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 > 正文

北京医疗机构患者破2亿人次 周边5省区患者过半

发布时间:2014-04-30 15:49 【来源:北京日报】

  昨天,北京市卫生计生委公布2013年本市卫生统计公报,2013年,到全市医疗机构看病的患者数量再创新高,达到2.19亿人次,这也是全市医疗机构接诊量首次突破两亿人次大关。但本市医生和医院床位数的增长速度远远低于患者的增长速度,医疗机构的接诊压力以及医生的工作压力均有增加。

  患者

  六年增长近亿人次

  去年,全市医疗机构诊疗人次首破两亿,较2012年增长10.9%。居民平均就诊次数由2012年的8.9次增加到2013年的9.7次,居民年住院率由2012年的11.0%增加到2013年的11.6%。

  最近几年,本市医疗机构诊疗数量每年都以10%左右的速度增长,全市诊疗量已从2008年的1.23亿人次增至2013年的2.19亿人次,出院人数由156万人次增至291.5万人次。

  知名医院挂号难

  不仅患者人次增长迅速,而且还呈现患者扎堆儿大医院的特点,医疗资源紧张和浪费并存。市卫生计生委负责人表示,目前,知名医院挂号难,但部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利用效率较低;有的医院部分科室天天加床,一些医院床位使用率只有70%左右。

  据市卫生计生委有关负责人透露,目前北京各大医院的外地患者非常多,河北、内蒙古、山东、山西、河南周边五个省份的患者占到56%;其中河北省的患者最多,占四分之一左右。

  医生

  工作压力继续加重

  患者量快速增加,但全市医疗机构和医护人员的增长数量增速有限,医生的工作压力继续增加。公报显示,2013年,全市医疗机构医疗服务量增长(门诊和住院分别较上年增长10.9%和8.3%)明显高于医生(增长4.9%)、护士(增长6.3%)和床位数量的增长(增长3.9%)。

  依据公报,全市机构数五年来同比增加仅1.5%,卫生人员增加4%。医师人均每日担负诊疗人次从上年的10.3人次,增加到2013年的10.8人次。

  2013年末,全市卫生人员数达29.4万人,比2012年增长了6.3%;全市医疗机构床位总数达116801张,比2012年增加3.88%。

  社区医护人员缺口大

  2013年,全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总诊疗人次数达4745.7万人次,占全市诊疗人次的21.7%,比2012年增长了16.1%。这说明患者到基层医疗机构就诊有增加趋势。

  不过,基层社区卫生人力资源缺口较大。卫生编制核定人员51733人,实际到位人员包括聘任人员仅为32036人,尚有19697人的缺口。

  药费

  门诊病人药费比重下降

  2013年,全市二级以上公立医院门诊病人次均医药费393.3元,住院病人人均医药费用18495.9元,去除物价上涨因素,与上年同期相比分别上升5.1%和3.7%。

  全市二级以上公立医院门诊和住院药费占医药费用的比重分别为62.1%和33.8%,药费比重同比均下降3.1个百分点。全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和住院药费占医药费用比重分别为84.9%和43.4%,药费比重也略有下降。据分析,医疗费用药占比的下降,一方面与部分医院实施医药分开政策有关,另一方面与基层医疗机构加强基本药物管理,控制抗生素使用有关。

  公报显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病人次均医药费155.3元,住院病人人均医药费用5433.9元,与2012年同期比较分别上升0.9%和12.1%。其中社区住院费用增加与分层就医,社区加强康复护理,患者疾病构成变化,住院时间延长有关。

  健康

  人均期望寿命10年增长近两岁

  公报显示,2013年本市户籍居民平均期望寿命为81.5岁,较2012年增加0.16岁。过去十年,本市人均期望寿命“长”了近两岁。

  人口平均期望寿命,是根据现阶段的死亡率、婴儿死亡率等计算出的,指现阶段出生的人口平均能够活到的年龄。国际上一般用婴儿死亡率、孕产妇死亡率和人均期望寿命反映居民健康状况。

  依据公报,去年本市人口平均期望寿命为81.5岁,常住居民孕产妇死亡率9.24/10万,婴儿死亡率为2.02‰,这表明本市居民健康状况良好。

  慢性疾病成市民健康“杀手”

  公报显示,全市居民前五位死因疾病依次为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已占居民全部死因的近九成。去年,全市各类传染病报告病例117875例,报告发病率相比2012年下降了8.29%。但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发病率增加迅猛,癌症、心脑血管病、等已成为居民主要健康威胁。

  缓解“看病难”

  医疗资源须向周边疏解

  市卫生计生委副主任钟东波表示,随着人口向郊区转移,北京的医疗资源也将向郊区发展,缓解城区大医院就诊压力。据介绍,去年本市强化郊区县和新城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回龙观院区等多个郊区或新城医院设置工作已启动。、大兴区医院、通州、昌平区医院、顺义区医院共5家郊区区域医疗中心被确定为三级医院。

  与此同时,北京也将加强和周边省市的合作,提高其医疗水平,让外地患者能在当地得到很好诊疗。

  此外,本市还将加强基层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加快推进社区首诊制试点,加大基层医保报销比例,提高基层服务能力,引导患者到基层就诊。

  公立医院控制特需医疗服务

  近年来,人们对医疗服务的需求呈现多样化,是公立医院提供特需服务的原因之一。钟东波表示,公立医院是政府办的公共服务机构,提供的特需服务量要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今年,本市将公立医院特需医疗服务情况纳入绩效考核,特需医疗服务不得超过10%。

  发展社会办医机构,是分流特需病人、缓解大医院提供基本医疗压力的措施之一。公报显示,2013年末,全市医疗机构达9984个,其中社会办医3735个,占37.47%。全市去年新批准设立医疗机构425家,其中社会办医疗机构372家,占87.5%;新增39家医院,其中民营医院34家,占87.2%。

[ 今日推荐 ] TODAY TOP NEWS

世界空气最差20城公布 中

WHO发布的世界上PM2.5年平均数值最高的20个城市排名 (该数据库囊括了世界91个...

国家放开非公立医疗机构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卫生计生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联合发出《关于非公...

雾霾笼罩近1/7国土 气象台

综合报道,近日我国中东部大部分地区都出现了灰霾,灰霾影响面积约为143万平...

Copyright 2016 Y!beij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