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 > 正文

张大千到底是作假高手?还是真大师?

发布时间:2014-05-04 11:53 【来源:网易艺术】

  

  正方

  收藏家郭庆祥——是典型商业画家而非艺术大师

  我一直认为,是中国非常典型的商业画家,和艺术大师毫不相干。他的作品之所以价格这么高,完全是炒出来的。大家都很清楚,他年轻的时候就很善于运作。现在他的作品能够被爆炒,原因在于中国人的美育程度太差,不懂艺术的人太多,就像先生所说的“美盲比文盲还多”。对于什么是原创、什么是美,收藏家或投资者只会人云亦云,自己并不懂。

  要说书画技术全面,自然不在话下。尤其是在古书画造假、临摹方面,他确实做得很高超,以仿作几可乱真而闻名画坛,但那只能算是一个技术工人的活,水平再高充其量也只能叫画师或画匠,跟有独立思想的艺术家完全不可同日而语,就像工艺品再好也只是工艺品一样。

  即便是最受热捧的泼彩,也并非他的首创和独有风格,更何况晚年的泼彩画,主要是因为其眼疾不能大篇幅地画比较工细的作品,所以借鉴古人之泼墨技法在自己的画面上而已,构图、笔法、墨法等均没有个性化的创造。而他的泼彩也不是同时代人中最出彩的,早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就尝试过泼墨山水画创作,五十年代以后跟泼彩结合,进行了有意识的创作实验。开始泼彩画创作,同样是在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以后,不比早。更要紧的是,在泼彩上做得比好多了,他的作品显得大气、有冲击力;而总要在一个完整的画面上补一小人儿、加一小船,以显得漂亮、秀气。事实上,这样的精雕细琢不过是为了迎合他人,获取商业价值,让画作卖出好价钱,个性则全然被湮没了。

  当然,商业画家本身没什么问题,他在艺术上爱怎么见风使舵都是他的事,能将几千元钱的东西卖到几百万元,也是他的能耐,但社会把他捧得那么高就有问题了。今天的投资者还愿意花几百万元去买实价几千元的东西,只能说自己的眼光有所欠缺。我始终认为,随着社会美育水平的提高,和的作品,必定要从天价的云端跌落,回到正常、合理的价位。

  收藏家冯毅——市场炒作太盛价位高得离谱

  在艺术上确实有点成就,他跟、、一样,在同时代人中属于画得比较好的,也带出了一批学生、徒弟。但现在和的作品常常卖得比、仇英等明清画家的作品贵,甚至卖得比青铜器贵,这就很离谱了,说明市场上虚火太旺、炒作太盛。

  我们可以从作品这二三十年来价格飙升的程度入手来进行分析:上世纪90年代,的作品还非常便宜,最好的作品也就卖七八千元;2001年,最近刚刚完璧归国的青铜重器“皿方罍”,在美国拍出了900多万美元,创造了中国艺术品的最高价,当时的作品也就几万美元;而今天,的作品动辄几千万元、上亿元,已企及甚至高于很多青铜重器的价格。

  据说,国内某博物馆想买一两百张的作品充门面,假设平均一张一两千万元,那一两百张得多少钱?值得吗?中国台湾的林百里,手里有上千张的精品,你花几百亿元去买,又能跟林百里比吗?这样做只能是帮着人家炒作,把的作品价格继续往高处抬。如果花两百个亿将国外上拍的青铜重器都买回来,那才叫镇馆有宝。

  青铜器是没人炒作的,因为量太有限了,你看每次香港拍卖,青铜器有多少?而近代书画又有多少?中国人花高价去买之类的近代书画作品,不买穷买颓才怪!这么简单的道理,难道大家都想不明白?那倒未必。主要是中国多数买家眼里只盯着钱,总想着今天买进明天就翻一倍,这才让炒作者有机可乘。

上一页
[ 今日推荐 ] TODAY TOP NEWS

李阳:皈依佛门与家暴无

我的回答是我想当商人,我想成为一个企业家的老师 7月26日,李阳在少林寺正...

Copyright 2016 Y!beij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