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计委发布会详解“全面两孩”政策实施六大疑
发布时间:2016-03-10 10:03 【来源:中国网 | 】
中国网3月8日讯(记者 张艳玲)2015年10月,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全面放开两孩政策,该政策于2016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全面两孩”政策实行后,“孕检人数扎堆”、“产床紧张”、“儿科医生短缺”、“生不起”、“入学难”等一系列问题也日益凸显。面对“全面两孩”,我们做好准备了吗?3月8日,国家卫生计生委主任李斌、副主任马晓伟和副主任王培安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举行的记者会上对这些热点问题一一回应。
李斌表示,“全面两孩”政策得民心,顺民意,受到全国人民欢迎。到目前为止,广东、上海、湖北等13个省区市已完成了地方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的修订,多数省份将于3月底完成地方条例的修订工作,全面两孩政策正在依法有序实施中。
“据测算,全国符合全面两孩政策夫妇大体有9000多万对,政策全面实施以后,预计到2050年,劳动年龄人口大体会增加3000万左右,人口结构更趋均衡。还能减缓老龄化程度,到2050年,全国老龄化程度会因全面二孩政策降低2个百分点。”李斌表示。
何时全面放开生育政策?
没有时间表
中国何时全面放开生育政策?李斌说,没有时间表。她解释说,中国是人口大国,人口众多,2015年总人口已达13.75亿。中国做决策,必须要从中国基本国情出发。人口众多,人口与资源环境相对紧张,这些条件、这些国情没有根本变化,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还要长期坚持。
“至于什么时候全面放开,我今天和前年的回答差不多,没有时间表。国策要坚持,生育政策会根据每一个阶段人口发展的趋势进行科学研判,根据形势变化,及时做出生育政策调整和完善。全面两孩政策经反复论证,根据形势变化来提出的,最终中央做出了这样重大的决策。”李斌表示。
全面二孩会不会引起出生高峰?
总体在可承受范围内
李斌说,“全面两孩”政策出台前,我们组织多方专家测算,总体上还是有利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2015年全国总人口是13.75亿人,峰值人口大体会在14.5亿人左右。到了2050年,全国总人口预计还有13.8亿人,就相当于我们今天总人口的水平。从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的相互关系来看,总体上都是在可承受的范围之内。
同时要看到,我们国家是一个人口大国,到本世纪中叶,人口众多的基本国情没有根本改变,人口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压力没有根本改变,人口与资源环境相对紧张的关系没有根本改变。由于这三个没有根本改变,所以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还是要长期坚持。“我们要正确处理好当前和长远、总量与结构、人口与资源环境的关系,保持一个适度的生育水平,促进人口的长期均衡发展,推动实现我国从一个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本强国转变。”李斌表示。
如何解决“生不起”问题?
正在认真研究 要着力解决
现在,中国很多家庭选择不生二胎的原因并不是不想生,而是生不起,因为在中国养育孩子成本太高,尤其是医疗和教育占很大比重。政府将出台什么政策,解决“生不起”问题呢?对此,李斌表示,目前孕妇建档率增加,一些大城市出现产床“一床难求”情况,说明一些家庭已积极行动起来了。还有一些家庭还有顾虑,主要在影响妇女就业、孩子照料、入托和入学、养育孩子成本等问题。党和国家是高度重视的,对这些问题相关部门正认真研究,要着力解决。
李斌说,今年要解决好全面实施两孩政策配套政策问题,首先要依法保障女性的就业权益,要严格落实相关法律法规,制定和完善保障妇女合法权益的配套措施,要保障妇女的就业、休假的权利,要支持女职工生育以后能重返工作岗位。其次要增加相关的基本公共服务,合理配置幼儿照料、学前教育和中小学教育等公共服务资源,满足新增加的公共服务的需求。在这方面,教育部门提出要大力增加公立幼儿园,同时采取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举办普惠性幼儿园。各地也要推进三岁以下婴幼儿托幼机构的建设,鼓励以社区为依托,兴办托儿所,也鼓励女职工集中的单位恢复托儿所。再次要完善家庭支持发展政策,研究完善生育保障、住房、税收等相关经济社会政策和家庭发展政策,为生育、幼儿养育、青少年的发展提供支持。最后要加强妇幼保健的服务能力,健全服务网络,增加妇产科和儿科的床位,特别是完善职责分工,推广母子保健手册,在妇幼保健机构开展一条龙的保健服务。加强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的救治能力,保证母婴的安全。同时加强月嫂、婴幼儿看护人员的培训,增加社会这方面人力的供给,推动在机场、车站等公共场所设置母婴室,方便妈妈们母乳喂养。
总而言之,我们要采取配套措施,要使得我们的家庭生二胎能够生得好、养育得好。
如何提供更好生育服务?
省一级建高危孕妇急救中心
马晓伟说,全面两孩政策放开以后,国家卫生计生委根据我国目前高龄孕妇的情况,以及现有产科医疗服务能力的状况,对这样的工作做出了具体的安排。第一,我们准备在“十三五”期间扩大产科的床位,建立省市县产科的一整套服务体系,增加床位。同时,进一步采取特殊政策,加强产科医生和助产士的培养。
还要做好高龄孕妇的风险评估和健康检查工作。对高龄孕妇摸清底数,建档立卡,随时观察孕妇在怀孕过程中可能产生的一些问题,特别要高度注意高龄孕妇和有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马晓伟表示,2017年以后,要在省一级建立高危孕妇的急救中心,要在市县建立高龄孕产妇和新生儿的急救抢救病房,加强ICU建设,同时加强病人的转移和绿色通道的建设和管理,充分保障我们有能力做好高龄孕妇生育的工作。
如何提供更好的冷冻卵子技术?
中国在这项技术上是成熟的 无需去国外
提及人类辅助生殖技术问题,马晓伟说,中国在这项技术上是成熟的,北医三院乔杰院长是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的学科带头人,在这方面我们国家的技术是跟踪世界先进潮流,达到国际水平。全国经批准开展人类辅助生殖技术和设置人类精子库的医疗机构共有432所,每年完成70万例。“我可以在这里负责任地说,人类辅助生殖技术在中国是成熟的,解决这个问题不用到国外去,在国内是可以解决的。”
如何应对儿科医生短缺?
力争省区市均有儿童医院 儿科医师招生达3万名
随着我国全面进入两孩时代,儿科医生短缺问题越发凸显了,卫生部门怎么应对儿科医生短缺带来的压力和挑战呢?对此,李斌表示,我国高度重视儿童健康保健问题,颁布实施了《妇女儿童权益保护法》和《母婴保健法》,做了制度上安排。同时加强儿科体系的建设,我国现有儿童医院99所,有3.6万家医疗机构开设了儿科,全国有从事儿科的医务人员大体是12万人,儿科的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的能力和水平也不断提高。
我国婴儿死亡率从医改前2008年的14.9‰下降到2015年的8.1‰,这个指标水平已接近世界发达国家水平。但是也要看到,我国有2.3亿14岁以下儿童,医疗保健需求巨大,儿科服务的资源总量不够、不足的,配置结构也不尽合理。
为解决这些问题,我们正制定加强儿童医疗保健服务意见,来解决儿科资源短缺的问题,补上儿科这个短板。总的思路,补短板,一方面供给侧要加力,要扩大服务的供给。另一方面,需求侧要减压,要加强预防,减少疾病。
李斌说,“十三五”时期,国家加大投资力度,力争实现每个省区市都能有一所儿童医院,常住人口超过300万的地级市设置一所儿童医院,二级以上的综合医院都要设置儿科,县级的公立医院和儿科需求量比较大的城市的公立医院也要设置儿科病房。每个省市县都要设置一所政府举办的标准化妇幼保健机构,将儿童家庭作为基层全科医生、家庭医生重点签约的对象。同时加强儿科人才培养。教育部在推动开设本科儿科专业,扩大研究生儿科医师培养规模,到2020年力争招生儿科住院医师三万名以上。还有要合理确定儿科医务人员薪酬待遇。医疗机构薪酬分配不得与业务收入挂钩,向儿科倾斜,确保儿科医务人员的收入要不低于或者高于其他专业同年资医务人员收入的平均水平。合理提高儿科的医疗服务价格,体现医务人员的技术劳务价值。
世界空气最差20城公布 中
WHO发布的世界上PM2.5年平均数值最高的20个城市排名 (该数据库囊括了世界91个...
国家放开非公立医疗机构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卫生计生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联合发出《关于非公...
雾霾笼罩近1/7国土 气象台
综合报道,近日我国中东部大部分地区都出现了灰霾,灰霾影响面积约为143万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