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女孩在金砖峰会当同声传译 与领导人面对面
发布时间:2014-08-06 15:08 【来源:燕赵晚报】
■王伊立在会议现场。(本人提供)
24岁的石家庄女孩王伊立,在7月份结束的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六次峰会中,担任金砖国家领导人圆桌会议同声传译。坐在黑色同传厢内,与金砖国家最高领导人“面对面”,她一度以为是在做梦。主办方对现场翻译团队的评价是“非常有专业水准,保证了大会的成功举办”。作为现场年龄最小的“同传”,这个90后女孩是怎样一步步走向如此高级别的会议的呢?
与金砖国家领导人面对面
1990年出生于石家庄,在中华大街小学毕业后,到上海读初中,又随妈妈到巴西读高中、大学。大学毕业前夕,王伊立出色完成了“金砖峰会”同声传译的任务。小小年纪就如此了不起,一位亲戚以她为荣,给本报打来电话,记者于是联系到这个石家庄女孩。
8月4日20时许,巴西当地时间9时许,王伊立回复了记者的微信好友验证请求,通过微信和电子邮件,徐徐道来她的经历。
王伊立目前是里约重点大学里约州立大学的学生,今年10月即将毕业。几周前,她接到了巴西外交部的来电,请她在福塔莱萨的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六次峰会中做中葡文翻译。“金砖峰会”每个国家的代表团有上百人,来自政治、金融、贸易多个领域,平行会议数不胜数。当地时间7月15日凌晨,王伊立乘飞机从里约赶到福塔莱萨市时,手里只有巴西外交部发来的一封简短的邮件解释会议主旨,别的什么信息都没有,所以她对参加哪场会议、翻译什么一头雾水。当时,她猜测自己会给部长或者企业家翻译。出乎意料的是,她最终进入的会场竟是金砖国家最高领导人的圆桌会议!
“我走进圆桌会议现场时,里面早已一片肃静。快速找到对应语言的同传厢坐进去,戴上耳机,调好频道和音量,深呼一口气,抬头发现我的位置正对着俄罗斯总统普京。左手边四米开外坐着中国领导人习近平和代表团,右手方不远则是巴西总统罗塞夫。”当时的王伊立非常激动,但职业素养告诉她那不是激动的时候,需要马上冷静下来进入状态。
两天的会期,王伊立第一天主要负责部长和企业家的翻译,第二天负责领导人会议翻译以及巴西总统的记者招待会。会后,主办方对现场翻译团队的评价是“非常有专业水准,保证了大会的成功举办”。
其实,一年前,曾有巴西朋友对她说:“伊立,过两天我们就会看到你给总统做翻译了!”那时她觉得这是玩笑话:“总统的翻译?别开玩笑了,谁会用我这二十出头的小丫头呢!”
同传一小时 死一半脑细胞
这个石家庄的小丫头,凭什么能完成如此高难度的同传任务?
同声传译,是指译员在不打断讲话者讲话的情况下,不间断地将内容口译给听众的一种翻译方式,对译员的要求非常高,被称为“脑力战、心理战和体力战”。王伊立的体会则是,一个人单独同传一个小时,就觉得脑子里一半的脑细胞都死光了,因为用脑强度太大了。
一般的同传会议,主办方会在会议前一两天把内容告知翻译,让翻译可以阅读相关文章、准备专用词汇表。而王伊立参加的“金砖峰会”翻译工作却不同,由于会议的重要性,会议内容全都是封闭的。但是,以往的工作经验告诉她如何搜集相关新闻、准备词汇表。所以两天的会议里,她每天只睡5个小时,回到宾馆就开始看各个媒体的报道,猜测隔天的新闻点。在此之前,她已经陆续给巴西教育部、农业部、税务局,里约州政府、市政府,以及与中国有战略合作关系的巴西企业、高校做过翻译,这些积累关键时刻都派上了用场。
不翻译的空当里,王伊立在耳机里听到隔壁一位俄葡翻译,语句用词都很好,却因为紧张而呼吸急促、有些结巴,这是翻译时的大忌。当时的王伊立,抑制住激动,立刻进入到工作状态。同传是团队合作,她的搭档是更有经验的前辈,翻译开始前大家私下做好分工,讨论可能会出现的词汇难点,在同传厢里也会相互帮助。这样一场五国领导人级别的会议,配备的翻译人数极多。王伊立发现自己是所有翻译中年龄最小的一个,这让她觉得幸运无比。
学葡语8年
从“哑巴”到“同传”
8月4日,记者在友谊大街的一个小区,见到了王伊立的爸爸。女儿已邀请爸爸10月份去巴西参加她的大学毕业典礼。说起女儿,王爸爸满脸自豪,说起教育孩子的心得,他却只有两个字:心狠。
王伊立4岁时,父母离异,到巴西发展的妈妈本想把伊立一起带走,但爸爸不同意。他觉得,今后孩子不管走到哪儿,都要先把母语学好。于是,从4岁到12岁,爸爸谢绝了孩子姥姥的好意,独自带着伊立生活了8年。爸爸从小就培养伊立的自立能力,凡是文化课一律不报补习班,凡是女儿自己的事情,都要求她独立完成。就这样,伊立独立性很强。12岁那年,因妈妈正好在上海有项目,她去上海读完了初中。16岁,她独自一人坐了20多个小时的飞机到了巴西,进入当地一所高中。
那是里约当地一所天主教学校,学校从学前班到高三,王伊立是在学校唯一的一位中国人。她时刻记着父母的话:“你在学校的一言一行不仅仅代表你自己,而是代表中国”。虽然她的英语基础很扎实,但葡语的几十种动词变位、阴阳性、句型都比英语难得多。初到巴西,她简直是个小“哑巴”。但是,靠着一直以来的勤奋,她每天对着字典翻四五个小时,入学不久考试就拿了高分,当时葡语虽然说不溜但葡语作文能及格。
三年后高中毕业,王伊立以管理系第四名的成绩进入里约重点大学里约州立大学。因成绩优秀,所有学费都由政府奖学金支持。大学时期,一个体育赛事的组织方联系到她,说中方代表团需要有会说中葡双语的人来协助比赛,这便成了她的第一次正式翻译经验。因出色完成了任务,组织方对她评价很高,于是有了第二次、第三次……直到接触同声传译,并最终走上“金砖峰会”的翻译舞台。
王伊立经常拿王蒙的一句诗来鼓励自己:在生活中我快乐地向前,多沉重的担子我不会发软,多严峻的战斗我不会丢脸。现在她正在写毕业论文,论题是“中国企业在巴西投资的难题和解决方案”。她的妈妈在巴西有中巴国际文化交流公司,所以她打算毕业后将妈妈的公司扩大,让更多的中国人了解巴西,让巴西人了解中国,做一个中巴文化和经济的桥梁。
北京教委:城四区增43对直
继去年北京市教委推出九年一贯制、对口直升等均衡义务教育阶段资源的方式后...
北京市三好生、优秀学生
3月26日,北京市招生考试委员会2015年第一次会议召开。会议听取了北京教育考...
海外游学名不副实 多数沦
海外游学广告铺天盖地。(资料图片)来源:法制日报“儿子跟我说,班上同学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