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北京小升初拟取消共建 调整特长生比例
发布时间:2014-04-18 15:28 【来源:法制晚报】
今年“小升初”取消共建 相关政策下午发布 推优比例、特长生比例变化等内容受关注 本市出“组合拳”扩大优质教育资源
今年起本市将通过“组合拳”的方式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
《法制晚报》记者上午从市教委获悉,2014年义务教育阶段入学政策将于今天下午2点正式发布。据最新消息,在北京存在10年之久的共建生拟取消。特长生、推优生比例调整等家长关注已久的信息也将在今天下午浮出水面。
就受关注度较高的相关政策内容,本报提前在此进行了梳理盘点。
另外,北京全新的教育地图也在下午亮相。地图中16个区县都将列出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的时间表。
关注
1
共建生拟取消?
前段时间,在一个以小升初家长为主力的群里,有学生家长透露“有些共建单位退费了”,这让群内的家长们抓到政策有望调整的“证据”。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小升初研究项目官员李东方接受《法制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按照相关法律规定,义务教育阶段应该免试就近入学、划片派位招生,但目前北京市小升初择校仍存在着大量‘推优、特长、共建’等方式,这些后面对应着‘以分数择校、以钱择校、以权择校’。”李东方认为,“以权择校”已成为“头号公敌”,因为普通老百姓根本无法和特权阶层相比较,所以人们对共建生这种招生方式关注度最大。
什么是共建?
“共建”是具有北京特色的“小升初”政策。国家机关、大型企事业单位与名校通过“合作共建”,满足本部门职工子女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实际操作中,共建单位有时利用公共资源给名校额外支持,有的是职工自付费用,以“共建”名义统一交给学校。
关注
2
特长生比例“缩水”?
以特长生的身份择校可以追溯到2003年,此后,特长生比例也有逐年提高趋势。
美术、舞蹈、器乐……由于文艺特长的评定相对较为主观,不少家长为了让孩子凭借“一技之长”完成“小升初”择校,有的孩子甚至从三四岁就开始走上“报班学艺”的漫漫征途。
据某社会培训班的工作人员介绍,有些孩子其实是在家长的恩威并施下为了特长而学习特长,孩子付出大量时间,家长付出大笔金钱。
在多年特长生招生比例提高的前提下,去年,海淀区出现了特长生减招的风向。
今年1月,教育部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小学升初中免试就近入学工作的实施意见》,发出“小升初”特长生“减招令”,要求到2016年,小升初特长生招生比例应降到5%以内。没有特长生招生方式的地方不再增设该方式。
在今年北京两会上,北京市教委相关负责人曾透露,北京今年的“小升初”政策在坚持“免试就近入学”原则的基础上会有适度调整,推优、特长比例会逐渐减少,最终全面取消。
海淀区去年特长生减招情况
类别 减招人数
科技 54人
文艺 43人
体育 304人
什么是特长生?
特长生是北京“小升初”入学方式中,市、区两级教育部门所规定的最“顺理成章”的择校渠道。特长基本分为艺术、科技以及体育三种类型。
北京教委:城四区增43对直
继去年北京市教委推出九年一贯制、对口直升等均衡义务教育阶段资源的方式后...
北京市三好生、优秀学生
3月26日,北京市招生考试委员会2015年第一次会议召开。会议听取了北京教育考...
海外游学名不副实 多数沦
海外游学广告铺天盖地。(资料图片)来源:法制日报“儿子跟我说,班上同学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