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州90后义举感动网络 网友赞乐于奉献才是男神
发布时间:2014-09-04 16:16 【来源:】
张高峰用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知恩图报、乐善好施在我们身边,这样的90后群体已经形成
今日关注
□大河报三湘都市报联动统筹李敬欣
本报记者余淼李春 实习生李鹏程 特约通讯员杨增强王国锋 三湘都市报记者杨艳
写在前面的话
“21岁,本该是为个人前途打拼奋斗的年龄,本可以去享受青春的爱情与美好,但张高峰对这些全都淡然看待。他身上蕴含着农村孩子特有的朴实、善良、正直等品质。敢于担当的青春才是阳光的青春,乐于奉献的男生才是‘男神’,精神上的富足很有可能拯救物质上的贫瘠。”这是一名90后网友对张高峰的评价。
连日来,大河报关于张高峰感人事迹的报道,在90后群体中引发强烈共鸣。
像苏老九一样深受重病折磨的,还有很多,但是苏老九能够得到救助,源于一个有责任、知感恩、勇担当、重行动的大二学生。
有人说,90后是生长在温室内的花朵,自我、逆反,但是,像张高峰这样的90后,却懂得感恩,知恩图报,乐善好施。这样的人,在我们身边还有很多:为救人双小腿被轧断的平顶山李博亚、七分钟内救出三个落水儿童却转身离开的邢二朋、“搭人梯”救出落水者的15名洛阳大学生……在我们身边,有一群像张高峰一样的年轻人。他们,在一个个看似平淡的瞬间,铸就了一个个不平凡的自己。
点赞90后
网友:把我看哭了
张高峰的故事,在本报官博和客户端上,被读者点阅了上万次。这名90后小伙的义举,感动了身边无数个像他一样的普通人。
网友“勇敢的心”:
“我也是一名工薪家庭的孩子,张高峰用自己打工挣得的微薄收入,为一个与他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的邻居到郑州寻求各方帮助的历程,把我看哭了。他放弃了开学在校卖东西的机会,仅仅是出于对质朴邻居的帮助。这一点我是很难做到的。我不清楚到底是什么动力促使他这么做。他是受资助上的大学,家庭情况肯定远比我差。他现在主动帮助邻居,这也许是对社会的报恩吧?我想如果家境条件尚可的我,面对这种境况,我会有多少‘侠义心肠’去散尽千金,帮助身边人呢?对此,我只能自惭形秽罢了。”
网友“西瓜豆酱”:
“如果您是河南人,看到身边、报纸或网络上的河南好人,敬请加入话题#河南好人#,为河南人正名,传递河南正能量!”
网友“不问亦不答”:
“愿好人平安,希望更多的人来帮助他!”
在点赞的同时,网友也呼吁更多的人用行动支持张高峰。网友“Luna_o0”呼吁:除了邻居大学生,我们也赶紧行动啊!
中青在线:
张高峰的精神,值得传颂
“90后大学生张高峰的行为,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体现了崇高的社会责任感,诠释了当代河南青年高尚的道德品质,是新时期90后大学生的优秀代表,是全省广大青年学习的楷模。广大团员青年要向张高峰学习,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无私奉献、乐于助人的道德情怀。”昨日,河南共青团有关负责人赞誉张高峰的事迹。共青团河南省委表示,将资助苏老九一双儿女上学,同时号召省内高校学子向张高峰学习。
昨天,中国青年网河南频道在核心位置转发了本报的独家报道。“看了《大河报》的报道后,被张高峰深深感动。作为一个普通青年,家境贫寒的他,却在邻居有难的时候毅然放弃了自己的事情,伸出援助之手。这不就是我国古代人人向往的侠义精神吗?”中青网河南频道总编辑王文坛说,张高峰身上传递出的正能量、担当精神和勇气,正是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体现。“这种精神,值得传颂,同时也能够为社会上的青少年树立一个榜样。”
河南还有很多
“张高峰”一样的人
90后大学生张高峰把邻居的事情当成了自己的事情,去奔走去求助。其实,在河南,一个有责任、知感恩、勇担当、重行动的90后群体已经形成。
邢二朋:
我不过是做了爸爸做过的事
3次跳黄河,7分钟救起3个年轻的生命。带回学校的,却是一身湿漉漉的衣服和一颗可以安稳的“良心”。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90后学生邢二朋说,他真没有想过,自己这一下意识的举动,带来的竟然是众人的鼓励和赞扬。
2013年5月18日下午,邢二朋与同学骑自行车来到黄河柳园口段郊游,在沙滩上走动时,他听到了急促的求助声——3个孩子正在湍急的河流中挣扎!扔掉身上的手机和相机,这个一说就笑,一笑就眯眯眼的大男孩,一头扎进了水中。
管它什么“黄河水中不游泳”、谁又会害怕那潜藏在河水下的暗涌,三进三出,终于把三个浑身僵直的孩子救出了水。
“看到的只是万分危急的险情,听到的只有求救声。”第二天,当孩子的母亲追到学校,感谢他“救命之恩”的时候,这个9岁没有了爸爸,12岁跟着妈妈去建筑工地打零工的大男孩,真是想不出来该用什么言语来“宽慰”她。那一刻,他有点想爸爸了……8岁那年,走街串巷卖猪肉的爸爸,从村里的池塘中救出了邻居的儿子小斌。
暴雨后的池塘,像暗藏漩涡的黄河一样,稍不留神就会吃人。“我不过是做了爸爸也会做的事。”2013年6月5日,邢二朋接受了学校授予的“见义勇为道德模范”荣誉称号,却捐出了1万元的奖金。
李博亚:
为救一名卧轨乘客,永远失去双腿
1992年,李博亚在鲁山县出生,从小,他立志当警察。“举起又放下、举起又放下”,为了这个梦想,他曾经无数次练习过敬礼,也曾想象过,自己倒影在别人眼仁中那帅气又威武的模样。
只可惜,现在你见到的他,是一个敬礼时腿会发颤、环顾四周时,眼睛会迎风落泪的人。
站不稳了,因为两条腿被火车轧断了,即便是装着义肢,也不足以支撑这个1米8高的帅小伙子挺拔的身姿。
2012年7月9日17:40,德州至哈尔滨1546次火车路过河北昌黎站时,正在执行暑运安保见习任务的车站见习学警李博亚,为救一名卧轨乘客,被呼啸而至的火车卷入了车轮中。双腿被轧断、头上全是血,施救的同事说,从车轮下救出血肉模糊的他时,喷涌的鲜血根本止不住,“只有把他紧紧抱在怀里,心疼到哭都哭不出声。”
在重症ICU病房治疗时,妈妈望着他像烂桃一样肿胀的眼睛,想摸却放不开手。李博亚笑话她说:“看你,泪点还是那么低,小时候我不也老是摔跟斗。”
经历抢救、急救、专家会诊之后,他终于回到了学校,重新穿上了自己心爱的警服。作为“全国见义勇为优秀大学生”、“中国青年五四奖章”、“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雄模范”、“河南省模范大学生”,他有时会做一些励志报告。总有人问,没了健全的双腿,你后不后悔?一开始,他不想回答,只会举起右手,向对方敬个礼。
再后来,他在微博上写下这么一段话:“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都是独一无二的,谁也不能代替谁。我们无需羡慕他人,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地方;我们可以学习别人的优点和长处,但是千万不要迷失了自我。做别人,做得再好也不过是‘某人第二’;做自己,却永远是自己的第一。”
洛阳15名大学生
“搭人梯”救出一名落水者
一段被网友上传到网上的视频,一天便获得了超过8000次的点击率,这里记录的,是河南科技大学学生赵兴坤、闫振南、方锋锋、魏敬晨在内的15个男生手挽手施救落水者的真实经过。
2012年5月14日,河南科技大学食品与工程学院生物工程专业094班班长赵兴坤,组织班里20多名同学到洛河畔秋风园活动。17时40分左右,他们发现有两名男生落水。手拉手、形成一个链条、一点点没入水中。3米多深的河水,毫不留情地将排在前面的小伙伴淹没,“拉他起来!”后面站的人,紧紧攥住他的手,宁可跟着一起倒,也不能松手!树枝从身上划过、水灌进了鼻孔耳朵里,谁怕呢!15个兄弟在一起呢!
虽然15个人中仅有一个会游泳,但这群手挽着手下河的“旱鸭子”,还是救出了一名落水者。有人事后质疑他们没有安全意识很傻时,学生们说,“如果救人是傻,我们愿一直傻下去,谁不是被人帮着长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