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少年练橄榄球:需隐瞒父母 运动改变自己
2016-01-04 18:42 出处:
本报记者 秦东颖
童逸伦是洛杉矶南加州大学会计和数学系的大二学生。定期去健身房锻炼是他的习惯,即便最近在上海休假中,他也会去健身房做力量训练。童逸伦告诉记者,他小时候是“体育困难户”,永远是全班体育成绩最差的几个人之一。一个不能从体育中获得快乐和成就感的孩子,是怎么变成一个“运动达人”?童逸伦说:“在美国高中打的经历,改变了我,父母也觉得我好像脱胎换骨。”
童逸伦
被酷炫装备所吸引
1.70米的身高,戴副眼镜,童逸伦的外形颇符合“理科男”的特点,甚至容易被不明真相的人解读为“宅男”。记者怀疑,如果他没有出国读书,真有可能就是“宅男”一枚。
童逸伦高中时去美国做了一年交流生,之后就读于东海岸波士顿附近的北野山私立高中(NMH)。他介绍,学校会根据季节推出不同的运动项目,要求学生选修。“秋季有橄榄球、足球、长跑、草地曲棍球;冬季有篮球、摔跤、游泳。我当时选了游泳,因为小时候就学会游泳,此外还选了橄榄球和田径。尽管都不是强项,但想可以多交些朋友。”
对于橄榄球的认知,童逸伦仅限于美国好莱坞电影里看到的,“闪亮的头盔,坚硬的肩甲,帅气的制服,以及场边的啦啦队,学校橄榄球队简直就和电影里看到的一模一样。”橄榄球是全美收视率最高的运动,童逸伦一早就下定决心:“我要改变自己,加入这个全校最酷的队伍。”
对于能否入选校队,童逸伦起初有些担心,“以前每次打篮球选队员,我就是去凑数的,都是最后几个才被选上”。在一轮紧张激烈的选拔之后,他收到了一个好消息和一个不怎么好的消息,“好消息是,我这个体重不到60公斤、身高不过1.70米的竹竿竟然被选中了。不怎么好的消息是,被选中的原因是橄榄球队员奇缺,所以凡是报名的学生都照单全收”。
橄榄队一共将近60人,童逸伦先加入二队接受训练。“连我这样的人都能选上,球队的实力可想而知。我们学校最受欢迎的项目是足球,经常蝉联冠军,基本上校园明星的头衔都被他们捞去了。不过我的内心还是非常激动,毕竟足球队没有这么帅的头盔和肩甲。”
感谢他们没有放弃我
冲撞几乎是橄榄球项目中的“主旋律”。童逸伦在训练中的第一次冲撞,直接把头盔都撞掉了。“第一场正式训练之后,我就对自己梦寐以求的制服恨之入骨,头盔和肩甲又重又紧,本来就跑不快的我更像乌龟背了个沉重的壳。我的位 置 是 receiver 和 corner back,简而言之就是接球和防守接球的人。橄榄球的奇怪形状碰到我秀气的小手,就像同性的磁极,互相排斥。每次别人传球给我,基本就跟传给空气差不多。”
那时的童逸伦恐怕不会想到,在橄榄球队学到的东西,会比课堂甚至整个高中生涯学到的更多。“的确,那时候我是全队最没用的队员之一,不少队员都对我的表现感到失望。很多次我回到自己的房间都在想,随便找个理由逃掉明天的训练。但教练沃尔士改变了我的想法。”
无论在训练中多么的一无是处,沃尔士都没有放弃童逸伦。“教练对我的态度,就跟对我们球队一号球星的态度几乎无差,他总是给我机会证明自己。因为有了这样一个相信我的人,我才不停地努力。也正是因为他,队友们逐渐认识到我的存在并且选择相信我。比赛中,面对着比自己重一倍的对手,童逸伦从来没有退缩过,“每次,都是擦干脸上比赛撞出来的血,接着站在对手面前。教练总是说,无论对手是谁,要勇于挑战。他让我亲身体验了美国人所信仰的——努力可以改变一切”。
影响童逸伦的还有他的队友。“教练有个最喜欢的训练方法,把所有队员分成两人一组。一个人做一圈的来回跑,另一个人在队友跑完前做俯卧撑,互相交替。当我跑的时候只想一件事:快点跑完,这样我的队友不用做更多的俯卧撑。当我做俯卧撑的时候,我一直相信队友会很快跑回来替换。”对于初到美国的童逸伦来说,体育运动成为他更快融入新生活的方式。“虽然跟队友还称不上知心好友,但我和大多数队友都谈得来。当我们一起穿着同样的制服,站在同样的场上,我知道自己并不孤单。每次跌倒,都会有人把我扶起。当因为疼痛而萌生退意,想到队友们都在忍受着同样的痛苦,我又重新站了起来。我已经习惯了因为冲撞而全身布满乌青和划伤。”
最让童逸伦难忘的一场比赛,他没有上场,他的球队也没有赢球。那时的他还在二队,目睹了一场雪地中的热血较量,“对手的实力比我们高出很多,可是那场比赛我们并没有完全落下风,每个队员都在拼力搏杀。最后我们输了,比分非常接近,我在场边看得热血沸腾”。至今回忆起来,童逸伦还有些激动,眼睛闪着光。
给校长写信抗议
周一到周五,每天两个小时训练,包括上午一小时的健身房力量训练,橄榄球队的作息时间逐渐成为童逸伦的习惯。“最近在上海的健身房锻炼,旁边的人都对侧目,看我块头这么小的人,负重训练这么厉害。我的体重是63公斤,卧推达到80公斤,深蹲负重可以达到100到110公斤。”
外形变了,不再细竹竿似的弱不禁风。性格变了,更坚韧自信。对于儿子的改变,童逸伦的父母看在眼里,甚感欣慰。童逸伦说:“我们家没有人搞体育,但我妈妈很认同体育运动的作用。她曾经转给我看一篇文章,说的是美国华尔街精英们重视体育运动,从50岁的合伙人到20岁的分析师,一起进行体育比赛。华尔街通常一天工作20个小时,健康的身体非常重要。而且很多美国公司喜欢懂运动的人,因为运动中体现的团队精神是很重要的品质。”童逸伦今后想在金融界发展,体育运动也成了他必备的技能。
当然,童逸伦也有瞒着父母的事。“橄榄球运动确实危险性很高,经常会有美国高中生死于橄榄球运动的新闻,脑震荡更是家常便饭,我的队友就发生过脑震荡后暂时性失忆。这些我都没有告诉父母,只是在运动中尽量保护好自己。”
在童逸伦毕业的同一年,沃尔士收到一封担任大学教练的邀请信,也离开了学校。高中橄榄球队最终因为成绩太差,而被取消。童逸伦愤怒地给校长写信,跟队友们一起抗议取消校队的决定,“校长回信了,但决定还是没有改变。现实和电影的差距实在是太大了”。
进入大学后,童逸伦不再有机会加入橄榄球队,因为这里有着全美一流的橄榄球队,以他的实力是“混”不进去的。他并不羡慕大学校队中那些有机会进入美式橄榄球联盟(NFL)的队员,他对体育运动最美好的回忆都在高中时代。“我根本无所谓我是不是球星或者校园偶像,我甚至无所谓我们两年里只赢了四场比赛。我真正在乎的是在场上接到球时兴奋得大喊大叫、在跌倒后重新站起来时队友间互相的鼓励和支持。这才是我在美国领悟到的体育内涵,英雄并非都是成功的人,英雄是尽最大努力去做他们认为对的事情。”
童逸伦用一句话概括了橄榄球队的经历:“it is all about the game。”他解释,“这就是个游戏,我更看中参与的过程,而不是成为球星、偶像。我是真的喜欢这项运动,并且在参与中实现了自己的价值。”
对于美国校园的体育文化,很多中国家长通常会说:“他们没有升学压力。”童逸伦并不同意这种观点,“升学压力其实哪里都有,关键在于你怎么看待体育,以及合理安排读书与体育的时间。读书其实并没有那么忙,我想用我的经历告诉中国学生,不要拒绝体育,因为它就是生活的一部分”。
本文来源:解放日报 作者:秦东颖 责任编辑:林沁_NS2125北京获2022年冬奥会主办权
中国北京击败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获得2022年冬奥会主办权! 2015年7月31日,在...
北京即将正式成为2022年冬
国际奥委会即将宣布2022年冬奥会的候选城市名单,如果没有意外,北京将榜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