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正文

乡村教师40年送出47名大学生 1人撑起教学点(图

发布时间:2014-05-05 15:24 【来源:大河网】

王老师正给孩子们上课

  阅读提示|安阳市龙安区马投涧镇,丘陵地带,在偏远的郭贺驼小学教学点,为了乡村孩子的求知梦,58岁的王平只坚守了40年,从这个简陋的小学里送出47名大学生。又一学期即将结束,该上高年级的学生需要转到中心小学,有的孩子哭着不愿离开。家长们说,王老师靠得住,把孩子交给他很放心。

  是什么的心结让他坚守这一贫瘠的土地?又是怎样的执著让他坚守40年不变?近日,大河报记者走进郭贺驼小学教学点,走近了王平只。

  缘起

  “家有男丁往外走,方圆十里莫回头;女人不嫁贺驼(老河)沟,进沟容易出去愁。”在这样的一个环境里,改变命运的唯一方式就是求学。为了孩子们的求知梦,他义无反顾地留了下来……

  四月的龙安区,生机盎然。

  开车行程20多公里,三转六拐,上上下下,最后是一段近千米的陡下坡,汽车在泥泞的村道上停下,徒步穿过夹巷土路,面前的一排九间平房就是龙安区马投涧镇杜贺驼小学郭贺驼教学点。

  这里是浅山丘陵地带。没有任何遮挡的“校园”里,王平只正在上课。发现有客人来访,他先布置学前班(幼儿园)的孩子们写作业,让一年级学生背诵课文,然后一颠一拐地过来招呼。

  “王老师,您一周几节课?”

  “没有细算过,按备课量说,可能有四五十节吧。”“累不累呀?”

  “没啥,几十年都是这样过的。”

  几句话,我们不知不觉便走进了王平只的生活世界。

  “家有男丁往外走,方圆十里莫回头……”几句顺口溜,正是郭贺驼村的真实写照。

  王平只说,他们这里坡陡路险,十里长沟散落着张贺驼、郭贺驼、老河三个自然村,旱天尘土飞扬,雨天满沟泥泞。雨季里,人们走不出十里深沟。

  1957年7月,王平只出生在郭贺驼村。先在本村上完小学、初中,后来考上乡里的高中,1974年以优异的成绩高中毕业。当时郭贺驼学校急需教师,于是,他义无反顾地返回母校任教,工资是每月5元,即使这样,村里的工资一欠就是3年。

  几经变迁,学校变成了教学点。2000年,小学开设英语课,三年级以上的孩子开始到中心小学上课,王平只一个人守在了教学点,教一、二年级复式班。同年秋,应乡亲们的要求,教学点以学前班的形式,增添了乡村幼儿园教学。

  在郭贺驼教学点,王平只既是老师,又是“校长”,还是园长、保育员,既要抓教学、后勤,还要备讲批辅。

  “两个贺驼老河沟,地薄人穷,在马投涧都出了名了,再让孩子们的成绩差得出名,咱良心上过不去啊!”王平只说,贫穷需要改变,对于农村来说,改变贫穷的唯一方式就是知识。为了孩子,再苦再累他也认了。

  谈起心中的想法,王平只一脸的坚毅。

  坚守

  有一种信仰是坚守,有一种力量是痴爱。王平只40年淡泊名利、甘于奉献,不向往城市繁华,拒绝“出山”去当校长。乡亲们的一个“信”字,注定要绑他一辈子……

  2003年,安阳市行政区划,郭贺驼随马投涧镇一起“进城”了。

  2005年,乡中心校通过综合考察,要聘请王平只去所属的一所中心校当校长。王平只说:“我走了,郭贺驼咋办?”三次邀请,王平只坚定地留在了教学点。

  说起上级部门请他当校长这事,王平只不好意思地说,家境的贫困让他体会深刻,乡下孩子读书学知识有多不容易,他要是走了,估计这个教学点就散了,会有很多孩子辍学,“为了孩子,我也要坚持到底”。

  从最初的七个年级、数百名学生,演变成现在的两个年级、50多名学生。王平只说:“只要孩子愿来,我就继续干,因为乡亲们信咱,一个‘信’字能拴咱一辈子。”

  如今,58岁的王平只又开始学英语了,他想,乡村的孩子们会些外语,还是用得上的。每到双休日,他就到本村正在上高中的学生家学英语。有时,个别单词实在无法记忆,他就用汉语拼音标注英语读音,反复诵读,重复记忆,一个“pencil”,他至少重复二十几遍。

  王平只说:“中心校太远,孩子们骑车子根本爬不上去这大岭,要是下雨下雪了,步行也不能上学,要是我学会英语了,中心校让我办三、四年级,也就没有这样的困难了。”

  现在,王平只已经学会了几百个英语单词。

  期待

  病痛的折磨阻止不了他对教学、对孩子的痴爱,40年的坚守,收获的是桃李满天下。王平只最大的心愿是:在他退休后,还有人来引导这些求知的贫困孩子……

  在记者和王平只说话间,他不停地去摸自己的腿,同时很不好意思地说,这样很不礼貌,但没办法,腿太疼了。

  原来,1991年夏,王平只突然感觉右腿小腿疼痛不已,到医院一检查,确诊为脉管炎,需要动手术。腿部手术后,他的腿又患上了较难治疗的熑疮(俗称)。每到冬春季节,发病部位就会生一层灰褐色的小疙瘩,肌肉肿胀,让人疼痛难忍。医生要求,患者应卧床休息,减少活动,但这个要求在他是不可能实现的。

  据马投涧镇中心校的王贵校长介绍,王平只老师一心记挂着学生的学习,根本就不可能休息,他每天都跟往常一样提前到校,准备当天的教学。为了不耽误学生的功课,他白天上课,晚上到邻村的医生家输液,就这样坚持了20多年。有时上课腿疼得钻心,他就坐在凳子上。实在受不了时,他就再搬一个凳子,把腿放在另一个凳子上继续讲课。

  谈起最近发生的该上高年级的孩子哭着不愿离开到中心校上学一事,王平只笑着说,可能是孩子和他的感情太深了,不愿离开,但他已经和孩子说好了,到时候会经常去中心校看望他们。

  正是王平只40年的坚守,几十年来,郭贺驼村一代又一代的学生接受了优质的小学教育,为他们以后成才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我们村大约有600口人,据不完全统计,我任教以来就有47个学生考上了大学,找到了好工作。”王平只向记者列举他的“得意门生”时,脸上流露出自豪的神情。

  坚守了40年,问起他的心愿是什么时,王平只沉默了5分钟后说:“我今年58岁了,不知道还能坚持多久,但只要我在一天,我就会尽力去做。希望孩子不是因为我的离开而失学,也希望更多的人去关爱贫困的孩子。”

  说完这些,在落日余晖的映照下,王老师满脸金黄、满眼的希冀。

[ 今日推荐 ] TODAY TOP NEWS

北京教委:城四区增43对直

继去年北京市教委推出九年一贯制、对口直升等均衡义务教育阶段资源的方式后...

北京市三好生、优秀学生

3月26日,北京市招生考试委员会2015年第一次会议召开。会议听取了北京教育考...

海外游学名不副实 多数沦

海外游学广告铺天盖地。(资料图片)来源:法制日报“儿子跟我说,班上同学要...

Copyright 2016 Y!beij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