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见安娜·卡列尼娜 俄编舞家用芭蕾诠释百年名
2015-11-20 14:48 出处:
在俄罗斯,圣彼得堡艾夫曼芭蕾舞团是被俄罗斯政府授予“国家艺术团”殊荣的芭蕾舞团之一,这也是俄罗斯艺术团体的最高荣誉。作为它的缔造者,鲍里斯·艾夫曼是当今俄罗斯舞坛上最有特色、最受欢迎的编舞家之一,其艺术生涯在当今舞坛持续辉煌灿烂达几十年之久。他创作过四十多部的芭蕾舞剧,创建了自己的风格、自己的舞团和芭蕾学校。
鲍里斯·艾夫曼被人们称作“全世界首屈一指的编舞家之一”。他一直在坚持不懈地致力于芭蕾艺术的革新,并为俄罗斯芭蕾开拓出了一片新的天地:一方面,他极其重视舞剧中的戏剧矛盾的冲突及其产生的强大的震撼力;另一方面,他与巴兰钦一致,独尊舞蹈的人体美及其与音乐的和谐一致。因此开创出一套被他自己称为“心理芭蕾”的表现手法。
在当晚上演的《安娜·卡列尼娜》中即可看出,艾夫曼的舞蹈不装腔作势,不为艺术而艺术,不为动作而动作,不为美丽而美丽,不为技巧而技巧,自然、生动、形象、极富感染力。
艾夫曼的《安娜·卡列尼娜》抛开了小说中所有的故事副线,将重点集中在了安娜、卡列宁和沃伦斯基的爱情纠葛上,用舞蹈的语言勾勒出一个女人的重生,他认为,对爱的激情和渴求是一种人类本能,它促使女主人公奋起反抗当时社会道德准则,让她的母性之爱沦丧,让她的内心世界坍塌,使她义无反顾不计代价地挥霍她的激情,向它臣服并最终为之毁灭。
“没有一个民族不会理解这伟大的爱情。”艾夫曼称,“我不是在抄写小说片段,我是在表达自己的理解,人们可以在我的舞蹈里看到小说中没有的东西,如果你没有看过托尔斯泰的原著,那么看完我的舞蹈回到家,你一定会产生翻翻这本书的愿望。”
艾夫曼评价《安娜·卡列尼娜》说,这个故事虽然发生在19世纪,但它的主题是永恒的:当社会责任感与对爱情的追求相互厮杀时,人该何去何从。(完)
李阳:皈依佛门与家暴无
我的回答是我想当商人,我想成为一个企业家的老师 7月26日,李阳在少林寺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