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与顶尖科学家零距离 与大师同行学到什么
发布时间:2015-03-10 15:56 【来源:南方日报】
“原来大师也是普通人,不会很‘高冷’。”广州执信中学高二(2)班的黎子哲刚刚度过难忘的寒假:他和全国近百名高中尖子生一道齐聚汕头大学“与大师同行”训练营,与斯坦福大学、耶鲁大学等五所世界知名高校的顶尖科学家“零距离”面对面。
“在实验的过程中,您遇到失败怎么办?”“您是怎么走上科学道路,面对选择您有过困惑吗?”“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会不会引发伦理危机?”专业学识的悬殊差距并没有妨碍双方交流的热情,三天时间里,来自全国22个省名牌中学的尖子生们通过讲座、交流、互动等“亲密”接触,提出五花八门的问题,很多人对自己未来、对于科学有了更加明确的方向。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近年来几乎成为一道萦绕中国教育工作者心头的沉重命题。南方日报记者了解到,为了破解这一难题,中国教育已经悄悄地做出探索,国内高校、科研机构与中学开始打破“围墙”,联合培养中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动手能力,选拔青少年科技创新后备人才。
然而,与顶尖科学家“零距离”对话,中学生们学到了什么?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我们的教育还需要做什么?
优中选优,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方式
16岁的黎子哲一直是班上的佼佼者,对生物和化学的交叉学科有着浓烈的兴趣。他打算大学去香港念工科,可是面对未来仍有诸多彷徨。
“我年轻时对科学毫无兴趣,梦想做一名冲浪好手。是一本有关生物基因的书吸引了我,从而激发我从事这方面科研的激情。我很幸运,从那时起,我找到了自己的人生目标。”国际知名的遗传学与医药研究专家爱德华·鲁宾博士,这样介绍自己的科研成果和人生经历。这让黎子哲大吃一惊,原来大师们走上科学道路也有偶然性。
在第三届“与大师同行”训练营上,像黎子哲这样的中学生还很多。尽管还在读高中,但他们对生命科学十分感兴趣,不少是全国生物竞赛的获奖者。但此前,内地学生很少有机会能与前沿科学家交流,特别是这样的国际级大师。
据了解,“与大师同行”始于2012年,由李嘉诚基金会出资主办、教育部和广东省人民政府支持、中国教育学会协办、汕头大学承办。该项目由耶鲁大学终身教授、汕头大学校董林海帆负责统筹,并特邀中国工程院院士、教育部原副部长韦钰担任顾问,邀请国内专家组成评审专家组,审定参与学生。项目将融合国内和国际最优的教育资源,打造独具特色的创新交流平台,探索中国优秀青年人才的选拔培养模式。
为了能选拔出具备一定科学素养,又真正热爱科学,有科学理想的学生,避免“走后门”等不良情况出现,韦钰院士介绍,学生初选借鉴了高校自主招生校长推荐的方式,先由全国各地优质中学校长以个人名义推荐2名左右学生,其后再经由十几名院士共同审核,以及进行电话、视频英文口试,最终确定近100名学生名单。
韦钰院士并不讳言,这是一次“科学实验”,因为这些学生都是来自每个省的佼佼者,即便参加高考他们也能考上名牌大学。“近年来,中国一直在探讨‘钱学森之问’,也在摸索创新人才的各种培养方式,此次活动为我们在高科技领域如何培养创新人才做了新的有益探索。”
“去除孩子们对科学的神秘感”
一次邀请来自全世界知名学府的顶尖科学家,来到汕大与中学生“封闭式”三天交流,这不啻是一个大胆的又成本高昂的“科学实验”。然而,为什么选拔的是高中生,而不是大学生或博士生?实验效果如何?
“中国学生的基础素质非常好,我们需要探索更好的选拔机制,促进优秀科学人才的发掘和培养。我们希望通过这样一个活动,去除孩子们对科学的神秘感,创造机会让高中生与世界一流的科学家交流互动。”“与大师同行”活动的发起者林海帆教授说。
韦钰则认为,高中是最重要的立志时期,这个阶段的孩子可塑性和接受知识能力都很强。然而,由于中国基础教育存在的种种升学压力,不少对科学研究有兴趣的孩子为了高考,被迫放弃自己的兴趣。“希望能通过此活动,激发这部分拔尖学生的科学热情,向大师求索科学的思维与研究方法,用心感受他们对待人生、对待科学的态度与精神。”
据主办方介绍,针对此前两届参与活动学生成长情况,李嘉诚基金会进行了后期的调研,从就读大学情况、出国留学情况、学习的专业领域等方面来看,活动给这些孩子带来的影响基本达到了预期的结果。尤其,这些年活动主题主要偏重生物、医学领域,而往期参与学生大学就读这一领域专业达到30%以上。
“大多数学生都有遵守他们的‘承诺’,追寻着自己的梦想,其中许多人正在修读生命科学双学位课程,值得一提的是,有一位学生正在斯坦福大学攻读计算机科学与生物学的双学位课程,准备踏入生命科学研究生涯。”李嘉诚汕头大学发展基金会执行董事冯兆麟介绍。
正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在林海帆看来,由于教育长周期的特殊性,要真正衡量实验的效果还需要很长的时间,但目前的结果让他感觉很欣慰。他认为,大师的魅力正在于,有时候他们不经意的一句话,就能影响一个学生的一生。这也是他不遗余力地希望探索培养创新人才方式的重要原因。
呼唤学分互认和招生模式改革
在许多教育专家看来,“与大师同行”活动,本质上属于一种英才教育。
一份关于中美日韩四国在2013年联合开展的“高中生科学意识比较研究”发现,中国高中生“对科学的喜爱程度最高,研究意愿最强”,但是“由于缺乏条件,中国学生开始科学课题研究最晚”。这一结果,也许从一个侧面回答了“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的钱学森之问。
正基于此,一项由官方高规格推出的、旨在培养科技创新后备人才的“中学生英才计划”横空出世。2013年5月,中国科协在全国范围内15个地区的19所高校试点实施,这项基础学科创新人才培养计划也得到教育部全力支持。中山大学便是19所高校之一,承担了首批广东省中学生英才计划的学员培养工作。中学生们根据自己的兴趣,加入不同大学教授带领的导师团队,在数学、物理、化学和生物等相关领域开展为期一年的学习,学生会聆听基础课程,参与大学科学研究过程,也会参与全国和国际的交流活动。
英才计划人才培养的方向之一,就是“不死读书”。“同学们将利用周末和节假日来中大学习,他们的选择完全是出于自己的兴趣!”中山大学逸仙学院执行院长陈敏告诉记者,尽管入选中学生培养模式还在探索中,但基本原则就是“因材施教,每个人的培养重点都不一样”。
英才计划非中国独有,在大洋彼岸的科技强国美国,向来看重英才教育,一些学校对天才儿童的选拔甚至从小学一年级下半学期就开始了。在亚洲,新加坡在小学阶段就开始选拔智力超群的学生,并推出了“天才教育计划”;韩国政府已将英才教育列为首要教育方案,并依法推进。
然而,中学生有志科研,如何迈过“高考”这道关?省科协党委组书记、副主席何真告诉记者,他们鼓励学生整个高中阶段都持续参加项目,只要学生愿意继续学习,导师愿意继续教学,培养就可以持续下去。
对此,也有专家认为,类似“与大师同行”、“英才计划”等英才教育呼唤中国更深层次的教育改革,要培养创新型人才,就要打破大学和中学之间的界限,大学开放各种优质科技教育资源,未来中学和大学的课程教学应该打通,甚至要实现学分和招生互认。
(责任编辑 :叶玮)
北京教委:城四区增43对直
继去年北京市教委推出九年一贯制、对口直升等均衡义务教育阶段资源的方式后...
北京市三好生、优秀学生
3月26日,北京市招生考试委员会2015年第一次会议召开。会议听取了北京教育考...
海外游学名不副实 多数沦
海外游学广告铺天盖地。(资料图片)来源:法制日报“儿子跟我说,班上同学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