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北京”脱贫记
发布时间:2015-09-11 10:44 【来源:】
汤秀琴在自家二层别墅门前。本报记者 曹斌摄
北京东北300公里之外的燕山深处,隐藏着一个美丽的乡村,因为漫山遍野长满了桲椤树,被称为桲椤树社区。
过去,这里是一块贫瘠的土地。村里的壮劳力都到北京、唐山等地打工,被称为“二北京”。如今,这个位于承德市平泉县的村庄,不仅自己富了,还带动周边33个自然村共同走上了富裕路。农民就地上楼,过上了城里人的生活;就地上班,成为产业工人。
社区挣工资,村里能分红
穿过开满鲜花、挂满葡萄藤的小院,踏进金兴嘉园1-24号。女主人汤秀琴迎接我们进来,一把把门关上,“墙这么白,要是苍蝇蚊子进来了,可不好收拾呀!”
这是一套两层别墅,楼上楼下足足有160平方米。“这套房子花了25万,装修花了4万;家里有一辆汽车,大概15万……”
然而,谈起以前的生活,汤秀琴显得有些凝重。“过去住在山沟里,只有三间瓦房。烧的是柴火,家里熏得到处是黑乎乎的。最头疼的就是冬季出去捡柴火、上厕所,经常冻得手脚发麻。”
山沟里,日常生活异常艰辛,几乎与世隔绝。汤秀琴回忆,“刮风下雨,不是一身水,就是一身泥。到县城赶集,大早上出来,赶到县城已经天黑了,集也已经散了”。家里4亩地,辛辛苦苦忙乎一年,到头来也没有什么改变。
转折发生在2013年10月。汤秀琴举家从山沟里搬到桲椤树社区。“丈夫在社区企业上班,每月收入3000元;老大已经上班,每月收入3000多元,供老二上学;每年社区还有五六万元的分红。”
近年来,桲椤树社区依靠扶贫搬迁、危房改造、土地置换等国家政策移民搬迁,共有563户搬进了新民居。明年,这一数字将达到1300户,人口达到5760人。
共同富,才叫富,稳定富
汤秀琴原来并不是桲椤树社区的村民,而是周杖子村的村民。她能够搬到桲椤树社区,缘于2011年金杖子村的一次党员大会。
当年,金杖子村决定以该村为中心,整合周边6个行政村,成立桲椤树社区。但是一些村民质问,管那么多干什么?也有一些党员质疑:“这些村都是贫困村,加入我们村,会不会影响我们的收入?”
“一进桲椤沟,三顿喝稀粥。”过去,金杖子村也是贫困村。上世纪90年代,该村办企业、搞副业欠下127万元外债,人均收入不足500元。金旭东带着在外打拼积攒下来的近百万元家产回到村里,担任村支部书记,带领全村发展经济。在企业如日中天的时候,他把77%的股份让给村民,让金杖子村摆脱了贫困的帽子。
“作为党员,不能只考虑金杖子,要让大伙都富裕。”现任桲椤树社区党委副书记杨海平清晰地记得金旭东的这番话,“少数富不稳定,不叫富;长远富、共同富,才叫富,这是稳定富。”
桲椤树社区成立以后,人口达到11326人,成为河北省人口最多、规模最大的农村社区。社区党委经过研究,提出了“规划先行、产村共建、人口聚集、资源共享”的建设思路。
每名党员认领10户村民
农民从深山里搬进了新民居,如何使农民住得起?这是一个现实问题,也是摆在桲椤树社区党委面前的头等大事。桲椤树社区党委实施了一项叫“活化细胞 扎根沃土”的计划:全社区265名党员,每名党员认领10余户村民组成互助组,由党员任组长,上对党组织负责,下对群众负责。
桲椤树社区成立以后,以每亩1200元的方式将农民分散的土地租赁到集体,形成了集中连片的土地,建设了万亩富硒苹果产业园和双千亩地栽香菇产业园,并组建了农业发展公司,成立了6个合作社,采取“公司+合作社+专业户”的经营模式,带动农民脱贫致富。
村里5名党员牵头创办了一个500亩的食用菌园区,每个党员带领5户村民种植食用菌。25户村民在园区孵化一年后,就可以出去独当一面。就这样,一批蘑菇种植户从这个园区走出来并发展壮大。
“如今,在我们社区,开着小车种蘑菇已经成了稀松平常的事情。很多蘑菇种植大户家里都有两辆车,一辆用来接送工人,一辆用来出去玩。”杨海平介绍,目前食用菌园区已经达到2600亩,解决了1100多名农民的就业问题。食用菌大户78户,每户每年收入20万元左右。“年轻党员王松柏通过种植食用菌,不仅自己脱了贫,而且成长为农业发展公司的副经理,成为村民致富的领路人,还娶了个北京密云的媳妇。”
桲椤树社区共有6100名劳力,过去在本地上班的不足20%。如今,农村劳动力不出村就实现了就业,近七成在本地上班。2014年,社区中心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5800元。
生活好,环境好,心情好
搬进桲椤树社区,最大变化是什么?汤秀琴脱口而出:“心情好了!”
心情好,是因为生活好。生活好,是因为环境好。
进出桲椤树社区,没有看见一片污水,也没有看见一堆垃圾。杨海平介绍,桲椤树社区从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入手,建设美丽乡村。社区建设了自来水厂,1万多人喝上了干净、卫生的自来水。建设了污水处理厂,生活污水全部进行处理。建设了垃圾填埋场,对生活垃圾进行集中处理。社区还成立了物业公司,聘请环卫工人对社区定期清扫。
从贫困村蜕变为全国文明村,桲椤树社区的变化不仅仅表现在物质富裕上,更体现在精神文明上。
为了提高村民的文化品位,桲椤树社区成立了乡土文学社,编辑出版了乡村刊物《家乡》。社区还开展了“小人小事”评选活动,通过好儿媳这样的小人物,引领带动身边人。
北京“暂住证”将升级为
在京居住6个月以上的且符合在京有合法稳定就业、合法稳定住所、连续就读条...
北京养老金上涨6.5% 9月底
昨日,记者从北京市人社局获悉,该局局长徐熙在12345热线接听群众电话时表示...
北京7区定“疏功能减人口
故宫周边重点疏解、簋街将疏功能控人口、动批众合市场年底完成疏解、锦绣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