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汪精卫墓掺五吨碎钢铁浇筑 后被300斤炸药炸
2016-02-22 10:35 出处:
无图说
□金陵晚报记者 于峰
南京国际梅花节近日开幕,梅花山,山上山下,赏梅人络绎不绝,摩肩接踵。除了梅花,梅花山其实还有其他看点。中山陵园管理局的文物专家告诉记者,民国时期大汉奸汪精卫的墓也在梅花山,如今还能找到残迹。
梅花山被选为汪墓所在地
“春为一岁首,梅占百花魁”。梅花山早在明代就已经是赏梅胜地,文史作家陈宁骏告诉记者,梅花山这处胜地,老百姓非常喜欢,大汉奸汪精卫也早早看上,想将自己的墓设在这里。
其实,在汪精卫之前,梅花山已经埋葬了一位名人,那就是东吴大帝孙权。梅花山原名孙陵岗,也称吴王坟,但孙权墓究竟在梅花山具体哪个位置,到现在还是一个谜。
1944年11月10日,汪精卫因为1935年遇刺时留下的枪伤复发,在日本名古屋帝国大学医院病死。11月12日,他的尸体装在楠木棺材里,由日本军部用“海鹣”号飞机运回南京。
陈宁骏介绍,汪精卫生前曾有遗言,要葬在距离中山陵不远的地方,他的老婆陈璧君和汪伪的高层官员将汪精卫的墓址选在梅花山山顶。
掺入了五吨碎钢铁
史料记载,汪精卫墓原计划建墓室、祭堂、牌坊、警卫室等,预计造价5000万伪币。1944年11月23日,汪伪当局举行了所谓的“安葬大典”。
当时,汪伪的主子、日本军国主义在太平洋战场节节败退,大势已去,汪精卫墓的工程也只能草草进行,并没有完工。最终,建成了墓室、祭堂、警卫室。
陈璧君看到日本败局已定,也许是预料到汪精卫墓难逃被毁的命运,她特地命人将五吨碎钢铁块,掺在混凝土中浇灌,浇铸成厚厚的壳子,这样,一般的钢钎是无法打穿汪墓的。
随着1945年8月日本军国主义的投降,汪墓也难逃被毁的下场。
尸体未腐烂口袋留字条
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还都南京。蒋介石授意何应钦组织炸毁汪墓的行动。何应钦请派陆军总部工兵指挥部马崇六和74军军长张灵甫等人具体经办此事。1946年1月21日晚,74军51师工兵营用150公斤烈性炸药炸开了汪精卫墓。
时任南京市市长的马超俊,亲自开棺验看。只见汪精卫尸体覆盖一面青天白日旗,身着伪政府文官礼服,即藏青色长袍马褂,头戴礼帽。由于下葬时,使用过防腐剂,汪精卫的尸体尚未腐烂,保存完好。
在汪精卫的口袋里,人们找到一张三寸长纸条,上面写着“魂兮归来”,为陈璧君亲笔书写,有招魂的含义。
棺材中,还有一本汪精卫手抄的诗稿,字迹还可辨认。多数诗作,已经发表,最后一首,字迹歪斜,很可能是汪的绝命诗:“心宇将灭万事休,天涯无处不怨尤。纵有先辈尝炎凉,谅无后人续春秋。”
梅花山曾有汪精卫跪像
陈宁骏告诉记者,1946年1月21日晚,汪精卫墓开棺后,尸体迅速被送往清凉山火化。工兵营平整好坟地,后来,汪精卫墓址上建了一座小亭,两边修建了长廊,这就是现在梅花山上的观梅轩。
中山陵园管理局文物处闻慧斌处长介绍,现在梅花山上还有一些汪精卫墓的残迹。昨天,记者随着赏梅的人群,登上梅花山探访,果然在观梅轩附近看到一些钢筋混凝土的建筑残迹,这些很可能就与当年的汪精卫墓有关。
汪精卫墓的祭堂则保留下来,位于梅花山下的寿星宫内,曾作为陵园管理委员会园林处办公室使用。另外,在石象路附近,还有几个钢筋混凝土柱础,可能是汪精卫墓的牌坊遗迹。更加有趣的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梅花山还设过一个汪精卫跪像。中山陵园管理局专家告诉记者,这个汪精卫跪像本来放在观梅轩对面一个水泥平台上,面朝中山陵祭堂,以示其向孙中山磕头谢罪之意。后来,由于种种原因,跪像被移走,目前保管在管理局园景园容处。
李阳:皈依佛门与家暴无
我的回答是我想当商人,我想成为一个企业家的老师 7月26日,李阳在少林寺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