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 > 正文

芦苇工艺画《十二木卡姆》传诵新疆维吾尔族文

2016-01-06 12:15 出处:

>  博湖1月5日电 (史玉江 王陆斌 杨建军)经20双巧手、90个日日夜夜,耗费1000余枝芦苇和50公斤胶水制作的《十二木卡姆》芦苇画,日前初装完成。该画长有2.20米,宽1.60米,整个画的精细程度,让闻讯来观赏的人赞叹不已。

  “用芦苇编织真有创意,画面太生动了!”1月5日,在新疆博湖县阿勒奇芦苇画手工坊中,一名来自河北的游客李先生一边欣赏这幅《十二木卡姆》芦苇画,一边津津乐道的夸赞着。

  位于博湖县的博斯腾湖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淡水湖,湖区周围生长着广茂的芦苇,是中国重要的芦苇生产基地。据了解,芦苇工艺画以芦苇的叶、秆、花穗等为原料,经过剪、裁、熨烫、拼等十多道艺术制作而成。用芦苇制作的《十二木卡姆》,为人们打开了认识西域文化之门。

  近年来,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芦苇画已作为博湖特色旅游纪念品推荐到各景区,使得芦苇画的知名度越来越高,同时也解决了一批城乡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难的问题。

  维吾尔《十二木卡姆》包括拉克、且比亚特、木夏吾莱克、恰尔尕、潘吉尕、乌孜哈勒、艾介姆、乌夏克、巴雅提、纳瓦、斯尕、依拉克等木步姆。是维吾尔族古典音乐,即大型音乐套曲的称谓。素有“东方音乐明珠”之誉称。2005年,维吾尔“十二木卡姆”被联合国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画中每个人物栩栩如生,富有动感,观众仿佛听到了《十二木卡姆》美妙的旋律。”站在一旁充当讲解员的手工坊负责人杜玉新告诉记者。

  据悉,该《十二木卡姆》作品是新疆莎车县一名游客去年9月慕名到博湖县观摩后订做的。这位客人对芦苇画制作表现形式很感兴趣,希望这幅画能够引起国人的关注,让维吾尔《十二木卡姆》文化、芦苇画制作技术在全国发扬光大。(完)

[ 今日推荐 ] TODAY TOP NEWS

李阳:皈依佛门与家暴无

我的回答是我想当商人,我想成为一个企业家的老师 7月26日,李阳在少林寺正...

Copyright 2016 Y!beij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