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益 > 正文

温州红日亭:施粥传统的当代延续

发布时间:2014-03-14 13:07 【来源:】

夏日施茶,冬日舍粥,红日亭为温州树起了一面别具风格的慈善旗帜。据统计,在盛夏季节,红日亭每日送出的“伏茶”就重达13吨

  独特的慈善传统甚至吸引了国外志愿者的加盟,为红日亭增添了不少供应的品种
  3月5日学雷锋日,温州“红日亭施粥摊”又再次忙碌了起来,但这个小亭子并不是为了每年的雷锋日应景,而是已然成为一座城市的慈善标签。施粥,这一简单古朴的善举,让一种慈善精神由古至今绵延开来,以原始淳朴的形式感染着现代人的心灵。

  红日亭施粥摊位于鹿城区江滨路与环城东路交叉路口,是由23位老人自发成立的民间组织。几十年来,他们从夏日免费供应凉茶,发展到近几年寒冷天里免费供应热粥。几位老人的坚持,使这一平民慈善之举受到广泛关注,一时成为社会热议话题,也吸引了社会资源,开始有个人与单位捐款捐米、提供志愿服务。

  古代:

  放粮施粥是慈善家首选

  当然,时代不同,救助的对象不同,过去施粥等善举难免带有历史的局限性。早在西周时期,周王在中央行政官职中已设立地官“司徒”一职。而且,灾荒时期所采取的社会救助手段,被称为“荒政”。那么,中国古代慈善活动是如何开展的呢?

  《周礼·地官》记载,周王在中央行政官职中,设立地官司徒,助其教化国民,安定天下。有现代民政部部长部分职能的司徒,为做好民政工作要采取6项措施,即“以保息六养万民:一曰慈幼,二曰养老,三曰振(赈)穷,四曰恤贫,五曰宽疾,六曰安富”。用现代话来说,就是关爱儿童、老有所养、救济穷困、抚恤贫苦、优待残疾、安抚富人,这些正是现代慈善概念中的具体内容。

  春秋战国时期的民间慈善活动比较简单,行为之一是直接在路边给需要救助者提供饭食,此即所谓“施粥”。施粥赈饥虽然简单,却是最受欢迎的一种慈善行为,为中国历代所继承。

  民间施粥更为常见,过去俗称“吃大户”。如北魏太和七年,冀州和定二州闹饥荒,地方贤良人士“为粥于路以食之”。《魏书·孝文帝本纪》记载,此举救活了数十万人。

  一直到晚清,放粮施粥都是中国古代慈善家们的首选。现代拍摄的清宫戏中,不时会有大善人支起大铁锅熬粥赈济灾民的镜头。

  近代:

  米荒事件引发善举

  在近代,若遇荒年,往往也有官方、寺庙或乡绅对逃荒、要饭者等弱势群体施粥。温州近代史上,就曾有过在社会上产生较大影响的施粥救灾善举。

  那是1940年夏秋之交,因风雨凭凌,田禾湮没,晚收歉薄,造成严重米荒。同年11月18日,永嘉(即今温州)城区居民结队向县政府请愿,县自卫队开枪镇压,打死7人伤多人。米荒竟然酿成血案,震动了社会各界。

  时任永嘉县商会主席、永嘉协济善堂董事、温州旅沪同乡会名誉会董的杨雨农,积极展开赈灾活动,于11月22日电 告温州旅沪同乡会,请求救济永嘉米荒。

  温州旅沪同乡会立刻以此为由,成立“救济永嘉米荒募捐委员会”进行赈灾募捐。11月30日,杨雨农等9人成立“永嘉临时购运港米济急会”,并互推董事9人组织董事会,执行一切会务。董事之职皆为义务,不支薪水。董事们各筹垫国币60万元,作为购运港米资金,所购粮食接济民食。待采运港米结束后,按照筹垫额分还。如有亏耗,便照额分摊。当时南京财政部亦分电温州中国银行和交通银行,分摊承汇向港购米赈荒,并准给外汇100万元。这种形式与今天很多慈善组织的理事会设立形式有异曲同工之处。

  同年12月初,永嘉县商会派员前往江西购米1万包。12月1日,杨雨农等39人发起成立“永嘉城区施粥施粮处”向贫民施粥,又以永嘉协济善堂名义,寄函温州旅沪同乡会救济永嘉米荒募捐委员会:“现因天寒岁迫,贫民无力平粜者,实繁有徒,嗷嗷待哺,情极可怜。弟等为进一步救济计,于本月一日再就郡庙开办施粥厂、施粮处,登记合地贫民凡四万余人,逐日计口施粮,每月约需经费贰拾万元……除由此间各大慈善家乐输,并邱百川君前在沪募来之三万元,共约已有十余万元外,不敷尚巨,适寿田先生在瓯,一切施放情形已蒙察及,并托其面达详情,敬请贵会分惠赈款若干,以资补助。”(据温州文史资料第22辑《温州旅沪同乡会史料》)。

  当时救灾、施粥等善举如何具体操作、经费如何使用,从《温州旅沪同乡会史料》中可见一斑:1941年5月26日,温州旅沪同乡会临时紧急会议纪录:“一、姚抱真先生提议,永嘉善后急待救济,究应如何办理,请公决案;议决:仍以米荒经费除偿还外,悉数汇温,交由县商会自动支配。二、姚抱真先生提议,本会历次汇温救济米荒经费已达二十万元,究竟温州收到多少,如何支配,迄未据温电报告,应否电温询问,以明实情而便公布,请公决案;议决:电请永嘉县商会杨雨农见复。三、陈守庸先生提议,本会米荒救济经费收支情形,应俟温电复到后立即登报公布,以昭大信而资结束,可否,请公决案;议决:俟温电复到后再行开会讨论登报公布事宜。”

  可见当时赈灾款项来往使用,会选择登报公示等方式,是相当透明公开的。

  现代:

  古朴善举的延续与温度

  红日亭始建于新中国成立初期,后来被拆除,上世纪70年代华盖山广场建好后,鹿城区一批爱心老人在这个广场上临时搭建新的红日亭为路人烧制免费伏茶、施粥等,“红日亭”因此成为温州民间慈善的代名词。2012年,红日亭进行易地新建,方案经媒体公开征求市民意见,从8个征求方案中由市民选出并进行修改完善最终确定。

  “红日亭”先前是一个“伏茶”点,在温州,许多凉亭或热闹街道上,夏季“三伏天”都有一些老人们煮茶,免费供应路人解渴,免费供应伏茶时间一般从农历六月初到八月末。

  2006年8月,一起煮茶的朱永麟、张明生、叶宝春等几位老人聊天说到,很多拾荒者和清苦的外来民工,不能吃到一餐正常干净的饭菜,大家商量着是不是可以煮点粥免费提供给他们。老人们很快就把想法付诸于行动。花了近五千元买锅买炉,再配上碗筷瓢盆,都是他们从自己的养老钱里省出来的。

  施粥摊每日消耗的大米、燃气、运送等费用是笔不小的开支,2007年一年,这个粥摊的费用大概在10万元左右。现在光是米和小菜的花费,一天差不多就要600元。老人们唯一的收入来源就是好心人的捐助。目前,热心在“红日亭施粥摊”服务的老人有二十几位,年龄最小的也有60岁,他们都是志愿者身份。

  老人们的善举感染了周围越来越的人,一些周围社区的邻居不断地为他们送来米和钱,也有好心的个人和机构主动找上门来捐赠。摊位上就设有捐助箱,一些人在这里喝完粥后,也会留下一些善款,还有一些人定期给他们送一些钱过来。

  施粥摊发起人之一、年逾80岁的朱永麟负责“红日亭施粥摊”的财务,他说:“给我们捐款的人很多,筹集来的钱都存了银行,这样收多少、花多少账目很清晰。现在,我们账户里有20多万剩余。”他介绍,“红日亭”不仅施粥,夏天还备下凉茶,每逢传统节日,还要准备一些节日特色食品,像清明饼、月饼、粽子等免费提供。

  “红日亭施粥摊”是民间自发组织的,开设之初也曾被质疑“影响市容”,摊子上的雨棚也面临被拆;还有一些人认为老人们没有健康证,不能保证食品的安全卫生。但是老人们的坚持,也在改变着周围。所在广场的管理处同意他们设点,而且在附近增设了厕所,特意安排两名清洁工帮助粥摊清理现场卫生。

  有网友发帖,记录了在温州看到的这一施粥温暖场面:“亭子其实是一顶帐篷,里面有一些桌椅,可供年老体弱的人坐着吃,更多的人坐在外面。那里正好有几棵大树,也成了吃免费粥的人休息的地方。每个领受大米粥的人都可以拿到一副同样免费提供的碗筷,为了卫生的考虑,碗用可以盛食物的塑料袋包裹。在亭子的一角,甚至还有免费的小菜提供,种类有酱瓜、黄豆、榨菜等等,用一个个小碟子盛着,供人自由取用。在那亭子的一侧,有一个“捐献名单”,表明是一些有善心的民众自发组织起来的爱心点。”

  一时间,“红日亭施粥摊”的平民慈善之举,成为网上热议的话题。有网友留言说,看了施粥场景,“有种久违的感动”。

  (闫冰/整理)

  作者:闫冰
[ 今日推荐 ] TODAY TOP NEWS

野生象遭砍头取牙 西双版

被猎杀的大象头部腐烂,露出头颅。10月16日,西双版纳州勐腊县发生一起猎杀...

女孩给老人让座后抱怨遭

215路公交车上,一个女孩给老人让出了座位,但嘴里有抱怨。...

Copyright 2016 Y!beij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