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 > 正文

古玩江湖:谁逃生谁凤凰涅槃(2)

2016-07-14 11:31 来源:

  潘家园事件引发的思考

  潘家园在很多人心中都有一份难以言说的情结,在市场中,记者见到了一些老人,他们就住在潘家园附近,见证了潘家园的兴起和衰落,他们曾在这里淘过宝,也 曾把自家的老古董拿来碰运气。张大爷家就在潘家园古玩市场附近,没事就来市场溜达,偶尔也会把自家收藏的个把物件拿到市场来卖,却少有购买,用老人家的话 说,“古玩市场上的物件真假难辨,自己一般不会轻易买”。现如今,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淘宝”的神秘感依然存在,可是变化的是,人们对整个市场的信任 度。目前的潘家园,多是古玩与大众工艺品混合经营,在某种程度上,真正称得上古玩或者具有古玩元素的纯古玩物件占的比例并不大。如果一定要在古玩市场里找 出一些所谓的古玩物件的话,那么传统钱币、陶瓷、玉器、奇石、根艺、票证、像章、琥珀以及各种串珠等算是不少古玩市场最常见的物件。古玩市场的没落,让不 少投身其中的小商家们不知何去何从。前段时间,潘家园旧货市场部分摊主因不满北京潘家园旧货市场有限公司要求签订租赁合同的做法引发了冲突。俗话说,冰冻 三尺非一日之寒,所谓的层层转租并非一日之问题,其中原因种种且不必多说,但潘家园事件让不少行内人开始反思,因为全国各地大大小小的古玩城太多,而潘家 园事件只是其中一个缩影而已,曾经的古玩市场创造了多少神话,如今却这般的没落。那么古玩市场的出路在哪里?

  刘新岩无 奈地说,搞收藏、玩古玩应是那些有文化底蕴、有雅兴、有修养且有闲钱闲空的人的事,而并非所谓的普通大众之事。以前,潘家园老货确实很丰富,来到潘家园, 有眼力、收藏经验丰富的藏家确实能淘到宝贝,那个时候,每年出一两件真品绝对不是谣传,但是现在不一样了,潘家园老货越来越少,换句话说,现在的潘家园就 是一个工艺品市场了,而且也少有听说潘家园再出现一两件真品了。刘新岩认为,未来的古玩市场商品和藏品还是要有个明显的区分,因为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 不断发展及生活品位的提升,收藏甚至成为了人们生活的一部分,相应的消费比重也逐渐在加大,但是消费者很难辨得清楚哪些是藏品,哪些是商品。就拿收藏石和 商品石来说,很明显后者升值空间并不大。而现实情况是,真正的古玩和商品根本就没有区分,投机客们以假乱真是所有古玩市场中都存在的问题。古玩,被视作人 类文明和历史的缩影,真正的古玩经历无数朝代起伏变迁,藏玩之风依然不会衰,甚而更热。而对一个资深古玩行家而言,信誉的保证必然是卖老货。

  全国工商联第十一届执委、全国工商联民间文物艺术品商会会长宋建文在接受《收藏投资导刊》记者采访的时候曾经说过,就全国而言,真正称得上古玩城的也不 过15-20家。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在古玩市场发展达到高峰期的时候,不少人怀着投资心态涌入古玩市场,那个时候,古玩城开起来,不少商铺很快就会被贩 古商们抢走,所以不但贩古的人多了,大大小小的古玩城也开始出现,不管自己原来是做什么的,总之打上个古玩城的名号,就增加了很多神秘感,对不少投资客来 讲似乎也增加了很多吸引力,而实际上,一个古玩市场里,真正称得上古玩和古董的物件能达到10%就不错了。

  各地古玩城怎一个空字了得

  “前段时间,我去河南、上海和江西等地的古玩市场走了一圈,这些地方的文物市场和北京的现状是一模一样,大家叫苦连天,甚至很多市场的经营状况比北京还 要差!”说李广琪是行内的传奇人物,还不光是因为他有着“仿古高手”、“鉴定专家”的称号,其实在中国古玩市场一片蓬勃发展的时候,他在同行业中就有过准 确的预判。李广琪告诉《收藏投资导刊》记者:“七八年前,我就有过这样的言论,古玩市场会有没落的一天。那个时候市场非常繁华,行内人不认同,反对我的观 点,现在大家问,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预见?”李广琪的回复很简单:“因为我对市场的细心观察,我经营了三十年,我对这个市场的来龙去脉太了解了。”

  李广琪说,将来文物市场和文物商店最少要关掉三分之二,就文物市场而言,中国现有资源有限,截止到目前,已经被开发利用的差不多了。有人说,文物的发掘 还可以依靠盗墓和海外抢购。毫无疑问,挖坟掘墓是国家明令禁止的,而海外抢购不太可能。虽说中国已经与世界接轨,但实际上在文物的管理和流通上有很大差 别,比如国外一百年以上的文物是不需要交税的,但是在中国是不可以的,是禁止买卖的。而文革时期遗留下来的文物也基本发掘完了,所以现在面临的不仅仅是古 玩市场倒闭,大部分古玩商店业也会随之倒闭。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状况,李广琪认为原因有三。一是,古玩市场混乱,真假古玩充斥市场,因为假货成本低,很多 时候,真货还卖不过假货。二是,信息更透明,是影响古玩行业的一个因素。对于很多藏家来说,随着信息越来越透明,真假货的辨别不再那么麻烦。以前无论是到 日本还是美国,你发现了一个古董 ,因为自己经验不足怕买到假货,又不知道该和谁请教,就只能买回后才能找到专家鉴定,但是现在不一样了,信息透明化,一张图片、一个电子邮件就可以帮你解 决很多问题,在某种程度上来说,这对去伪存真确实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三就是房租贵,对于很多商户而言,原本市场的冲击就很大,但是高额的房租加之其他各 种原因,导致不少商户陷入经营困境,无钱交房租,这就致使有些商户退场,有些商户惨淡经营。

  那以后的古玩市场还会不会 好?“真正玩古玩的商家影响不会太大,但是想在这里面捞钱的、想刮点油再跑的这些人都会死得很惨,因为这是一个小众化的消费群体。”李广琪信心十足地说, 真正的文物价格还会继续攀高,这是经济运行的规律,很多东西在不断完善。过去我们买一个真正的雍正仕女盘,不足两百美元就能买到,现在2万美金几乎都买不 到,原因就是,现在是信息时代,通过信息查找,知道这个东西存世量极少,藏家自然会抬高价格,最终,中国的文物市场一定会更加规范。

  古玩市场如何转型?

  “面对目前的市场状况,我和一些同行们也经常讨论未来古玩市场的发展方向,以及在经过市场的洗礼后势必要面临的问题。比如,各大古玩市场中淘汰的一些货该怎么处理。”李广琪说,三年前,他们就在做一个新的计划,叫“拯救文化市场”。

  李广琪说,首先他们想做像超市一样的格子铺。“因为古玩市场内绝大部分货物隶属于艺术品,所以我们想在潘家园或者其他古玩城周边开一个大型的艺术品超 市,把商店打造成一个像超市一样的格子铺。可能是一千米也可能是两千米,艺术超市里面可以容纳三千个格子或者五千个格子,这样算来,也就是三、五千个商户 可以进来。我们会先在北京做个示范,一个格子一个月可能是三百元钱,租赁嘛,我们就是让商户把烦恼甩出来,我们来做销售和售后服务。你喜欢艺术品或是想要 淘宝,都可到艺术品超市来逛,这里的产品很丰富,一逛就是五百个甚至一千个格子,想讨价还价也可以,而我们要做的就是服务。待市场成熟后,我们可能也会收 取部分佣金,用来作服务、管理支出。”

  二是,顺应发展趋势,打造网络营销平台,即艺术品上线。“我们把艺术品交给一些艺术品网站,由网络平台在网上进行销售。销售的利润我们一分不要,我们要的是这种模式跟这种宣传力度。”

  三是,季拍或者月拍。比方说,一个柜子五十件货,就一个号,一百元起拍,因为这里没有文物,都属于艺术品的范畴,所以也不会触犯文物法的相关规定,“这个趋势一定会有的,这个形式也一定会存在。”

  四是,做文化主题。“我们会在北京某一个地方做示范,将来我们会把这种模式推荐给全国各地的古玩市场,我们会把这种管理模式、运营模式甚至于盈利模式都 传给他们,或者我们派人去帮他们建立起一个品牌旗舰店。这次我们去郑州古玩城考察,现实是百分之八十都是空的,没人没货没商户没客人,全是空的,这样就是 在浪费资源。创建者完全可以把多余的资源搞新的科技和产业开发,实现产业转型。因为社会在变化,营运模式和商业模式也在转型,怎么转,能不能转得最经济、 最实用、最合理和最有效,这是我们要思考的。相对来说,我们的这种形式最合理最经济也最实用。”

  虽然没有看到计划书, 但是言谈间,记者能够感受到李广琪等古玩界的老行家们肩负的责任以及为了拯救这个行业而投入的热情。古玩即是一种财富,也是一种文化。而更多的则是承载着 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玩古玩是在温习历史,玩古玩也是在解读历史。正确地认知古玩,熟悉地了解历史,正是未来社会发展的一个方向。

[ 今日推荐 ] TODAY TOP NEWS

李阳:皈依佛门与家暴无

我的回答是我想当商人,我想成为一个企业家的老师 7月26日,李阳在少林寺正...

Copyright 2016 Y!beij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