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 > 正文

国内老照片收藏市场刚刚起步

发布时间:2014-04-02 11:18 【来源:深圳商报】

老照片《正在梳妆的满族女子》。

老照片《正在梳妆的满族女子》。

晚清老照片《官员的儿子们》。

晚清老照片《官员的儿子们》。

  《晚清碎影——汤姆逊眼中的中国》摄影展目前正在深圳博物馆新馆举行,展览将持续至5月20日结束。据了解,该摄影展是深圳博物馆从英国伦敦维尔康姆图书馆引进,集中展示了十九世纪苏格兰著名摄影家约翰·汤姆逊在中国游历期间拍摄的159幅珍贵的历史照片。记者发现,随着近年来一些老照片重见天日,不少人慢慢了解到其珍贵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因此充满好奇。然而,不少人往往只知其“老”,却不知其“贵”。为此,本报记者就老照片的审美价值和收藏状况等问题,采访了业内人士。

  不能借助技术修改

  本次摄影展的策展人姚咏蓓介绍,目前所说的“老照片”,一般是指从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中期这一百年间所出现的历史照片。“路易·雅克·曼德· 达盖尔是法国艺术家、摄影师。1837年他成功发明了一种实用的摄影术,叫做达盖尔摄影术(银版摄影术)。达盖尔摄影术是世界上第一个成功的摄影方法。后来,达盖尔根据此方法制成了世界上第一台照相机。1839年1月9日,在法国科学院的一次正式会议上,达盖尔式摄影术及照相机由法国天文学家和物理学家阿喇尔正式宣布。这种新型的摄影术最可贵的一点就是:曝光时间仅仅需要20-30分钟,大大降低了等候时间,做到了真正的方便、快捷。”

  “因为老照片是一个新的收藏主题,并没有固定日期等因素去定义什么是‘老照片’,所以有人说拍摄于1960年或1970年后的照片也属于‘老照片’。”姚咏蓓说,“年代往往成为衡量老照片的重要因素。比如这张照片是哪一年拍的,可以从照片中的建筑、风景是否仍存在;人物的衣着等方面进行判断。”

  姚咏蓓认为,不同于画画,加上限于条件,老照片并不能借助科学技术而进行修改,因此其局限性也成就了珍贵性。“社会变化快速,当下很多东西都造假,人们不敢轻信身边的人事,这是悲哀的事情。老照片的‘真实’正提供了镜鉴意义。此外,如今老照片中的很多建筑风景已经不复存在了,中国人随意破坏环境,乱拆文物,盲目乱搬西方建筑式样,而人们可以通过老照片知道中国的本来面目,从而懂得尊重和保护自己国家的历史文化。”

上一页
[ 今日推荐 ] TODAY TOP NEWS

李阳:皈依佛门与家暴无

我的回答是我想当商人,我想成为一个企业家的老师 7月26日,李阳在少林寺正...

Copyright 2016 Y!beij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