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人被弃调查:415人背负623条人命(3)
发布时间:2014-07-15 09:52 【来源:】
病醒后,她突然跪地痛哭流涕
415名病人被分成8个病室,7个男室1个女室。女病室的大组长谭晴珠和50多个女病人生活在一个大通间里,这里被分为吃饭、睡觉、洗漱等不同区域。床铺占了房间大部分,中间留着三条不到半米宽的走道。
“如果不得病,我会是一个孝顺女,一个贤惠妻,一个合格母亲。”6月19日,谭晴珠对三湘都市报记者说。
去年10月8日,39岁的她用被子捂死了自己8岁的大儿子。孩子挣扎时,她不断说:“你必须死。”之后,她给丈夫打电话:“我把你儿子弄死了。”
她发病了。那一刻,如恶魔控占她的身体,清洗了曾经温良的本性。
警方带走她,之后,她被鉴定为精神分裂症,住进了湖南省强制医疗所。
在这里,她遇上了同样杀死女儿的何秋橙、将女儿砍伤毁容的易银兰、伤害家人的李蓝正、曾庆华……
十几天后,她到楼下放风,突然扑腾跪地,仰头朝天,痛哭流涕:“我亏欠我儿子,我对不起他,对不起家人。”她醒了。
那次跪拜后,谭晴珠归于本性,主动清扫,跟大家聊天,不到20天,她能叫出全病室50多个人的名字。一个月后,她被选为大组长,辅助警官管理内务。
“我要好好改,我还有儿子,他们都还需要我的。”从此,她找来白纸,记录“所中岁月”。
何秋橙
背到41页的书,没出现的丈夫
看书、打牌、唱手语歌,几乎是这415名病人所有娱乐。
每天,谭晴珠会组织大家背诵《增广贤文》,她提示前两个字,其他人跟着背,现在全病室有20个人能背到第7页。何秋橙能背到第41页。
何秋橙25岁,比谭晴珠早来7个月,还未结婚就生下两个小孩,发病时将2岁的女儿杀死。发病后,“丈夫”就几乎没有出现过。
何秋橙不爱说话,记者问一句,她就答一句,但脸上始终带着笑。
在强制医疗所一年多,她辅助谭晴珠管理内务,带大家唱歌,练手语,没事时看书,“脑袋里什么都没想,看多了就记住了”。
何秋橙说,她只想做一个有道义的人,一个好人。
易银兰
“最亲密的敌人”
他们称呼彼此为病友,每天按时吃药吃饭,过集体生活。但因物资匮乏,也有矛盾。
易银兰是谭晴珠“最亲密的敌人”。
一次,警官从家带来三套旧衣服,两套给了谭晴珠,一套给了一名智障病友。谭一眼看中了那条裤子,便从她那里拿了过来。这时,易银兰看不过去就跟她吵。“她骂我,说我把儿子都搞死了。我就打击她,说她把女儿都毁容了。”谭晴珠说,两个人为此吵了好一阵子。
虽然谭晴珠常跟易银兰吵架,但两人关系其实不错。因为她们有着同样的悲剧。
2010年8月15日,易银兰把15岁的女儿砍得血肉模糊,随后她被诊断为精神分裂症,住进了湖南省强制医疗所。被毁容的女儿从此再未见她。
杨宏燕
约定出院相见,但有煎熬时刻
病友杨宏燕出院那天,他们相互留了联系方式,等着彼此出院相见。走时,她和病友们约定,不许回头,不许哭。
杨宏燕出院后,谭晴珠在自己的本子上写下“坚持就是胜利”。
可实在撑不下去时,他们中仍有人会选择逃药或轻生。
谭晴珠说,有一次,易银兰觉得自己病好了,不想再吃药,她趁人不注意,偷偷将药吐回了杯里。
逃药的升级版是自杀。曾庆华去年杀死了丈夫,留下一个11岁的儿子和两个女儿。今年4月9日,她将衣服剪成几块,午睡时,一头绑在了床头,一边缠到脖子上。幸亏值班警官发现,才化险为夷。
见到记者时,曾庆华口里一直念着:“小儿子好瘦,没人照顾,怎么办,怎么办……”
渴望
说起儿子,她笑着笑着流出眼泪
谭晴珠比很多病人幸运,事发后,家人并没抛弃她。丈夫常带儿子来看她,炖上鸡汤,买一些好吃的,还给她送点钱。
6月10日,丈夫带着儿子来看望她,她弱弱问儿子:“你不怕妈妈吗?”
儿子说:“不怕。”
她又问:“你能理解妈妈吗?”
儿子认真点头说:“能,妈妈,我会好好读书的。”
北京“暂住证”将升级为
在京居住6个月以上的且符合在京有合法稳定就业、合法稳定住所、连续就读条...
北京养老金上涨6.5% 9月底
昨日,记者从北京市人社局获悉,该局局长徐熙在12345热线接听群众电话时表示...
北京7区定“疏功能减人口
故宫周边重点疏解、簋街将疏功能控人口、动批众合市场年底完成疏解、锦绣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