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体育 > 正文

羊城晚报:国际奥委会新掌门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发布时间:2014-12-11 12:13 【来源:羊城晚报

 

  几乎在毫无争议的情况下,国际奥委会仅用了一天时间就在掌声中通过了新任掌门人巴赫提出的《奥运议程2020》40项方案。在商业化道路上走过30年繁荣的奥运会,在鲜花似锦的背面近年初露颓败的苗头,此次的全面改革巴赫试图充当的便是拨转巨轮方向的掌舵人角色。

  降成本!给“烫手山芋”降降温

  毫无疑问,奥运会依旧是最受欢迎的综合性运动会,只不过受欢迎的程度较以往有所下降。以申办城市为例,1992和1996年奥运会的申办城市均多达六个,其后长期稳定在五个城市,但从2016年开始持续下降,从2016年奥运会的四个下降为2020年的三个,直至2022年冬奥会只有两个城市的凋零局面。奥运会申办逐渐从香饽饽变成了烫手山芋。

  奥运会开始不受待见,最主要是投入和产出不对称。近年奥运会承办费用呈几何式增长,从2000年悉尼奥运会的15亿美元,增长至北京奥运会的338亿美元,再到索契冬奥会的510亿美元。但承办国此后往往入不敷出,留下沉重的债务负担,希腊政府就是最好的负面例子。

  同样是世界最大型的赛事组织,过往几届承办足球世界杯往往划算得多。比如韩日世界杯投入65亿美元收益165亿美元,德国世界杯投入97亿美元收益278亿美元,南非世界杯投入43亿美元收益49亿美元,就连因投入过多而国内频频罢工抗议的巴西世界杯,最终财政核算也仅仅亏了9亿美元而已。这样的账面数字比承办一个奥运会要好看很多。难怪2018年和2022年世界杯的申办国家依旧保持有四至五个竞争者。

  此次国际奥委会改革最重拳的措施是由城市主动申办奥运会改为奥委会“邀请”,一来降低申奥成本,二来不再对申办国高压制定一些苛刻的条件,而是在向有潜力的城市发出邀请下,受邀城市可以结合自身发展规划与国际奥委会讨论具体承办方案。国际奥委会一改以往高高在上的姿态,试图采用更为平等的对话模式。而允许多国联合申办,对申办城市进行充分的风险和机遇评估,也是在进一步降低承办成本的同时,进一步强调可持续发展。

  掀热情!增设项目激励东道主

  为了进一步提高申办城市的热情,巴赫还提出奥运设项的重新规划,打破夏季奥运会28个大项、冬奥会15个大项的限制,改为310个小项为规模上限。并允许东道国自主提议增加一个比赛大项。这可以解读为国际奥委会对承办国的鼓励和诱惑。一来东道主可以选择本国有优势的项目,在奖牌榜上有较多的进账和提升。二来可以选择本国民众喜闻乐见、受欢迎的项目,提高上座率,增加东道国民众对奥运会的好感度和参与热情,并提高门票收入。毕竟近年来奥运会上座率开始出现下降趋势,上届伦敦奥运会,一度在游泳、体操、网球、排球和盛装舞步项目上出现大片空座位的尴尬,组委会不得不调动士兵来免费观看救场。在这样的背景下,国际奥委会新政能否起到激活眼球点,重燃观众热情便显得尤为重要。

  挖金矿!提升品牌价值自营圈钱

  至于提议创建奥林匹克电视频道,奥委会期望达到的目的应有两个。一是如其宣扬的,成为奥林匹克品牌宣传的渠道,让民众在非奥运年持续感受奥林匹克的魅力。毕竟奥运会四年一届,每次狂欢落幕,总会有三年的冷场。一旦开通奥林匹克频道,一定程度上能够在日常增加各种赛事的曝光度,也能普及一些平常不太热门的项目,一定程度上提升奥林匹克运动的品牌价值。

  另外,这也是巴赫祭出的吸金大法。无论是奥运会还是世界杯,电视转播一向是大金矿。从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走上商业化道路开始,奥运会转播权的出售从3.6亿美元攀升到超过10亿美元,直至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和2012年伦敦奥运会打包出售的39亿美元,如此迅猛增长的费用,与其与让利于别人,不如奥委会自产自销,进一步追逐利益的最大化,难怪众委员们举双手赞成。(羊城晚报记者苏荇)

Copyright 2016 Y!beij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