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画派作品真的是价值洼地吗?(3)
发布时间:2014-05-19 12:26 【来源:投资快报】
8960万元是冲锋号?
在去年5月北京荣宝迎春拍卖会上,岭南画派大师1984年创作的一幅《长青不老松》以8960万落槌,超过估价10倍。这一成交价创下了甚至岭南画派历年来的拍卖最高纪录。于是,有人断言:长期沉潜的岭南画派即将迎来自己在艺术品市场中的“春天”了。不过,这在业内产生了争议,实际上这个争议也是对未来岭南画派市场发展认识分歧的缩影。
中国美协副主席、广东省美协主席认为,这件作品不算是的精品力作,但是拍出这样的价格有偶然性,也有一定必然性,因为岭南画派书画价格接下来持续走高是没有任何疑问的,不用十年,无论是早期岭南画派的大家,还是这一代岭南画派的新生力量的价位,最终都会和其他画派同等级别的画家们站在同一水平线上。从目前的市场情况来看,其他画派早就经过前一轮的市场竞争,进入到一个比较高价位的平稳阶段,只有岭南画派,因为早期被低估,目前的价位形成一个“洼地”,以至于吸引越来越多的资本投向这个版块,这是非常自然的事情。
华艺国际拍卖董事、副总裁王野夫则认为,别的版块翻番往上涨的时候,岭南画派的表现很冷静;别的版块蹭蹭往下掉的时候,岭南画派也比较稳。这反映出岭南画派在市场中表现稳健,基本上没有炒作。、都是岭南画派的代表人物,岭南画派又是中国画历史上无法抹杀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想不出他们被如此低估的理由。目前,岭南画派这个版块除了金字塔尖上的几位代表性的人物外,中间层的(包括基础部分的艺术家的作品)都没有架构起来。这是一个很大的宝藏,因为很多画家——包括许多过世的老先生,因为历史的原因被埋没,但不代表他的作品没有价值。对他们的挖掘和研究,可能将会是广东业界接下来要做的重要工作之一。
中国美术馆副馆长梁江就有点“反方”味道,他表示,最近几年,广东美术界,包括中国美术馆为挖掘的艺术价值、重估他的历史地位做了很多有益的工作,学界对的艺术价值、历史地位给出了更加准确、更加理性的分析。再考虑到的作品大都捐献给了国家和学术机构,市面上的精品数量有限,所以,作品在市场上持续走高是一个必然趋势。但突然之间冒出一个每平方尺超百万的“天价”,他还是认为有点蹊跷。可能因为学界对的充分挖掘,让市场上的某些资金和机构,意识到可以成为一个新的炒作点。目前,岭南画派大家书画作品的市场价位,确实与同时代的其他画派大师有差距,但他并不认为正处于“洼地”,而是北方很多画家作品的价格炒作成分太大了。广东的市场经济发展比较早,也比较完善,艺术市场没有大起大落、爆出天价来,其实正是我们这个市场理性的表现。
下一页李阳:皈依佛门与家暴无
我的回答是我想当商人,我想成为一个企业家的老师 7月26日,李阳在少林寺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