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 > 正文

健脾化湿 “三伏天”应对“苦夏”有生存锦囊(2)

发布时间:2015-07-30 10:37 【来源:北京青年报   | 】

  “冬病夏治”,并不适合所有人

  俗话说“冬养三九补品旺,夏治三伏行针忙”,冬病夏治由来已久。冬病夏治方法很多,除了三伏贴,其实还有三伏天扎针灸、隔姜灸、艾灸等。

  现在各地都在开展三伏贴工作,但我要提醒的是,并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合三伏贴。

  选择在三伏天贴敷,是根据中医“冬病夏治”的理论,对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等冬天易发作的宿疾,在一年中最热的三伏天,以辛温祛寒的药物贴在背部不同穴位上进行治疗,可以减轻冬季虚寒性疾病发作的症状。

  药物的主要组成是白芥子、细辛、甘遂等,可以起到温肺散寒、止咳平喘、化痰散结、开窍通络的作用。

  “冬病夏治”是中医学防治疾病的一个富有特色的重要方法,它是根据《黄帝内经》中“春夏养阳”的原则,利用夏季气温高,机体阳气充沛,体表经络中气血旺盛的有利时机,通过适当地内服或外用一些方药来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使一些宿疾得以恢复。

  因为夏季自然界阳气旺盛,人体阳气浮越,因此这个时候对阳虚体质的人用上这些助阳药,可以更好地发挥扶阳祛寒、扶助正气、祛除冬病的作用,并且可以为秋冬储存阳气,阳气充足则冬季不易被严寒所伤,所以“冬病夏治”属于中医缓则治其本的治病原则。

  三伏贴的适应人群应该是经中医辨症属于虚寒症的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慢性呼吸衰竭、慢性咳嗽、反复感冒、慢性鼻炎、慢性咽炎等多种肺系疾病。

  所以,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使用三伏贴,过敏体质、内火较重、阳盛体质、痰瘀化热或者对贴敷药物过敏的人都不适合。三伏贴只是治疗疾病的一种手段,不能完全替代其他治疗方法,正在服药的慢性病患者在贴敷期间不要盲目减药、停药。

  三伏天,运动不妨“低调”些

  俗语说“冬练三九,夏练三伏”,这是古代长期养生修炼的经验总结。但夏练三伏的前提是要避开高温时段防中暑,特别是年老体衰之人,或者长时间生存于适宜温度环境的人和孩子,因其适应不同环境和温度的能力较差,所以三伏天的锻炼还是要因人而异,最好进行一些“低调”的运动,既能起到锻炼效果,又不至于出现不适,比如游泳、打太极拳或到避暑胜地旅游等。

  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热的时节,气温高、气压低、湿度大、风速小,当气温在30摄氏度以上时,尤其是老年人还是要减少运动量,对于普通人锻炼时间应该以半个小时以内为宜,并且保持充足的饮水。

 

[ 今日推荐 ] TODAY TOP NEWS

世界空气最差20城公布 中

WHO发布的世界上PM2.5年平均数值最高的20个城市排名 (该数据库囊括了世界91个...

国家放开非公立医疗机构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卫生计生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联合发出《关于非公...

雾霾笼罩近1/7国土 气象台

综合报道,近日我国中东部大部分地区都出现了灰霾,灰霾影响面积约为143万平...

Copyright 2016 Y!beij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