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益 > 正文

市民致电媒体建议:抗战应老兵入选“感动中国

发布时间:2015-03-06 10:38 【来源:】

  老兵赵绍祥敬了个军礼,说荣誉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人不能忘掉历史 现代快报记者 李雨泽 摄    

  今年是抗战胜利70周年。前段时间,来自常州的读者李先生,通过现代快报热线96060提了一个建议,他认为,在我们举行纪念活动的同时,不该忘记一个群体,他们就是那些慢慢凋零的抗战老兵,“我想推荐所有的抗战老兵,为感动中国人物!”

  李先生的想法,获得了大家的认同。一位常年关爱抗战老兵的志愿者,更是力挺这些可爱的爷爷们,称他们是这个社会的正能量。面对外界的赞誉,老兵们却表示,“我们只是做了那个时代该做的事情。”这份淡然,令人动容。

  现代快报记者 王颖菲 付瑞利

  读者推荐

  抗战老兵们

  “感动了炎黄子孙”

  上个月中旬,家住常州的李先生致电现代快报,表达了自己的一个想法:推荐所有的抗战老兵为“感动中国·江苏感动人物”。他语气坚定,“原因很简单,没有他们的流血牺牲,就没有我们国家的今天。我觉得,他们感动了所有的炎黄子孙!”

  今年64岁的李先生是福建泉州人,如今和孩子住在江苏。这位现代快报的老读者告诉记者,国家公祭日前后,快报的一系列报道,他都一一仔细阅读了,“让我很感动!”而国家公祭日活动当天,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现场降半旗的场面,更是让他热泪盈眶。

  “去年,国家领导人亲临抗战爆发77周年纪念活动现场,今年,又是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还将有隆重的纪念活动。这不仅是对历史的铭记,也是对当年在战场上洒过血和泪的老兵们的肯定。”在李先生看来,作为一个中国人,永远不应该忘记这段过去。

  如今,还在世的抗战老兵越来越少,平均年龄已超过90岁。“已经等不了了。”李先生一再告诉现代快报记者,“应该让所有中国人都知道这些人,知道他们过去是如何流血牺牲,来保卫我们的民族的。”据统计,目前,大陆地区寻找到的原国民党抗战老兵有2000多名,南京已知的健在的抗战老兵,仅有六七十人。去年11月开始,南京原国民党抗战老兵们被陆续纳入社会福利保障范围。

  李先生建议,将这一群体推选为感动中国的候选人,“不止为这份荣誉,更重要的是,让抗战老兵们获得每个中国人的认可、尊敬、关注。”

  老兵心声

  带着李先生的建议,现代快报记者走访了南京的两位抗战老兵赵绍祥和张修齐。听说有读者要推选他们这个群体作为感动中国人物,两位老人都很淡然。老人们说,自己只不过是经历那段历史,做了那个年代该做的事情。

  今年96岁的赵绍祥老人,因为耳朵不好,已经多年没有看电视。他并没有听说过“感动中国”,只是大概明白,有人希望推选像他这样的老兵去领奖。老人合上正在读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摆摆手,“我们虽然参加了8年抗战,但也谈不上什么功劳,如今这么多人来看我,已经很感谢了。”

  自从2012年,赵老被志愿者们接到鼓楼区的一家养老院照顾,他便专门准备了“祝福册”。每个周末,都有志愿者和市民自愿前来探望,他便让每个前来的人,在“祝福册”上写下名字并留言,至今已经写了3大本。只要没事,老人就会翻开本子看看。

  “赵爷爷是真英雄”“我们的幸福生活,离不开您曾经的付出”“祝您老健康、平安、长寿”……这样的话语,让老人感慨而欣慰。“我已经到了衰朽不堪的年纪,按常理已经被遗忘了……”老人说,这些本子,是他“最珍贵的纪念”。

  赵绍祥出生于河南,初中毕业那年,正逢国家危难之时,他毅然投笔从戎,参加抗战。当时装备落后,除了每人一个步枪,还配有一把大刀,白天火力拼不过敌人,晚上就用大刀袭击。后来,他还随部队参加台儿庄战役,主要参与夜间作战和侦察任务。

  “有生之年能看到这一天,我非常兴奋。”尽管如今双手已经有些变形、背也没法挺直,但面对镜头,老人还是颤抖却挺立着敬了个军礼,“荣誉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人不能忘掉历史。”

  老兵赵绍祥,96岁

  “有这么多人来看我,已经很感谢了”

  作为江苏省黄埔军校同学会的副会长,现年94岁的张修齐很乐于为战友们“代言”。这位曾参加过长沙保卫战的抗战老兵,不止一次向大家表露自己的心声,“我们不怕牺牲,我们怕被遗忘!”

  听说快报读者李先生的建议后,老人说,他们那个年代的年轻人,选择走什么道路,其实是很简单的。他们拿起枪来,保家卫国,是那个时代应该走的路,“不是什么英雄、了不起的路。”

  面对大家的赞誉,张修齐很谦逊地说,他们幸存到现在,只不过是个人证,“我们能讲讲自己的经历,这就是贡献,这是应该做的事情。”老人表示,既然知道历史,就应该说出来,这是一份责任,但他不主张把自己夸成英雄人物,“我们只是怕大家遗忘了那段历史。”

  1921年,张修齐出生于南京,后考入国立中央大学实验中学。1937年,鬼子的飞机轰炸南京,当时正在上学的张修齐,这次切身感受到了什么叫国家危亡。“当年日本首次轰炸南京,我们开始了逃亡之路。”动荡的中国,放不下一张平静的课桌。带着国仇家恨,张修齐和很多热血青年一样,弃笔从戎,考入黄埔军校,后转战多地,抗击来犯日寇。如今再回想起来这段抗战经历,老人说,当年参军既是受爱国情操驱动,也是为了个人生存。

  接受采访那天,张修齐兴致很高,他向现代快报记者清唱了《松花江上》和中央大学校长罗家伦所作的一首词。唱到“爹娘啊,爹娘啊。什么时候,才能欢聚一堂?”时,这位满怀爱国情怀的老人哭了。

  老兵张修齐,94岁

  “这是那个时代该走的路,不是英雄的路”

  响应强烈

  这些老兵

  是这个社会的正能量

  “必须的!”听了推选老兵为感动中国人物的建议后,南京关爱抗战老兵志愿者联盟负责人钱肖松脱口而出。作为一名经常与老人们打交道的志愿者,钱肖松说,这些耄耋老人看似普通,实则是一群不平凡的人。“他们经历过九死一生,经历过血与火的洗礼。岁月改变了他们的人生轨迹,但无论面对何种困境,他们始终都坦然面对,从容接受。”老兵们的这份人格魅力,让钱肖松钦佩不已。

  “他们是活着的历史,他们是中华民族抵抗外辱取得胜利的见证人,他们当年为了民族和国家,抛洒热血和青春!我们热爱和平,不希望再有战争,但我们要传承他们为民族尽忠义的精神。”钱肖松说,恰逢抗战胜利70周年,他力挺老兵们入选感动中国人物。

  来自快报读者的这份建议,同样得到了1213志愿者同盟志愿者文心的认同。文心感慨万分地告诉现代快报记者,“无论能否入选,李先生的想法,已经足够让人感动了。”在她看来,这些在暮年、依旧对国家和民族抱有拳拳之心的老人,对整个社会来说,都是难能可贵的正能量。“这不仅是对抗战历史的铭记,更是对老兵们精神力量的肯定。”

  这个80后女孩,将自己的10年时光,投入到了关爱抗战老兵的行动中。从2005年起,她就开始坐着大巴,辗转于河南、北京、江苏、安徽、浙江等地,寻访健在的老兵。2008年,文心成立了1213志愿者同盟,召集志愿者,同时选了一些生活困苦的老兵,为他们“养老送终”。

  文心说,除了继续呼吁对老兵们的医疗保障以及日常陪伴,她最迫切看到的,是专家学者参与进他们的队伍中来,为尚健在的老兵们,留下规范、系统的口述史,以便为后世保存。

  记者手记

  抗战老兵们

  请接受我们的敬意

  老兵不死,只会慢慢凋零。

  这些曾在70多年前,走上抵御外辱、保家卫国之路的勇士们,如今不再年轻,他们大多颤颤巍巍,我们应该给予他们关爱和敬意。

  关爱老兵,这是一场与时间赛跑的行动。当我们在纪念胜利,赞颂抗争精神的时候,永远不要忘记,有这样一群垂垂老矣的战士,他们就是这场胜利的亲历者,更是抗争精神的践行者。记住他们,是对死者的缅怀,更是对生者的抚慰。

  这份敬意,不能缺席,永远不能。

[ 今日推荐 ] TODAY TOP NEWS

野生象遭砍头取牙 西双版

被猎杀的大象头部腐烂,露出头颅。10月16日,西双版纳州勐腊县发生一起猎杀...

女孩给老人让座后抱怨遭

215路公交车上,一个女孩给老人让出了座位,但嘴里有抱怨。...

Copyright 2016 Y!beij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