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 > 正文

古时考生福州科考进法师巷烧香 高中后剃头还愿

发布时间:2014-06-27 11:31 【来源:】

>  古时考生来福州科考,要进法师巷烧炷香,高中再来剃个头、还个愿

  闱的读音是wéi,本义是古代宫室两侧的小门,引申为后妃居处。有了科举后,考场也被称作“闱”,科举考试时考生或监考人员等进入考场,就叫作“入闱”。

  73岁的省收藏家协会前副会长梁桂元说,历史上,福建的秀才考举人,都要到省城福州进行乡试。科举考试分为三级:乡试、会试、殿试,当时福州贡院举行的是乡试,每三年举行一次。由于是在秋季举行,所以称为“秋闱”,参加乡试的是秀才,考中后称为举人。会试在京城举行,时间在乡试后的第二年春天,称为春闱。会试考中了,才能参加最高规格的殿试。

  梁桂元说,清朝时,福州以南各州县,秀才来福州“入秋闱”,都要到台江苍霞一条小巷法师巷一次。小巷得名于巷内的一座法师亭,亭里面供奉着陈法师,据说是五代时闽王的国师。按理说,掌管文运的神仙是文昌帝君,可不知道从何时起,外地来福州的秀才为求高中,都要给陈法师烧一炷香。如果中了举人,第二年途经福州进京赶考,还要到法师亭前还愿,并在法师亭旁边剃头,意为“出人头地”。

  “自古以来,多少人都是走‘读书科举’这条路来改变命运。”梁桂元说,一个“闱”字,寄托了太多旧时读书人的得意与失意。记者 李帅 关铭荣

[ 今日推荐 ] TODAY TOP NEWS

李阳:皈依佛门与家暴无

我的回答是我想当商人,我想成为一个企业家的老师 7月26日,李阳在少林寺正...

Copyright 2016 Y!beij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