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 > 正文

经济收益少:石雕技艺恐失传

发布时间:2014-04-21 14:48 【来源:中国江苏网】

  在颜井珍老人看来,石雕能够让她找到生存的价值和快乐,是她无法割舍的爱好。随着年龄的增长,老人开始为石雕的传承感到着急。

  “我是在家庭的耳濡目染中,喜欢上绘画、篆刻,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喜欢,几十年才有了现在的成就。”颜井珍表示,这几年,虽有不少年轻人跟她学习过石雕,但因为没有一定的美术功底和足够的兴趣,短时间内很难学出成绩,都是学不了几天就没了人影。

  作为石雕传承人,颜井珍一直在研究石雕技艺,丰富石雕作品。“126幅大理石刻《西游记》,历经四个寒暑才完成,目前还在篆刻的《镜花缘》,从 前年就已经开始创作,完成作品也要两三年的时间。”说起自己的作品,颜井珍很有成就感,但是说起传承,老人感叹年轻人急于求成、难以静心,她想收个徒弟不 容易。

  “只有认识了,才谈得上喜欢;只有感兴趣了,才会有劲头去学习、钻研。”面对传承,老人坦言,要想将这样的民间手艺传承下去,就必须让更年轻的一辈了解石雕,让孩子们对石雕感兴趣,再慢慢培养他们的美术基础,学习雕刻技法,这样的传承才能牢靠长久。

  “年轻人不愿学,跟石雕不挣钱也有很大的关系。”颜井珍表示,目前她的石雕作品都是艺术品,没有市场开发,干这个不仅不挣钱,大理石材料还要自己花钱购买。加上学习石雕不是一两天的事,现实情况下,年轻人根本不愿吃苦学这个没有多少收入的手艺。

  其实,有着类似传承困惑的不仅仅是颜井珍。葫芦压画传承人纪光辉也表示,有不少年轻人或者是家长,在问及这门技艺时,都会问多长时间能看到收益,一个月能挣多少钱,因为短时间内很难有收益,很多年轻人都不愿学这样的技艺。

  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相关负责人也表示,没有经济收益,似乎成了非遗传承的“拦路虎”,目前港城有不少民间艺术,都处于后继无人的尴尬境地。

  “难道以后我们只能遥想祖辈曾经创造的辉煌吗?”颜井珍觉得,一方面要加强对石雕石刻艺术的整理和研究,让更多的人认知和了解;另一方面要大力推广石雕石刻艺术,打开销售市场。只有需求大了,才会吸引人去从事这门艺术。

  说到传承,颜井珍也希望,政府能够更加重视,并加大对非遗传承保护经费的投入。虽然申请非遗成功后,每年有1000元的保护经费用于开培训班、带徒弟、扩大经营等,但这微薄的经费,对传承技艺来说,作用有限。

[ 今日推荐 ] TODAY TOP NEWS

李阳:皈依佛门与家暴无

我的回答是我想当商人,我想成为一个企业家的老师 7月26日,李阳在少林寺正...

Copyright 2016 Y!beij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