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 > 正文

各类科学段子流转于网络 公民科学素养亟待提升

2016-03-22 16:17 出处:

align="center">

吴名遂 制图

  人机大战落下帷幕,韩国棋手李世石1:4不敌AlphaGo,引发人们对人工智能的热议。在不到一年时间里,诺贝尔奖、雨果奖,科学世界的最高奖,相继花落神州;屠呦呦、三体、引力波等成了网络热词,进而引发一轮科学热。

  与此同时,多年前的“诺贝尔哥”再现网络,成为众多网友议论的对象。且不论“诺贝尔哥”的科学性,单就伴随着这一轮科学热流转于网络的各类有关养生、食物禁忌、科学发现的段子,就让人无法消受。更有一些“最新研究成果”,雨里雾里,让人真假难辨。

  为此,解放日报社会调查中心联合QQSurvey中国在线,开展了“科学,离我们有多远”的调查。

  本次调查采用在线方式。样本按照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和个人月收入进行随机分配,全部样本为上海市居民。有效样本为1000份。

  电视是科学知识获取主渠道

  2015年,有关科学技术的词汇进入互联网热词系列。受访者朱女士说:“首先要归于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屠呦呦因此成为一个符号。”

  本次调查给出数十个选项,受访者选出的前三个选项分别是:雾霾,互联网+,屠呦呦。中东呼吸综合征,引力波,火星发现液态水,工业4.0,雨果奖,三体,诺贝尔哥进入前十(本次调查开展期间,围棋的“人机大战”尚未开始)。

  基因编辑、精准医疗等虽被专家视为重要选项,但落选前十。专业人士与普通受访者的评价有较大差别。其原因主要是,专业人士主要从科学技术领域的发展来发现某个选项的价值;而普通受访者的信息来源,主要来自媒体的报道传播。据中国科协发布的《第九次中国公民科学素质调查》显示:作为传统的大众媒体,电视仍是公民获取科技信息的最主要渠道,利用电视获取科技信息的公民比例为93.4%,比2010年(87.5%)略有增长;其次是利用互联网及移动互联网获取科技信息,这一比例达53.4%,比2010年的26.6%提高一倍多;利用报纸获取科技信息的比例为38.5%。

  受访者张先生说:“我们普通民众,主要是从新闻里获取科技信息。比如屠呦呦,就是看了电视才知道的。我平时对这方面的信息比较关注,从网站看新闻,说《三体》得‘雨果奖’,我开始还以为是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想想科幻奖怎么会以雨果命名,不明白,查了才知道,此雨果非彼雨果。雨果奖的设立不是为了纪念法国文豪维克多·雨果,而是为了纪念来自卢森堡的现代科幻小说奠基人雨果·根斯巴克。说实话,看‘诺贝尔哥’的视频,是因为说是他可能得诺贝尔奖,这是一个笑话。”

  耸人听闻的科学流言真不少

  “科学离我们那么远,远到亿万光年的宇宙黑洞;科学离我们这么近,就在你厨房炒菜时的油烟。”受访者朱小姐如此感慨。也因为科学就在普通人的身边,所有的知识经验可能包含着深奥的科学道理。所以,那些以科学的名义在朋友圈传播的小文章、小段子的阅读量特别高。无论这些文章、段子是否正确,普通受访者是如何被吸引的呢?

  调查显示:首先是自己迫切需要了解的知识。比如,想减肥的女孩,对如何减肥的文章就特别关注;爱美的,对护肤方法介绍特别喜欢看,选择此项的受访者超6成;其次是标题耸人听闻,比如,“家中摆放郁金香,女子头发严重脱落”,选择此项的受访者达33.9%;第三是与受访者的认识反差较大的知识,或者是颠覆常识的,选择此项的有32.4%。此外,网络显示阅读量大的文章,亲友介绍的文章等,也是吸引受访者阅读的原因。

  不少受访者表示,自己刚接触到这样的文章,还有所相信;但接触多了,不免将信将疑;等到此类信息泛滥,就开始反感了。

  那么,受访者比较相信的是哪些渠道传播的科技信息呢?

  调查显示:近6成受访者表示,相信专业的科学杂志介绍;近5成受访者表示,相信科学家撰写的自己研究领域的科普文章;超过3成的受访者相信教材上面的科技信息,以及报纸、电台、电视等传统媒体刊登的新闻报道(广告除外);有2成受访者相信网站发表的文章和视频;约13%的受访者相信亲友的介绍,包括口口相传和朋友圈转发;还有近4%的受访者相信广告宣传。有受访者陈小姐指出:“现在有些传统媒体上的广告,弄得像新闻报道一样,很误导人。”

  科学如何面对“诺贝尔哥”

  在本次调查中,原本科技含量不高的“诺贝尔哥”现象被受访者列为十大热门词,无疑体现了网络的力量。有23.8%的受访者选择此项,但看过相关视频的受访者为17.5%。换句话说,有些受访者只是听说了这件事情就把它列为重要事件。

  那么,在看过这个几年前视频的受访者中,他们是如何看待这个现象呢?

  受访者的态度呈明显分化状态。有28.0%的受访者表示,应支持“诺贝尔哥”的“研究”;25.1%的受访者表示,反对炒作“诺贝尔哥”,尤其反对借此攻击他人;20.0%的受访者表示,只是同情“诺贝尔哥”的遭遇。此外,有觉得这个视频只是好玩的;也有觉得这个节目本身太弱智,表示鄙视的;还有人认为“诺贝尔哥”并不懂科学等。

  受访者顾先生说:“‘诺贝尔哥’是典型的‘民间科学家’,作为个人爱好,这无可厚非。社会上有这样一批人,热衷做爱因斯坦或爱迪生,如果发明一个洗龙虾或者去枣核的机器,倒也不失发明的称号。但号称发明了‘永动机’,或者说能够应用‘引力波’,就有点虚幻了。再说,引力波这个概念是爱因斯坦提出来的,目前只是刚刚被测到,现在谈应用,简直是天方夜谭。只是觉得这样的节目不好,拿人开涮。而引发的议论值得引起重视,为什么这样一个明显虚幻的‘研究’,会被人支持或同情?”

  提高公民科学素养迫在眉睫

  第九次中国公民科学素质调查显示,上海、北京和天津的公民科学素质水平分别为18.71%、17.56%和12.00%,位居全国前三位。与美国和欧洲世纪之交的水平相近。但在具体的科学知识方面,还存在不少缺陷。

  本次调查列举了多项相关判断由受访者选择对错,调查显示:40.3%的受访者认可“绿色背景能保护视力”;25.6%的受访者认可“声呐拥有惊人的杀伤力”;17.9%的受访者认可“抗菌素能杀死病毒”;17.1%的受访者认可“生姜根治脱发”;还有1成多的受访者认可“滴水观音有毒,接触致死”,“炒菜不冒烟是锅的作用”等。

  受访者的误解,一是感官经验的简单延伸,比如“绿色背景保护视力”,其次是对影视作品想象的误读,第三是对传统偏方验方的迷信。

  那么,如何才能减少那些虚假的科学流言呢?

  受访者表示:一是要提高民众的受教育程度;二是要加强科学普及的宣传;三是提倡尊重科学的精神。同时,鼓励更多的科学家参与到科学普及工作中来,并提高媒体人的科学素养;另外,抵制伪科学的宣传,尤其是对利用伪科学现场传播获取利益的,应予查处。

  中国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2016-2020年)》,对“十三五”期间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实现跨越提升作出总体部署,到2020年中国全民科学素质工作的目标是:科技教育、传播与普及长足发展,建成适应创新型国家建设需求的现代公民科学素质组织实施、基础设施、条件保障、监测评估等体系,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公共服务能力显著增强,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由2015年的6.20%提升到10%以上。

  但愿“诺贝尔哥”的争议再不发生,科学流言的市场越来越小。

[ 今日推荐 ] TODAY TOP NEWS

李阳:皈依佛门与家暴无

我的回答是我想当商人,我想成为一个企业家的老师 7月26日,李阳在少林寺正...

Copyright 2016 Y!beij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