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 > 正文

改编再任性也得有底线

2016-01-06 12:15 出处:

>  农历猴年将至,一提起“猴”,大多数中国人都会想到《西游记》。如今IP大行其道,一些影视作品为了迎合观众却将之改编成爱情故事,比如孙悟空和妖怪谈恋爱等等。对此,昔日“孙大圣”六小龄童表示,如此胡编乱造对不起祖宗,票房越高危害越大。

  原著改编无可厚非,但根本上仍须心怀敬畏尊重,不能任性胡来。而眼观当下,顶着所谓“再创作”帽子解构、颠覆经典的现象并不鲜见。要么在原著旧作上乱涂乱抹,改些台词、换点“鲜肉”;要么新瓶装旧酒,插科打诨,油腔滑调,甭管有没有都生拉硬拽来点感情戏;要么生编乱造,把男的变成女的,本是水火不容的却硬要爱得深沉。正如尼尔·波茨曼曾言“有两种方法可以让文化精神枯萎,一种是让文化成为一个监狱,另一种就是把文化变成一场娱乐至死的舞台。”此风不刹,一味“娱乐”下去的最终结果,恐怕就是“至死”。

  改编乱象风靡至此,原因复杂多样,商业利益使然恐怕是根本一条。市场经济时代,很多时候注意力就是生产力。一些文艺创作者为了博眼球、赚人气,不惜对名著搞点“大尺度”。还有一些或是源于懒惰不愿钻研剧本,或是苦于本领恐慌不得其法,原创思维匮乏、创新精神缺失,一味躺在老祖宗的文化簿上吃老本。此外,社会浮躁之气尤甚也不可忽视。如今,文艺创作短平快受到追捧,坐“冷板凳”成为过时,像曹雪芹著《红楼梦》、吴承恩写《西游记》那样甘于用数十载去精雕细刻、呕心创作者更是凤毛麟角。

  举凡世界优秀文艺作品,必定是在创作态度、思想内容和艺术表达上追求精品的结果。文艺创作方法可以有百条千条,但无论怎么推陈出新,基本的创作规律与底线操守须臾不可偏离。作为人类的审美意识形态,文艺旨在化人养心。原创剧也好,改编剧也罢,归根到底都应传递正能量,引导社会健康向上。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所言,好的文艺作品就应该像蓝天上的阳光、春季里的清风一样,能够启迪思想、温润心灵、陶冶人生,能够扫除颓废萎靡之风。

[ 今日推荐 ] TODAY TOP NEWS

李阳:皈依佛门与家暴无

我的回答是我想当商人,我想成为一个企业家的老师 7月26日,李阳在少林寺正...

Copyright 2016 Y!beij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