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繁花》作者:高浓度写作,素材够写好几
2015-08-18 10:26 出处:
昨天下午,在上海作协金宇澄的办公室里,接待了一波又一波采访和电话采访,金宇澄有些疲惫,“上午为这次书展推出的《洗牌年代》签了800本名,下午2时才吃上一碗面。”
对金宇澄来说,“写作《繁花》的过程是一种享乐”,伴随而来的名声和荣誉则是意外之物。写出《繁花》之前,金宇澄一直在 《上海文学》 编辑部工作。“看大量的稿子,对当下文学的基本创作情况比较了解”。
2011年5月起,金宇澄在“弄堂网”上开始《繁花》的连载,至今,网上还挂着这部小说2万多字的网络初版,只要搜“独上阁楼,最好是夜里”,就能跳出全篇,这是《繁花》的第一句话。“因为‘独上阁楼’是很上海的说法,过去没有。”金宇澄说,“我可能更适合这种写作方式,当天写,当天挂到网上就有反馈。第一次尝试用沪语——我的母语思维进行写作,非常新鲜,也非常流畅,大量对话不用动脑子,就这样流出来了,因此,写作过程非常愉快。”
正式发表、出版,此次获得茅盾文学奖的《繁花》与网络初版相比,经过很多改动。金宇澄认为,这种“改良”对于作品非常重要,“这也与我的文学编辑的职业有关。如果我没有文本的意识,用文学的要求去处理这个市井故事,可能它不会这样受欢迎。《繁花》中的沪语是经过改良的沪语,我写这部作品的目的肯定不是推广上海话,而是把这座城市的故事和风貌用最妥帖、最特别的语言方式呈现出来。”
金宇澄的新作 《火鸟》将在9月的《收获》上推出,这是一部与抗战记忆有关的非虚构作品。“4万多字里有1万多字是引文,而且不用引号,就是一块一块放在那里”,金宇澄这样介绍他在新作中的文体创新,“我对文体一直很感兴趣,特别的形式才能勾起我的写作欲望。如果是一般的故事又怎么样?”
“就我个人来说,越来越不喜欢标准小说的一些手法,因此我的作品里很少会有心理描写,我更喜欢旁观者的角度进行叙述。我对小说的要求是,更好看、更可读——哪怕是虚构的也写得够逼真,就像站在你面前让你历历在目、身临其境一般。文学是众口难调的,我的写作代表了其中一种风格——我想把我所知道的东西不掺水地告诉读者。王家卫说我‘亏了’,《繁花》的素材够写好几部小说,但我就喜欢这种高浓度的写作,就是写到极致,再不断修改到极致。我喜欢修改,《火鸟》改了20稿。”
李阳:皈依佛门与家暴无
我的回答是我想当商人,我想成为一个企业家的老师 7月26日,李阳在少林寺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