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标准降低? 这事儿得这么看
发布时间:2015-10-13 16:01 【来源:新京报 | 】

图/Gettyimages
一年中,跟防治高血压相关的健康日似乎特别多,刚刚过去的,是第18个“全国高血压日”(10月8日)。“知晓您的血压——健康血压,健康心率”是今年的主题。
高血压被称为“无声杀手”,是心脑血管等发病的重要因素。中国疾控中心早在2013年发布的研究数据就显示,我国高血压患者已突破3.3亿,每年200万人的死亡与高血压有关,但知晓率仅为42.6%。
也就是说,中国的成年人中,每3人就有1人是高血压,更通俗点,就是每个中国家庭里可能都至少有一个高血压患者。
然而,近期一则关于降低高血压标准的“越洋”新闻,可能会让这组本就让人心惊的数据变得更加让人不忍直视。
就在不久前,《纽约时报》一篇关于高血压控制水平的文章称,研究显示,比现行标准更低的血压控制水平会使心脏病、中风等疾病的发生概率降低。也就是说,现在的高血压标准数值太高,降低高血压标准的数值更有利于疾病的防控和治疗。
显而易见,如果血压控制水平降低,中国高血压患者人群会比现在更加庞大。那么,这种说法是否科学?新的标准真的能起到健康指南作用吗?
还原
高血压治疗指标下调“刻不容缓”
9月,《纽约时报》就有报道称,美国联邦卫生部门表示,由于某项针对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水平的研究结果已经非常明确,他们已经提前中止了某项大型临床研究项目,向公众公布实验研究结果。
该试验结果显示,高血压控制目标应该比现有指南标准更低,140mmHg不应该是高血压控制目标,为了减少中风和死亡,应将收缩压控制在120mmHg之内。
根据报道,该研究为迄今美国最大的高血压临床研究项目,得到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的赞助。
研究对一群50岁以上高血压患者进行更密集的血压管理。研究结果显示,使其低于推荐的目标血压,能够显著减少心血管疾病的概率并降低死亡的风险。
报道提及,因为试验结果已经非常明确,为了挽救更多人的生命,急需提前结项,立刻公布研究结果。
据悉,该研究招募了符合试验要求的9300名50岁以上的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第一组:收缩血压治疗控制标准为低于120mmHg,血压治疗控制指标为低于140mmHg (即传统标准),他们一般需要服用两种降压药物。
第二组:收缩血压治疗控制指标为低于140mmHg(即传统标准),他们一般需要服用两种降压药物。
根据目前为止实验结果来看,120mmHg组的患者,其心脏病、心力衰竭以及中风等心血管事件发生的概率比另一组低了30%,死亡率也降低了25%。有报道称此项研究的详细结果将会在数月内发表。
世界空气最差20城公布 中
WHO发布的世界上PM2.5年平均数值最高的20个城市排名 (该数据库囊括了世界91个...
国家放开非公立医疗机构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卫生计生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联合发出《关于非公...
雾霾笼罩近1/7国土 气象台
综合报道,近日我国中东部大部分地区都出现了灰霾,灰霾影响面积约为143万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