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益组织的人才困境:百万年薪难觅秘书长
发布时间:2014-07-04 17:56 【来源:】
百万年薪,难觅人才。据媒体报道,王健林承诺万达上市后,他将捐出90%的个人财富,成立王健林基金会。届时,王健林基金会的资产规模将达到数千亿元量级,超越李嘉诚基金会,直追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然而,尚在“腹中”的王健林基金会遇到的第一个尴尬,竟然是找不到合适的人才来做这个基金会的秘书长。尽管已经开出年薪80-120万元年薪,甚至将这一待遇一再提高,但到目前仍未找到合适人选。
对此,在第二届“两岸公益论坛”期间,记者采访了数位中国公益慈善界人士,他们一致认为,中国公益慈善相关人才缺乏,中国公益之路仍“路漫漫其修远兮”。
王健林欲打造全球最大基金会王健林十年前曾发下宏愿,要做中国最大的慈善家,世界级的慈善家。在获得多个慈善榜“中国首善”称号之后,一个更大的远景计划又浮出水面—做全球最大的基金会。
南京金陵大报恩寺重建10亿元;大学生创业计划项目5亿元;青少年足球发展项目20亿元……日前,积极筹划上市的他,又对外宣布:在其两大商业帝国上市之后,他将捐出90%的个人财富注入以其名字命名的“王健林基金会”。如果该承诺兑现,届时,该基金会将跨入千亿级行列,成为世界第一的中国基金会。这无疑是中国,乃至全世界公益慈善领域一股强劲势力。
目前,中国富人在公益慈善方面的无作为仍然备受非议。比尔·盖茨就曾批评说,中国富豪在奢侈品等方面的品味已经和西方国家的富豪差不多,但在一个重要的领域中,中国富豪则还做得不够,那就是慈善。南都基金会理事长、中国慈善联合会副会长徐永光认为这种批评还是不了解中国的情况:“当下中国富人首要的社会责任不在捐款多少。慈善捐款属于自我担当的社会责任,而不是企业必须履行的强制性社会责任。如果用挣来的不义之财捐款,那不是慈善,叫伪善。” 徐永光说,慈善需要专业,富人亦不例外。“我国2004年开始实施的《基金会管理条例》赋予富人出资创办非公募基金会的权力,到2009年短短5年内,非公募基金会从无到有,已经注册成立846家。但缺乏专业管理和有效治理,是非公募基金会面临的普遍问题。因上述原因,非公募基金会的资金使用效率和影响力也不能令人满意。”
百万年薪难觅基金会高管 折射公益人才匮乏
正如徐永光所言,企业做大、做强后自然会开始做慈善。而就在我国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逐步涉及公益慈善事业的同时,一个新的问题也产生了:缺乏专业人才,尤其是高端人才。万通基金会理事长、基金会中心网副理事长李劲认为,公益人才匮乏由来已久,追根溯源,首先在于公众对公益行业的认知存在偏颇。 “首先,公益行业不是一个很热门的行业,导致人才流入很少;其次,公众对公益行业的误解,认为这是一个献爱心的行业。”李劲说,“我很不认同这一观点。任何行业都需要人才流入,尤其是高端人才,而要想留住高端人才就必须付给相应的高薪。”
此外,李劲认为,缺乏专业培训、人才储备匮乏也是导致“百万年薪难觅人才”事件的重要原因。对此他举例:“康晓光老师费了很大的心血和美国的圣母大学合作,设立了‘百人计划’,希望在5年之内培养100个专业硕士,拿人民大学和圣母大学的双硕士学位。但是在‘百人计划’设立以后,公益界真正能合格报这个项目的人很少,在标准一降再降之后,仍很难吸引到合格的培养者。”
对于公益慈善专业人才匮乏,中国人民大学非营利组织研究所所长康晓光则从行业迅猛发展方面诠释了原因:“最近几年公益领域的人才是供不应求的, 现在的基金会每年扩张的比例是30%,每年会创造几百个秘书长的位置,根本就没有人。”
培训体制正完善公益之路仍漫漫
王健林基金会百万高薪难觅高管只是个例,但是却从诸多方面反映了我国目前慈善公益现状:公益人才匮乏,专业人才的培训体系还未建立起来。
万通基金会秘书长李劲说:“目前,大陆公益机构的表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领导人,高端人才对于公益组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基金会对领导人的争夺尤为激烈。”
“现在国家加大力度来做社会建设,中国公益慈善事业整体环境比过去有了很大改善,但是人才仍然是制约行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造成公益事业人才匮乏的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公益慈善师资力量不足。徐永光认为:“公益慈善师资力量不足是目前该行业比较突出的问题。北京师范大学公益研究院王振耀院长希望建立一个全面性的人才培训系统,我觉得是非常有必要的,但也要从本科开始,到硕士到博士,硕士阶段是最重要的。但是这些问题还是需要结构性的变化。”
尽管我国的公益慈善事业面临人才缺乏等问题依然普遍存在,但这一情况已经引起了业内的注意。“中国公益慈善人才培养计划”“慈善千人计划·老牛学院”等公益人才培养计划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相信随着行业发展,人才培养系统成熟,百万年薪难觅基金高管的事情将不再发生,公益事业亦将稳步健康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