服务队、老党员服务队、网格队、楼长、单元长等1000余名志愿者,成立了14个志愿者组织(团队),规模最小的团队由十余人组成,规模最大的有一二百人。志愿者中既有中老年人,也有年轻人,主要为空巢老人提供帮助和服务。
志新社区设置了4个公益性岗位,针对需要上门服务的空巢老人,每天安排专人帮其买菜、做饭、陪聊天、洗衣服等等。此外,社区168个单元,每个单元都设置了一名单元长,单元长和楼长会最直接地掌握空巢老人的生活状态。
一栋楼里,年纪大、身体不好的空巢老人,单元长和楼长都了如指掌。按照要求,他们每天都要去这些重点住户家敲门,确保屋内有人应答。通常情况下,楼长每天8时左右敲一次门,如果无人应答,中午再敲一次。如果直到下午还未能敲开门,楼长就会马上向社区报告。
10个区域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
6月底前将全部投入运营
沈阳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养老的问题是复杂的,目前全国也没有任何一个模式可以通用。现在大东、沈河有一个模式很好:一个高龄老人+一个低龄老人+一个社区工作者+一个志愿者,高龄老人是80岁左右的,低龄老人是那些刚退休的老人,他们一般住一个单元,是邻居,有什么事情方便及时通知。
截至目前,沈阳启动建设了10个区域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每个服务中心覆盖3—5个社区,计划在今年6月底前全部投入运营。据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这些服务中心将成为今后照顾空巢、独居老人的主要方式。
感恩与爱
随着社会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空巢老人越来越多。尽管已经有一些志愿者们开始行动起来,对他们进行定期拜访及照顾,但无法否认的是,这与家人儿女相伴左右无法相提并论。
中国自古以来以“孝”为大,子女的关心与呵护才是决定老人幸福指数的晴雨表。很多时候,老人所需要的只是子女们的一个电话、一次探望。而对于那些失智老人,子女更应该主动承担起赡养的责任,而不是单纯依靠社区和政府。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常回家看看”入法更多地折射出一种无奈。子女怀揣着一颗感恩之心,用爱主动反哺父母的养育之恩,是任何强制手段都无法代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