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国平:只有灵魂强大才会思考意义
发布时间:2014-06-13 19:18 【来源:】
记者高宇飞
学者身份
上学时认为苏联哲学没劲
曾因《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宝贝,宝贝》等纪实作品感动读者,周国平在上个世纪80年代走红却是因为那本学术代表作《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谈及“老本行”哲学,周国平称当年喜欢数学和语文,于是稀里糊涂报了北大哲学专业,考研究生报了苏联当代哲学。周国平笑称,上了苏联哲学后,觉得苏联哲学太没意思,于是对西方哲学萌发强烈兴趣,“苏联哪有哲学啊?全是意识形态”。
谈及研究尼采的原因,周国平称尼采的虚无主义抓住了这个时代的根本问题,也是人生的根本问题,“因为尼采从小就比较悲观,但他不甘心像叔本华一样得出‘人生毫无意义’的结论,他不愿意否定人生,所以他要在一个悲观主义的前提下来肯定人生,这是他的哲学的出发点。人必须有意义才能生活下去,最高价值的东西失去了人怎么生活?这是全人类的问题”。
和尼采一样是较悲观的人
谈及尼采哲学对自己的影响,周国平坦言和尼采一样是比较悲观的人,“我很早就开始思考死亡这些问题,觉得人生很不踏实,高兴时一想这些都是暂时的,就感到虚无。但又没有办法跟人说,人家会说你年纪轻轻想这些干什么。”后来研究尼采思想让周国平豁然开朗,“我受到的最大启发是,人应该和这些东西抗争的。人生本来是没有意义的,你不赋予它意义没法活。”
学哲学的应该都会思考这类问题吧?问及此,周国平称并非如此,“灵魂强大的人才会思考意义,灵魂弱小的人是不在乎这个的。人的理智知道,人死是自然的事,但思考意义是灵魂的要求。”
周国平往往几年才出一本书,他称自己写学术书尤为谨慎,“因为要看很多资料,要准确、系统,但我的学术文章都很好看,不枯燥。”
演讲者身份
演讲气氛不如以前单纯
新书收录的是周国平1996年至2012年所有的讲演内容,但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他的演讲生涯便已经开始,谈及此周国平也有苦恼,“其实我的性格不适合演讲,比较内向,而且讲座会耽误做研究的时间,有利有弊吧。”
每场演讲前,周国平都要花很长时间备课,即使讲的是同一个主题,“我得重新梳理一下,哪些地方效果不太好就改一下。”
被问80年代和现在比听众关心的内容有何不同时,周国平称过去大家都希望他讲哲学,80年代人们更渴求知识,“也许他去买哲学书,看不懂也会装着有思想的样子,比如当时萨特的《存在与虚无》一年销了10万册。”而现在演讲的听众更想听人生、幸福、爱情等话题,“以前在大学他们对你的内容感兴趣,现在他会对你这个人感兴趣,气氛不像以前那么单纯了。”
我是大家通往经典的桥梁
在讲座中传道授业解惑,周国平坦言自己的人生遇到痛苦或挫折却并非都能靠哲学来解决,“如果是这样的话,我就是书呆子了。很多哲学大师对这些问题做过解释,可作参考。但实际上哲学所思考的问题都没有终极答案。”
周国平常被称作是“哲学家”,被问对这个称呼如何看时,周国平坦言对自己有清醒认识,“‘哲学家’在西文里是指哲学教员或者哲学研究者,这个角度说我是。但它的原意是‘爱智慧的人’,我想我努力做成这样一个人;它还有一个含义是‘大哲学家’,我知道我的地位,我不是,我只是大家通往经典著作的桥梁。”
批判者身份
中国人信仰缺失严重
2007年开始,周国平写过时评专栏,他批评过教育、城市化中的问题,对社会话题有着关注。周国平在书中也多次提到中国人信仰缺失的问题,“西方从古希腊开始有形而上学,追问世界的终极本质是什么,最终走向信仰;但是中国没有这个东西的,中国哲学里面这点很弱。儒家没有形而上的追问,关注的是人伦和宗法。”
周国平认为,中国的信仰文化很薄弱,导致的问题已经开始凸显,“信仰在个人生活上面主要表现在个人对精神生活的重视,但大家普遍对精神生活是不重视的。你看中国人没有读书的风气,而另一个表现就是缺乏道德自律,比如车祸肇事了以后然后就逃逸等等。”
□对话
庞大读书计划始终未完成
采访是在周国平的工作室进行,巨大的书架紧靠着一面墙,上面摆满各种学术书籍。在靠近落地窗的地方,周国平栽种了许多绿植,成为工作室的一道风景。已69岁的周国平笑言,自己最爱自由的工作和生活状态,而写作和读书都打算慢慢来。
京华时报:为什么当初没有去大学任教,而是去社科院?
周国平:因为我考研究生就考到了社会科学院,然后就留任做研究了。我觉得挺好,比大学还自由,时间都是你自己的。大学教书还要花很多时间备课、讲课,而现在时间都是我的。我也不接受上面派下来的课题,这些课题可以拿科研经费,很多人喜欢这个,但我不想要。
京华时报:从社科院退休后,生活节奏有什么不同吗?
周国平:没有任何不同,很多人退休后不适宜,我没有。我现在也不看电视、上网,只看报纸。一般手机也是关机的。
京华时报:那目前写作、研究和阅读上会定什么计划吗?
周国平:我的写作很少是定计划,然后专门写一本书。大部分的情况有一些什么想法我随时会记下来,写一些纸条,放在我的书包或者口袋里。白天我工作的时候,就会把这些纸条上的东西弄到电脑里去,这成了我的一个习惯。
我有个庞大的读书计划,但始终完成不了。一个人要做明白人,就要对人类思想历史有完整的了解,所以我想做明白人,西方思想就从古希腊开始看,但现在仍然停留在古希腊阶段。以前大学时读得不全不精,现在很认真在读。
京华时报:现在您的女儿多大了?你会如何指导她的生活、学习?
周国平:我女儿现在读高一,快16岁了。她选择将来出国,我一开始是反对的,因为不舍得她太小就出去。后来她说不愿意这样过日子了,不想所有精力放在奋战高考上,我觉得她说得有理,于是支持她。
她本来是很内向的孩子,但在学校模拟联合国辩论活动中,同学说她很厉害,现在她的性格更加全面了。平时我不会太多指导她,但会告诉女儿要博览群书。
李阳:皈依佛门与家暴无
我的回答是我想当商人,我想成为一个企业家的老师 7月26日,李阳在少林寺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