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 > 正文

老瓷片的“华丽变身”(2)

发布时间:2014-04-23 15:26 【来源:大河报】

  残缺美,也入画

  在大象陶瓷博物馆,记者还注意到茶室里两幅古色古香的“画”。凑近一看,精美的实木画框里,原来是两个大瓷盘的盘底,上面绘有人物故事,画工精细,颇具美感。何飞介绍道:“这两个磁州窑系人物盘,一个元代,一个明初,是我多年前收来的,因为残缺,价格较低。后来我看盘底的图案很不错,就给它们加了框,挂在墙上就像挂了老画似的,效果挺好。”

  这个妙招并不算何飞的“独创”,记者在国香茶城的“鲲鹏茶器”,也看到了几幅加了画框的盘底、罐盖等。店主李鲲鹏告诉记者:“我们在景德镇收老瓷片,有时候会发现一些面积较大、图案较好的盘底,它们不像完整器那样可以配个架子摆在桌上欣赏和收藏,有人就想到这个办法,把它们放入画框做成‘瓷画’,在市场上很受欢迎。”

  除了这些“瓷画”,记者还曾在中州古玩城见过一件嵌着数十片宋代钧瓷片的红木屏风,十分独特。据了解,2005年北京华辰拍卖会上,也出现过一套嵌有宋代钧瓷碎片的楠木四条屏,估价为12万至22万元。

  河南省陶瓷文化研究会秘书长张保庆介绍,“把钧瓷老瓷片镶嵌在木质屏风上收藏,从明清时期就有,现在也有人做,这是钧瓷的一个特色。主要是因为宋代钧瓷完整器鲜有,连瓷片都不多,素有‘钧瓷一片值千金’的说法,人们十分珍视,便有了把钧瓷片做成屏风的传统。其他种类的瓷片,倒是很少做成屏风。”

  瓷片饰品的人文之美

  除了装饰家居环境,老瓷片也能做成项链、胸针、戒指、耳坠等饰品,给佩戴者增添一份古典美。记者曾在北京南锣鼓巷的多家银器店见过包银的瓷片吊坠、戒面,前几日,记者走访郑州市场时,也发现了这样的饰品。

  这些老瓷片饰品价位从数百元至数千元不等,店家介绍,“价位主要是根据年代、画工、完整度、内容题材、官窑或民窑等来决定。瓷片饰品以景德镇的为主,因为画工、题材比较好;也有河南的钧瓷、汝瓷、绞胎瓷等,钧瓷变幻莫测的釉色很漂亮,汝瓷则清雅如玉,很受人们欢迎。”

  店内顾客李小姐告诉记者:“我一直很喜欢老瓷片饰品,感觉它比黄金、珠宝饰品更有内涵。5年前,我就在外地买过一个青花瓷片项链坠,当时郑州还没几家卖老瓷片饰品,现在已经越来越多了。”

  宝石蕴含的是天地精华,瓷片体现的是人文之美。每件瓷片都是凝聚了古人智慧、独一无二的手工作品,它们带给人的,不只是装饰和点缀,更是修养和灵气。

下一页
[ 今日推荐 ] TODAY TOP NEWS

李阳:皈依佛门与家暴无

我的回答是我想当商人,我想成为一个企业家的老师 7月26日,李阳在少林寺正...

Copyright 2016 Y!beij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