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当“中国制造”遭遇“里约尴尬”
发布时间:2016-08-12 12:05 【来源:】
“中国制造”在巴西无处不在,里约奥运会更是与中国有着紧密联系。但细数奥运赛场上所涵盖的体育器材装备,从一块跳水跳板,到一支气步枪;从一条赛艇,到一辆场地自行车;从一支击剑,到一顶头盔……国产品牌、国产装备实在是凤毛麟角(8月9日《中国青年报》)。
一项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综合性运动会,却鲜见“中国制造”的高精尖体育器材装备,此种尴尬表明,中国还只是体育用品的生产大国,远非更高意义上的品牌大国。
事实上,2008年北京奥运会之后,我国的体育产业虽获长足发展,目前已成为全球第一大体育用品生产国,部分体育用品的生产量甚至占到全球总产量的六成以上,但同时,我国体育用品的绝大多数,又只是缺乏技术含量的中低端产品,能够跻身体育用品国际市场的高端产品,或者说国际知名品牌,仍然少之又少。
国产体育名牌匮乏的原因,值得社会各界特别是有全球眼光与忧患意识的企业家深思。不难看出,体育名牌不昌,最主要的原因是品牌意识暗淡、无力。正因为品牌意识不兴,体育用品生产企业长期甘于设备和技术的落后与自主研发能力的低下,甘于品牌文化的空洞和自说自话;也正因为品牌意识不足,相关职能部门在调整生产标准、促进行业竞争规范化方面,没有紧迫感与大的作为。这一切,不可避免地导致了一种恶性循环:设备和技术落后以及自主研发能力缺乏,使得企业靠模仿国际大牌生存,产品的美誉度持续走低,甚至没有美誉度可言;而自主研发能力缺乏,生产标准不统一与要求过低,则使得企业要么没有属于自己的拳头产品,要么产品没什么内涵、没什么可比性、没什么附加值,与国际大品牌之间的差距越拉越大。
需要指出的是,品牌意识其实关联着体育文化与创新精神。一件体育器材、装备,表面看只是一个产品,但实际上它承载着一个国家整体的体育文化氛围。如果说体育代表了一种精神,一种生活态度,那么,体育用品背后的品牌意识则更代表着一种追求,一种价值维度,更具感染力与鼓舞性。
因此,要提升我国体育运动品牌的国际竞争力,抢占高端市场更大的份额,我们就要从此次里约奥运会的尴尬中汲取前行的力量,自觉砥砺品牌意识。只有下决心用品牌意识铺就生产大国通向品牌大国的路径,我们才能扭住细节不放松,从体育用品的质量、文化内涵、商标设计、科技含量、营销策略、媒体传播、公共关系及资源配置等多方面下功夫,集中精力,不达目的不罢休。而李宁、安踏、361度等品牌这些年来在国内外市场的起伏,也为我们提供了不同角度的镜鉴。陆湘敏
上海迪士尼客流不达标,
美国华特迪士尼公司日前发布的今年第三财季报告显示,华特迪士尼2016年第三...
北京下调养老和失业保险
昨日,北京宣布将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费率和失业保险费率分别由28%和1.2%调...
在中国家庭月入不到4万
调查显示,在中国,家庭月入不到4万5,别说自己是中产! 中产的标准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