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 > 正文

国产葡萄酒的烦恼与自救

发布时间:2014-05-19 12:26 【来源:北京商报】

  国产葡萄酒行业受进口葡萄酒以及限制“三公消费”等影响,进入了寒冬,自2013年以来国产葡萄酒的产量以及销量都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导致国产葡萄酒下滑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呢?怎样从根本上改变国产葡萄酒的现状引人深思。

  2013年,国产葡萄酒行业的产量和销售额均出现了整体负增长,一些国内的葡萄酒上市企业要么业绩下滑,要么利润缩水,要么领导层人事更替,困境前所未有。业内预计,2014年这一局面难以有根本性改变。

  国产葡萄酒的困局表面看是限制“三公消费”导致的高端产品滞销问题或产品性价比无法和国际接轨的问题,深层次原因在于体制问题和产业政策问题。

  地权是最大瓶颈

  中国土地制度制约了酒庄酒的发展。因为农民只有土地承包经营权,而无所有权,同时投资酒庄的企业缺乏长期经营的意愿。而葡萄酒的生产,特别是酒庄酒的生产需要时间积累,进行长期投资。国外一些成功的酒庄,有的已经经营近百年甚至几百年,有恒产则有恒志。中国农民虽然拥有土地经营权,但是还不能作为股权投资到酒庄里,只有政府有这个权力。因此,地权问题是制约中国葡萄酒发展的最大瓶颈。

  税收导致成本高企

  在欧盟等葡萄酒发达国家,葡萄酒被视为农副产品,虽然酒庄集农业(种植)、工业(酿造、灌装)、商业(销售)功能于一身,却能够享受政府给予的农业税收的优惠政策。但是在中国,酒庄被认为是轻工业,其工业环节和商业环节的税收较高,农业的优惠税收政策不能覆盖葡萄酒生产的全过程,因此造成了成本过高,不能与进口酒相抗衡的结果。想想那些漂洋过海进口到中国的低于1欧元的西班牙酒、意大利酒吧,中国低端酒在现有税收政策下根本不具有成本优势。

上一页
[ 今日推荐 ] TODAY TOP NEWS

李阳:皈依佛门与家暴无

我的回答是我想当商人,我想成为一个企业家的老师 7月26日,李阳在少林寺正...

Copyright 2016 Y!beij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