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家居 > 正文

重造建筑 佘汶奇|1200㎡别墅,与一片湖景相邻,粗糙的、意外的、半手工的家

2025-09-22 14:55 来源:本站

  这栋1200㎡的别墅,与一片清澈的湖水相邻,傍晚时分,透过西窗,夕阳余晖映照湖面,橙红的落日悄然下坠,将整个空间笼罩在温暖的色彩中。风带来一丝轻柔的抚慰,寂静与祥和弥散开来。过不多时,入夜的阴影将昏暗的光线投入水里,时间就这样永恒流淌下去。这种“流逝感”成了整个设计构思的源泉,它是一次与大自然共同合作的经历。

  00后男孩Liang的家,是一个4900㎡的大型别墅的一部分。计划新家的设计时他刚满18岁,作为美院艺术生,他希望居住空间有着浓厚的艺术性。居住的态度虽并不很明确,但对周遭世界的观察让他清晰地知道自己不想要的是什么。

  第一次为自己规划一个未来居所,设计师佘汶奇的角色变得更加重要:“从21年开始设计这个房子,一切都很顺利,到22年因为疫情很多时间居家办公,我把之前的思考又颠覆了,有了全新的思考,重塑了内部结构,比如图书室、卧室,去掉了很多经验性的设计,改变了灯光设计的逻辑,同时也加入了半手工的逻辑,为这个空间做了很多家具……”

  1、过一种审慎的生活

  即使是一个年轻的居住者,也应该带着审慎的态度去思考居住的意义。只有超越时间的内敛和宁静,才能让家成为他成长之路的力量源泉。这是设计之初,佘汶奇就明确了的。

  在整个六层建筑中,地下室是社交娱乐空间,包含泳池、健身、酒吧、聚餐;一层是正式接待、用餐和书房;二层考虑到未来家庭使用,打造了孩子们的卧室;三层将强大的私人空间属性发挥到极致,集起居、水吧、洗漱、衣帽、书房、茶室为一体,四层是私人收藏区。

  “空间性”与“时间性”,是设计思考的重点。在开阔的空间中创造安全感,留白而不单调,所有的结构、家具都融合在一起,整体氛围更加轻松和谐。消除内在的恐惧,让空间更具力量感。在流动的时间里思考设计,身处其中既能感知自然变化、体悟时间易逝,又能沉浸于当下,享受美好居住的幸福感。

  《回望手艺》一书中讲述,曾经日本家家户户都有柳编的行李箱,这种柳条并不是取自天然生长的植物,而是手艺人自己每年栽培,在不宜种植稻田的河堤旁种柳田,到了秋天尖叶紫柳就可以收割了,系成一捆捆来年春天再插回田里。

  为了得到笔直的优质柳条,得花功夫在尖叶紫柳不抽新芽的状态下伸长柳条。柳编艺人的工具非常简单,编制速度也很快。而如今,机器生产的塑料制品越来越多,柳编手艺人健在,但是柳编器物消失了,连通种植紫叶尖柳的技术也都一并消亡了。

  在我们的生活中,这一切同样迅速消逝了。我们无法再回到手工制作的年代,但是却可以在居住空间里用半手工化的方式,为家注入更多温度。设计师将这种半手工的方式作为重点,突破常规的设计惯性,以一种偶然的、不确定的、非对称式的、粗糙的样貌,调动人的感知,从而获得偶然性和“意外”带来的美。

  2、对抗无趣的世界

  一层挑高的客厅里,以克制的手法运用色调和材质,流线型的家具可让空间更加柔软、舒适、有安全感。墙面上细微的层次增加了纵向的丰富性,也避免了繁复的造型。

  墙面的大幅作品选自日本摄影鬼才细江英公在1965年到1968年间为舞踏祖师土方巽拍摄的摄影集《镰鼬》,与北极熊沙发组成了一个美术馆式的观赏场景。

  英国艺术史家约翰·伯格说,我们从不单单注视一件东西,我们总是审度物我之间的关系。当艺术与家居、空间相融合,就创造了一种既日常又超脱于日常的体验。

  沿着客厅深入内部,以玻璃块进行隔断分界,轻盈透明。自然光照射在玻璃上反射出无数道光线,随着光的移动,影不断流逝,空间被诗化,一件事物的美借着另一件事物愈发显现。在模糊与明晰、可见与不可见之间,空间散发出最迷人的一面,吸引着人去探索,这种有限性中的无限是设计师的巧思所在。

  餐厅空间在设计上致敬建筑师路易斯·康和时装设计师Rick Owens,康的建筑中越是对设计深思熟虑和精雕细琢,越是有着不可度量的精神性。时间陨灭了,真正凝固成了寂静的音乐。

  Rick Owens自2007年开始设计家具,受粗野主义影响,这些家具像是经过打磨的原始雕塑,巨大、沉重、冰冷,但却拥有了超越家具本身的持久生命力。

  年轻人的餐厅可以充满个性、极具精神性,可以不人间烟火,但一定像它的主人。家具来自设计师佘汶奇的设计,他希望呈现出更重的手工痕迹,表面的粗糙和缺陷都是可被接受的,相反,过于精密是他希望规避的。

  私人的阅读室延续极其玩味的态度,在空间中置入了一个白色的木质盒子,盒子的框架是在电脑上拉伸后偶然获得胚胎草模,再分解成十余块巨石横空搭建,举重若轻,成就一个悠然的内部世界,这种洞天式的造园堆叠使人在其中有一种居游的意趣。

  木盒子以一种极强的雕塑感界定出边界和功用,是这个寂静的空间里的不容忽视的部分。靠着书架的水泥色座椅是设计师的设计家具,三个盒子咬合固定在一起,线条坚硬,但就像Rick Owens说的:“舒适并非是生活所求的全部。”

  3、漫长与缓慢是美的姿态

  尼采说:“美是慢箭。——最高贵的美不会一下子把人吸引住,它不会实施令人醉倒的猛烈攻势(这种美容易引起反感)。相反,它渐渐渗透,人几乎不知不觉地被它带走,并一度在梦中与它重逢……”

  这是一种生活的真实样貌:真正的美潜藏于缓慢的、朴素的、不完美的状态里。设计师希望在空间的外壳之下,人可以深切地感知被遮蔽和隐藏的事物,在自我的世界里与艺术展开对话。

  三层的起居空间也是艺术品鉴室,空间以自然色调营造出轻松舒适的氛围,以玻璃盒子打造出画作展示区,两组沙发便于多个角度欣赏画作,兼顾了湖景窗前的阅读区,将整个空间联系得更加紧密。

  wabi-sabi是日本美学的精髓,代表着非完美、非永恒、非完整事物的美。它是朴素与恭顺的美,是非常规事物的美。设计师将这种自然中呈现出的沧桑感注入空间,不论是手绘晕染的背景画,还是质朴的花器、明治时期的屏风,散发出一种平和的空间气质。

  阳光为空间注入了鲜明的生机,我们“看见”风景时,就身处风景之中;我们“看见”收藏品,便置身于历史之中。我们在空间里走动,便置身于自我与空间的关系之中。正如黑格尔所认为的,艺术的任务是“人们从这眼睛里就可以看出居于内在无限性中的自由灵魂”。

  4、居于内在灵魂中

  当湖面的迷雾逐渐散去,万物从柔软而缥缈的状态中苏醒,水面与天空渐次明朗,城市里的一切缓慢照亮,获得新生。那灿烂的清晨,在远处的玻璃上、屋顶上、墙上、如镜般的水面上无限放大,被黑夜重压的世界在此刻回归自由的征程。

  面对湖景的窗户以门框的形式制作而成,需要手动打开,这是一次与自我“对抗”的结果。设计师希望每一次打开与关闭,都处于一种完全冲突的状态。

  门框关闭时,自然处于被遮蔽和隐藏的状态,甚至无从得知其背后是绝佳的湖面。当人手动操作时,对窗外光线的变化、城市动态的生活增添了更加细腻的感知,这些是在电动的打开方式中无法体悟的。

  床体的设计与摆放、灯光照明都突破了传统的样式,天花中的软膜和墙体的发光方式,以大面积光源塑造空间的朦胧感。

  浴室空间拥有绝佳的湖景,穿透性的柱子和镜面玻璃在横向和纵向上让空间无限伸展。这是一处可以泡澡、面对湖景冥想沉思的空间,功能纯粹。嵌入式的壁炉为空间带来了暖意,当冬日湖面结冰时,人被微妙的幸福感包裹。

  万物浩渺,一切都没入夜幕之中。

  项目信息:

  项目名称 | 黄台湖别墅

  项目面积 | 1200㎡

  项目地址 | 中国 唐山

  项目设计 | 重造建筑

  项目摄影 | 立明

  完成时间 | 2023年

  佘汶奇

  重造建筑

  创始人&设计总监

  重造建筑设计研究室成立于北京,由设计师佘汶奇所创。以高品质的全案设计为主要发展方向。项目涉及住宅设计、商业空间设计、小型建筑设计、家具设计等。

  重造建筑的空间旨在以理性的设计引导出内在情绪,通过对空间的感知和模糊性处理、结构与家具的结合等,探索人在空间中的身体感知力,从而影响和塑造空间氛围。

 


[ 今日推荐 ] TODAY TOP NEWS

玛丽娜·费德洛娃《蛹变》盛大亮相ART021 BEIJING

当代艺术家玛丽娜·费德洛娃携手艺术平台Sputnik Partners,带来了全新沉浸式展览项目《蛹变》。...

2020年澳大利亚旅游局中国区线上旅业洽谈会盛大开幕

【2020 年12月1日, 上海】 2020年 澳大利亚旅游局中国区线上旅业洽谈会(Australia Marketplace Online - China 2020,简称AMO)于...

第二届南京国际艺术博览会落幕:一期一会的艺样金陵

2020年11月29日,为期四天的第二届南京国际艺术季暨南京国际艺术博览会圆满落幕。...

名家推荐:画家王志坚作品赏析

王志坚:生于1958年,湖南湘乡人。毕业于湖南师大美术学院,代表作曾获中国美协授予的二等奖,国家文化部银奖,...

品山崎之韵,溯日威之源

11月4日,三得利日本威士忌世家在上海举办“山崎日威之源”品鉴会,以山崎多个珍贵酒款打造了一场味觉盛宴,与...

笔墨灵动 富力清新:著名画家刘新华

刘新华,天津市人。籍贯:河北河间市。毕业于日本京都艺术大学大学院、文学硕士、美术硕士、美学博士。...

打卡设计|魔都明珠塔前的“Rolf Benz名伶”

▲坐标:上海外滩悦榕庄 热情时尚的Ms.Mio Mio的美如同奥黛丽赫本,略带复古气息却时尚感永存,并拥有自己独立的审...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