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正文

2014年度教师喜爱的100本书

发布时间:2015-01-08 10:54 【来源:中国教育报】

《被压迫者教育学》[巴西]保罗·弗莱雷著 顾建新等译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读懂孩子——心理学家实用教子宝典》(3册) 边玉芳著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静悄悄的革命——课堂改变,学校就会改变》[日]佐藤学著 李季湄译 教育科学出版社

《重建教师的精神宇宙》 李政涛著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经典名著大家名译”系列丛书(第一辑)商务印书馆

 

  《美国学校体制的生与死:论考试和择校对教育的侵蚀》 [美]戴安·拉维奇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对话是反思与行动的词

  ■张文质(教育学者)

  我对保罗·弗莱雷充满了敬意。2000年之后的教育思考几乎就是从《被压迫者教育学》开始的。与之对话的最直接结果便是我2004年出版的《教育的十字路口》,甚至可以说这个命名也来自弗莱雷先生隐秘的启发,他对我而言就是一个启示者,他的思想、他的不容置疑、本身又是开放性的句式,这些吸引力都是不可言喻的。

  不过我感兴趣的重点并不单在于弗莱雷精心构建的阶级分析立场,我需要的是一个教育变革的出口,所谓被压迫者状态既是身体的、生活的、精神的,更是一种无所不在的文化。我首先是从这样的教育场景和具体的个人身上的教育意识形态与之相遇的,由此我不断从他的书中获得无数的洞见和被召唤感,我同样意识到必须把自己身处的世界看作是处于“改造过程中的现实”,“这始终是一个充满痛苦和希望的过程”,通过这一过程,“我们终于可以在一个接纳我们但让我们感到陌生的社会里超越客体地位而走向主体地位”,简言之这就是教育的希望之路。

  弗莱雷所倡导的对话理论,常常会被简化为一种教育技巧。他说对话是这样的词,它既是反思也是行动,说出一个真正的词,就意味着改造世界。对话必须对客体知识有持久的好奇心,对话本身不是目的,而是更好地理解知识客体的手段,因此对阅读理论性读物和进行理论性讨论的意愿与开放性同样至关重要,这些才真正有助于培养学生“对世界的批判性认识”,对整个现实有一个全面的理解,这也可以看作是一种教育干预,使社会能够因为教育的努力而朝着和解、公正、人性的方向发展。

  今天,沉默文化仍是某种可怕又让人沮丧的力量,仍有某种势力试图使大多数人变成客体,教育仍可能成为一种“人的敌人”。阅读、参与对话的实践,无论是帮助一个文盲获得自我意识,还是帮助更多的学习者看到自己身上的权利,都是最好的变革世界的方式,“自由的实践”才能造就自由的人。有人性地活着,就是在命名世界,改变世界。

  读懂孩子是教师的必修课

  ■孙蒲远(特级教师)

  我在班主任岗位上工作了一辈子,直到退休,仍与众多班主任老师有着密切的交往。几十年来,我一直潜心小学教育。可以说,这个领域牵制着不计其数的教师和家长,大家都在不辞劳苦、绞尽脑汁地寻找成功教育孩子的途径和方法,然而收效甚微。众多原因中,没有读懂孩子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拿到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研究所边玉芳教授所著《读懂孩子——心理学家实用教子宝典》(分0-6岁、6-12岁、12-18岁三册),刚翻开几页,就觉得眼前一亮,这正是我寻觅已久的书。作者以深厚的心理学基础,通俗地介绍了从幼儿时期到青春期孩子发展的相关理论及研究成果,揭示了各时期孩子一般性成长规律,提供了普遍性的教育策略,特别是为家长和教师提供了符合儿童心理的具体、科学的育儿方法。当把一种理论变为可操作的具体方法时,这样的教育才会产生实效。

  我认为这是一套帮助教师和家长提升专业素养的好书。作者在总结心理学、教育学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自己近三十年从事儿童青少年心理教育的丰富实践经验,历时五年写作而成。该书对孩子的成长规律和成长特点从心理学角度进行了精辟的分析,从脑科学及认知神经科学的高度提供了严密的理论依据,不仅“授人与鱼”,更“授人以渔”;该书具备很强的实用性,基于孩子的发展规律提出有针对性的、可操作的策略和措施,帮助读者将理论应用于实践;该书具有很强的可读性,从目录的编排到索引的设计,再到每个小栏目的设置,如特别提示、知识库、实验室、测试吧、心灵加油站等,把晦涩难懂的心理学术语和枯燥的理论变得通俗易懂,使阅读变得轻松有趣。

  教育者必须先接受教育。作为教师,我们需要了解学生、读懂学生,需要掌握学生不同阶段的成长特点和需求,需要不断提升专业技能。读懂学生,是每个教师职业成长的必修课,是教育学生的基本素养。

  从课堂出发的教育革命

  ■闫学(特级教师)

  一本书,在中国教育界畅销12年,无论是课堂教学还是课程建设,乃至于学校管理、教师培训,都对千千万万中国教师和中小学校产生了重要影响,见证并参与了中国教育近十年来最深刻的变革。这本书便是日本教育家佐藤学先生的《静悄悄的革命——课堂改变,学校就会改变》。

  中国这十年的教育变革的确如佐藤学先生所言,是一场“静悄悄的革命”。在最真实、最鲜活的实践层面,我们可以看到这场革命的意义与价值。当然,新的困惑和问题也在不断产生。而书中提出的“润泽的教室”、“超越主体性的神话”以及“交响乐团式的教学”、构建“学习共同体”,等等,这些理念深入浅出,如一缕清风拂过,让喧嚣回归宁静,让假象无处遁形。

  比如,我们曾经盲目追求课堂教学中的“剧场效应”,希望看到激动人心的“课堂效果”,感受到缤纷活跃的“课堂气氛”。但在佐藤学先生所说的“润泽的教室”里,没有小手如林,没有笑语喧哗,没有兴奋得摩拳擦掌,也没有激动人心的演说,但每个孩子都沉浸在思考带来的挑战与快乐中。他们阅读、思考、比较、整理、发表观点,彼此倾听,学习对话。这样的教学便是“交响乐团式的教学”,这样的教室便是“润泽的教室”。

  这本书正是这样展现了一场从课堂出发的教育革命,让我们反思、审视自己的课堂,回到教育的原点。

  在课程建设方面,佐藤学先生提出的课程即是“学习的经验”、“学习的轨迹”、“学习的履历”之说,可谓道破了课程的实质,也道出了实践在课程实施中的重要意义。

  在学校改革方面,佐藤学先生提出构建“学习共同体”,主张“由对话创造出的学校文化”,“培育相互学习、共同成长的关系”,以应对未来的挑战。这些理念与作者具体的实践互为印证,使这本书有了一定的可操作性与借鉴意义。

  “教育的味道”从何而来

  ■林茶居(教育出版人)

  李政涛兄爱吃辣椒炒鸡蛋,这个嗜好缘于他小时候在语文老师家吃饭的一次经历:那天,老师专门做了辣椒炒鸡蛋让吃腻了自家饭菜的他饱餐一顿。在老师看着他狼吞虎咽时的温暖、亲切的眼神中,他记住了这道菜的味道。

  这个细节,后来被他写进文章《教育的味道》,并投给我主编的《教师月刊》。他经由一个非常动人又极为平常的生活场景,嗅到了“教育的味道”。他说,不是学校才有教育的味道,“凡是洋溢主动且健康的生长气息的地方”,都有教育的味道。他的教育之“思”与教育之“言说”,因为有“童年(生命)经验”的参与,而涌现出越来越丰富的“诗”的意蕴和力量,由此变得越来越清晰、透彻、优美。

  从自身的生命经验、生命处境出发,正是李政涛兄在教育思辨上的重要维度。近些年,他在孜孜不倦于推进新基础教育实验的同时,还致力于教师现场学习力和新基本功养成研究。他发现,人很容易被自己的眼界、经验,被已有的荣誉、资历、地位所捆绑和束缚,这些东西会变成自设的监狱。所以,他提出了“教师如何重建精神宇宙”这个命题。他说:“在所有的精神生活当中,我最为看重的,就是自我更新、自我再造的勇气和行动。”他的意思很明确:教师要不断自我“越狱”。

  不管是曾经作为中学教师,还是现在作为大学教师,李政涛兄都不止于“面向他人的教育”。在他那里,所有与之相遇的人与事,都会变成“对我的教育”,“或从正面提醒,或从反面警醒”,他称之为“朝向自我的教育”。这实际上也道出了“教育的味道”是如何生生不息的:在“面向他人的教育”和“朝向自我的教育”的双向转化中,教师从学生身上看到了教育的“不及物”之处和各种可能性,适时调整思路、方法,同时以不断生成的生命经验为新的教育资源,由己及人,与学生分享自我生长的奥秘与愉悦。

  这种转化,无时不存在于每个教师的人生,也无时不存在于这个人世间。其前提是,教师的精神宇宙是开放的、运动的,处于不断重建当中的。

  价值人生从价值阅读开始

  ■朱永新(全民阅读形象代言人)

  价值观就像方向盘,方向正确,只要坚持行走,距离目标就会越来越近;反之则会南辕北辙。事实上,在影响人终生发展的因素中,真正起制约作用的是品德、品格,而不仅仅是知识和学问。

  价值观的培养应从阅读开始。读什么和怎么读,是另外两个根本的问题。显然,通过经典名著的价值阅读,培养青少年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爱心、专注、勤俭、坚韧、自信、自立、勇敢等一生受用的品质,使名著阅读回归其本意,既是阅读的本质,又是“读什么”的答案。

  也正是基于同样的思考,商务印书馆作为百年品牌出版社,高举“价值阅读”的大旗,紧紧抓住经典名著对青少年成长的重要性,推出了这套“经典名著大家名译”系列图书,倡导重读经典与价值阅读。其编辑思想是,对名著阅读既不做简单的呈现,又不将名著阅读庸俗化和功利化,而是在认真理解原著本意的基础上,从主题对品质的角度,紧扣价值阅读的宗旨,使阅读具有更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如从《爱的教育》的阅读中,学会如何爱及对爱心的培养;从《童年》的阅读中,懂得困境是人生最好的老师;从《老人与海》中,了解人的尊严和意志的力量,等等。

  这套“经典名著大家名译”系列图书还专门设计了“名家导学3-2-1”的体例,即在阅读每一本经典名著时,都需关注三个阅读要点、两个知识要点和一个成长要点。这既能使学生在面对名著时盲目阅读、无从选择等问题得到一定的解决,又能使学生翻书即有收获,从而提高他们的阅读积极性。当然,就像人们对于要不要开书目有不同的观点一样,要不要提供具体的阅读方法,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因为我们新教育也主张让学生自主探究,班级共读。但毫无疑问,对于初步接触名著的学生来说,有一个阅读的书目,进行必要的阅读指导,还是有益的。

  以价值阅读接受伟大人格与崇高品质的濡染,寻觅并创造我们每一个人的精神家园,这的确是值得点赞的尝试。

  教育改革没有捷径

  ■王晨(大学教师)

  20世纪末美国以考试、绩效、问责制和择校市场化为核心的改革引发了各种问题,继而出现了一系列争论。2010年美国著名教育史家、前教育部部长助理戴安·拉维奇撰写了《美国学校体制的生与死:论考试和择校对教育的侵蚀》,对教育改革提出了批判和反思。

  戴安·拉维奇的书能引起争论的重要原因,在于她原来是支持教育改革的先锋人物。但在本书中,她因为看到了改革中所出现的问题而站到了自己的对立面,批评和反思自己的同时也否定了改革。这一倒戈行为是对美国教育改革的强烈冲击。

  拉维奇认为美国教育改革走向了功利主义。考评测算、分数、绩效成为了主流,成功成为了目的,没有关注教育内在的事物和规律,教育的内涵被忽视了。归纳起来,她分析了改革模式封闭独尊、改革方式强制推行、改革效果夸大宣传、改革受政治经济利益驱动等问题。

  拉维奇又根据经验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她认为教育出现问题是由于我们缺乏教育视野,没有在国家层面对学校使命形成共识,缺少正确的教育价值观。她提出一个完善的教育系统应该包括强有力的课程、有经验的教师、有效的教学、上进的学生、充足的资源和重视教育的社区。要改进教育,必须回到教育本身,需要形成好教育的观念,并据此设定一个值得奋斗的目标;重视课程质量;建立公平的评价系统;引进、培养和留住有资格的、能胜任课程的教师;形成一个学校与社会的关联系统。

  拉维奇强调,在教育中没有捷径。一个世纪以来的教育改革历史表明:一个好想法扩张得太快或被稀释了,就会有危险。在小范围内成功的改革被推广到大范围,很少能幸存下来。教育改革和改进没有单一的答案,它需要长时期投入大量的精力、人力,用渐进式、综合性的稳步方式来进行。要想教育改革成功,就必须依据教育规律,围绕教育的真正目的,对学校进行细致耐心的改进。

[ 今日推荐 ] TODAY TOP NEWS

北京教委:城四区增43对直

继去年北京市教委推出九年一贯制、对口直升等均衡义务教育阶段资源的方式后...

北京市三好生、优秀学生

3月26日,北京市招生考试委员会2015年第一次会议召开。会议听取了北京教育考...

海外游学名不副实 多数沦

海外游学广告铺天盖地。(资料图片)来源:法制日报“儿子跟我说,班上同学要...

Copyright 2016 Y!beij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