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工人痴迷微雕针孔嵌象牙雕伟人像
发布时间:2014-03-31 15:20 【来源:燕赵都市报】
燕赵都市报记者静冬文/图
在针眼儿里,粘上比芝麻粒还小很多的象牙或铜块。然后在上面雕刻马克思等伟人立体肖像。唐山开滦矿务局退休工人赵伟华,玩的这绝活叫“微雕”。
当记者夸他的技艺“巧夺天工”时,老赵用地道的唐山话肯定了自己的努力,“我就是忒喜欢这玩意!比吃山珍海味还过瘾呐。”不过老赵遗憾的是,现在愿意学习这门技艺的年轻人寥寥无几,他担心微雕这门技艺会传承不下去。
地摊上的“老怪”
初识赵伟华,是在唐山长宁道的地摊上。
眼前摆放着一盒子袖珍小木雕,有葫芦手把件,有“福”字挂件……老赵蹲在旁边有一搭无一搭地看着过往的路人,略显落魄的他眼神却颇具穿透力。与其他小商小贩不同的是,老赵从不吆喝,更不和顾客讨价还价,“都是一口价,爱买不买!”地摊上的老赵,显得“怪怪的”。
尽管如此,老赵的摊子却异常吸引路人。原因是,老赵手里拿着一个透明的小塑料盒,上面写着这样一行钢笔字“世界上最小的铜佛”。而要想真正看到这尊佛,得通过塑料盒上粘着的一个微型高倍放大镜,一只眼睛贴上去,同时闭上另一只眼睛,才能一窥究竟。
原来,塑料盒里固定着一枚绣花针,针孔里镶嵌着一尊0.6毫米的微雕作品———大肚弥勒佛。可谓小到极致,但刻工尤为精到。借助放大镜观看,笑面弥勒神态可掬,甚至能见其酒窝和肚脐眼儿,令人叹为观止。
时有路人,扎堆围观。观后,无不顿生畅快淋漓之感。“哇,这针眼里竟然能装个大肚弥勒佛!”一对年轻的恋人大呼小叫地欣赏着老赵的作品,
表情寡淡的老赵心里明白,这些人大多只是“看看稀罕”根本不会买的。但细心的人也能察觉到,老赵脸上一阵儿接一阵儿闪过的成就感。
面对各式各样的询价者,老赵多是笑而不答。因为最终说出的“五万”要价,问者无一不被惊得目瞪口呆,然后悻悻而去。
“这哪值那么多钱啊?”对于记者提出的这个唐突疑虑,老赵显然有些不悦。“这东西是用钱能衡量的?我不会做生意,这是艺术,我不想谈价钱!”
这时,旁边的卖花摊主笑着插话说:“他那是舍不得卖!”
老赵张了张嘴,把到嘴的话又咽了回去。
买卖就是有意思,你越推销,越没人想买。反而你越捂着盖着,越有人想要。其间有个大腹便便的中年男子,围着老赵的摊子盯了半天,大有欲购买的架势。等落到价位的节骨眼上,中年男子伸出四个手指头,代表的是四千还是四万,老赵也没细问便直言:“我这东西不着急卖,你去别处转转吧!”就这样把对方给打发了。
对于有人给价都不肯出手的“怪异”,老赵后来坦白说:“卖了就没有了,就像自己的孩子,谁舍得卖啊?”
当时那阵子,老赵的媳妇突然得了骨髓瘤,他拿这个微雕出来是想给老婆换点“保命钱”。否则,他是绝对舍不得的。
“光雕这个弥勒,就花费了一个半月的时间。还不止如此,雕刻过程中稍一走神,就可能前功尽弃,心血瞬间化为乌有。出一个成品,不定要经过多少‘生死’关!”老赵说,庆幸现在老伴的身体已经基本康复,医疗费多由医保承担了。
件件“宝贝”心血成就
今年63岁的赵伟华自幼喜欢书画、篆刻,对微雕更是情有独钟。
在开滦煤矿时,下班之余他就闷头在家鼓捣微雕。“别人喜欢打牌搓麻将什么的,我对这些都没有兴趣。”老赵说,只有微雕有格外的魔力,深深吸引着他,“有时候工作遇到不顺心的事,回到家拿起刻刀,所有的烦恼就会抛到九霄云外。”
说起当初,老赵归结说“完全是出于兴趣”,没别的可以拔高的理由。“上学的时候,就经常从山上找来一些矿石刻着玩。地震那年,我正创作中的一个假山雕件,从窗台上被震了下来,摔掉了上面的松树和宝塔。至今,我还保留着那件残缺的作品。”难能可贵的是,老赵既没有前人可供仿效,也不曾拜师,从工具的开发、素材的研究和技巧的磨炼,他完全是以无师自通的方式“野生野长”。
在老赵家,记者看到他的刻刀用粗布牢牢包裹着,摊开一看,足有50多样,有长有短,有大有小。老赵说,微雕属于极其小众的民间艺术,市面上根本买不到专门的工具,因此所有的刻刀都是他自己设计打磨的。“起初,由于掌握不了下刀的力度,常常用力过猛,扎得手指鲜血直流。”采访中老赵摊开大手,指间多处伤痕依稀可辨。“在针眼儿微小的方间,雕刻作品,人得像‘雕塑’一样凝固住。别说手指的轻微颤抖了,有时心脏的跳动、呼吸的粗重都是‘致命的’!”老赵不无遗憾地说,有好多次因为窗外突然传来的一声狗叫或一声鞭炮,让他几近完成的作品一下子报废了,前功尽弃,至今还让他懊恼不已。
老赵的身体看着比较单薄,而且由于常年雕刻,创作时,要不断地吹去刻刀刻下的细尘,肺部和咽喉都会造成些许不利影响,感冒一次,要很长时间才好。但这些,并不能阻止他对艺术的追求。“不是真正爱好,肯定没精力坚持下去。”
简陋的环境,一方条桌,一把刻刀、几支毛笔。一进入微雕世界,老赵仿佛就着了魔,一干就干到鸡叫或“东方露出鱼肚白”是常有的事儿。因为创作过程中的忘我,有时候,指甲被刀子磨破他都不知道,妻子进来和他说话,他会吓一跳。收工时,整个人都要“僵”住了。
投资大几千元的高倍双目显微镜,是老赵家最与众不同的“家当”。老赵说,创作微雕,只有用高倍数的显微镜才能一展才艺。
因为搞微雕需要投资,老赵平时淘来些红木下脚料也雕些红木小饰品卖。用他的话叫“以雕养雕”。小葫芦、小茶壶、十二生肖等,各种小物件都被他雕刻得惟妙惟肖。不过数量最多、种类最丰富的还属形态各异的葫芦。“葫芦葫芦,就是福禄。”因为葫芦寓意好,老赵喜欢雕葫芦。
一花一叶纤毫毕见,堪称鬼斧神工。那年秋天他雕了艘“枣核舟”,刚完工那几天引得街坊邻居纷纷前来参观。
眼下,老赵正在创作以马为题材的雕刻作品,他希望新作品给社会带来“马到成功”的积极正能量。
毫芒之间自有乾坤
以刀代笔,年复一年。赵伟华将自己在书法、绘画、国学等方面的积累与微雕融合,逐渐实现着他的“方寸之间见天地”的审美情趣。
要论刀下功夫,老赵说很多东西没法学,要靠悟。创作随心境而作,心情越好,灵感就越丰富。
在微雕的过程中,老赵终奉行“慎终如始”,这四个字来自老子的《道德经》。他解释说,微雕需要有兴趣,更需要有耐心,“很多事情,往往到最后一步功亏一篑,就是因为没有耐心坚持到最后”。
赵伟华的代表作是伟人立体肖像象牙微雕组件,其坯料直径不过2毫米,相当于一粒芝麻的四分之一。凭肉眼根本看不清,只有借助高倍放大镜,才可见面目眉宇。其像虽微,然其神态栩栩如生,笔笔精到,毫厘不爽。马克思、恩格斯、斯大林、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各个形神兼备,跃然眼底。
老赵有此独门绝艺,但不善言谈,和他聊天,基本上是问一句说一句。但老赵平时爱学习,用街坊邻居的话说“这人是一肚子墨水”。
自称没咋见识过大世面的老赵,曾给这组伟人肖像微雕作品出过50万元的高价。“这还是保守数字呢!”不过老赵心里也没底,他不敢相信有一天真的能卖出去。老赵半开玩笑说,即便是别人给出半价,到时候他的手也得激动得直哆嗦。
自从吉尼斯世界纪录有了微雕门类,老赵就关注比较多。对于入选的作品,他背地里却又嗤之以鼻表示不服。老赵曾几次给吉尼斯纪录中国总部去过信,不知为何皆如石入海。“我觉得,那些作品都没法和我的比,而且至今还没有发现微雕立体肖像类。”他感叹道。
两年前,唐山电视台记者专程采访过赵伟华,这是老赵平生第一次上电视。对着镜头紧张得连手都不知往哪儿放,直到摆弄起微雕作品来,老赵才算渐入状态。这个专题片,后来被省电视台转播了,同时还被江西卫视等几家外省媒体播出。做梦都没想到这辈子能上电视,老赵那段时间感到神清气爽,上街买菜都像年轻人似的,走路有弹性。“上电视”之后的老赵,生活上并没有多大的改变,倒是他内心深处那种情怀与日俱增。“趁着手还不哆嗦,眼睛尚未昏花。我得尽量多留下些作品!”老赵说,他希望他的作品能够传承下去,或者是真正喜欢微雕艺术的雕刻人或者是国家馆藏。
不做生意,但为传承
而今雕刻之余,赵伟华每周依然会选择两个好天,忙里偷闲地到外面出会儿摊儿。
老赵告诉记者,近年来他一直在有意无意地增加微雕这门手艺的“曝光率”,他这样做不为做生意,只是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微雕,同时增加对传统文化的认可与传承。
“微雕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之一,中学课本里有一篇古文《核舟记》,记录的就是我国古代精妙的微雕技艺。”提起微雕艺术,稍显内向的老赵便打开了话匣子,“遗憾的是,现在愿意学习这门技艺的年轻人并不多,我最担心微雕这门技艺会传承不下去。”
“别说微雕了,现在真正做雕刻的手艺人也已不多了。”对于当下雕刻式微的局面,老赵分析说,快而准的机械雕刻取代了慢而精的人手操作,“其实,只要真懂书法艺术的人就知道机械雕刻的‘商品’与人手雕刻‘作品“不是一回事,手工创作,里面容纳着情感和灵性。”
赵伟华认为,雕刻之所以能成为一种传统文化,也是宣扬一种精神性的东西。古代宫殿雕刻匾额,如“正大光明、天下为公”等,寄托了使用者的一种理想和追求。老百姓家雕刻楹联,是作为明志、寄望、祝愿、镇宅等作用。微雕艺术是中国传统工艺中最为精细微小的一种,是雕刻技法的一门分支。
这些年老赵的木雕作品,多以怪石、溪流、古树、明月为题材,用以表达他对中国古代经典的理解,格调高古。在与记者交谈过程中,老赵又卖出了几件红木饰品。“现在算是喜忧参半吧,至少还有不少人对雕刻有一定兴趣。但微雕这门艺术是否能传承下去,还真不好说。”老赵笑而带忧。
现年已六十有三的赵伟华,体健而眼不花,创作精力旺盛。他说,他愿意将这门技艺传承下去,希望有意愿学习的年轻人来找他,一起学习。
谈到自己几十年的微雕生涯,老赵感到最对不起的是自己的家人。为了艺术,他将大部分业余时间的大部分精力花在了微雕创作上,生活十分拮据,自己却又无暇出去打工赚钱。而令他感到欣慰的是,再苦再累的日子里,家人仍然默默地支持着他的微雕创作。 一路走来,老赵说,他靠的是“滴水穿石”精神,而收获的是“滴水映太阳,一贝观沧海”的精神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