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 > 正文

导演周兵:天生对传统文化怀有浓厚兴趣(图)

发布时间:2014-06-27 11:31 【来源:】

align="center">

  纪录片《记忆》、《故宫》、《台北故宫》、《敦煌》总导演周兵接受本报专访。(受访者供图)

纪录片《故宫》。(资料图片)

  今年46周岁的周兵曾担任纪录片《记忆》、《故宫》、《台北故宫》、《敦煌》的总导演,与祝捷联合担任总导演的纪录片《下南洋》日前在央视开播,备受好评。昨日,周兵接受了本报专访。

  周兵畅谈了其纪录片制作拍摄的经历和感悟,并透露7月将与《下南洋》创意总监麦天枢、总导演祝捷一起参加第25届香港书展,作题为《下南洋:语言、食物、仪式的碰撞与融合》的讲座。

  “南洋”是现代的启示

  认识周兵的人对他有着一种相似的印象:蓄有微须,经常穿着中式的对襟褂子和布鞋,“身上流露着与其年龄和履历不太相称的缓慢与谦抑。”在位于北京紫禁城外东华门太庙的工作室里,“尚佛,听琴,喜茶,学画,写字”成了他在生活中修行的一部分,亦足可见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痴迷。

  对于刚开播不久的纪录片《下南洋》,周兵介绍,该片历时三年,深入九国,寻访上百个城市,试图向观众揭示一个与我们血脉相连的南洋。周兵说,“拍摄《下南洋》的想法最初不是由我提起的。而是《下南洋》的另一位联合总导演祝捷先提出这个选题,一开始我只想做监制,并没有特别大的冲动做总导演。后来,随着了解的不断深入,我对这个题材越来越感兴趣。”

  《下南洋》分为《华南之洋》、《异乡家园》、《血泪南洋》、《百年兰芳》、《千年家族》、《母国春秋》、《北望之心》、《开放之门》、《南洋祝福》等十集。周兵说,“相较于‘东南亚’,‘南洋’这个名字带着更多的情感记忆和历史背景。华人2000多年的下南洋历史,在原始莽林,他们是怎样克服重重险阻、建立家园?在不同的殖民统治下,华人的命运几起几落,血泪与苦难是否让他们构筑起理智、良性的社会体系?是什么力量支撑了族群文化的生生不息?我们想用影像回答这些问题。”

  在周兵看来,通过历史影像去捕捉和发现人类曾有的情绪和故事,在这些故事中,有我们面对未来生活的勇气源泉。“就像《下南洋》创意总监麦天枢说的,‘南洋之行是这个大陆上十几亿人心灵情感价值荣辱的一面镜子。南洋华人称得上是大陆几千年的文化使者,他们的命运本身不来源于南洋,而是来源于他们的母国,这个宏大的国家每一次的自我振荡和颠簸都成为南洋华人社会命运的高峰和波浪’。”

  “2000多年后的今天,移民依然是一个热门话题。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深入,有着共同历史文化源流的同胞,生活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与不同肤色、不同语言、不同习俗的邻居分享社会资源,将是整个人类的未来景象。因此,南洋既是悠远的发端,也是现代的启示。”周兵说。

  《东方之子》影响人生

  1991年,周兵开始拍摄纪录片。“我大学是在北京广播学院电视系学习电视编导专业,那时学习的就有一门纪录片课程。机缘巧合,后来1993年到1997年在央视新闻中心《东方时空》工作,这么多年跟纪录片的缘分一直没有断,都是以纪录片拍摄为主。”

  在周兵的纪录片生涯中,有一段经历尤为人所津津乐道,即是1993年10月至1997年6月,在央视新闻中心《东方时空》的《东方之子》栏目担任编导的工作。其间编导制作了《冰心》、《贝聿铭》、《杨振宁》、《丁肇中》、《孙越崎》、《吴树青》、《周谷城》、《叶乔波》、《季羡林》等共计一百多期“东方之子”。他称,担任《东方之子》的编导,对他的成长是至关重要的。

  “因为我接触的不是一两个,而是上百个人物。这批人物都是中国各个领域的泰斗级人物,他们的思想、做事的方式,影响我青年时期的成长,我觉得这是我特别幸运的一点。”周兵回忆道,当时采访中有不少令他印象特别深刻的细节。“我比较喜欢中国古典文化,《东方之子》偏重经济和政治的,这两个门类的人我拍得特别少,我拍的基本上是文化和艺术类的,现在那些老先生大都过世。采访冰心先生的时候,她一直在说一句话,我们要有爱,有爱才能解决这个世界上的很多问题。而季羡林老先生我采访过三次,他待人接物的态度令我非常感动。”

  周兵说起有一次去上海华东医院采访历史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周谷城的经过。“他当时95岁了,我们一进去,老先生浓重的湖南口音,说‘我只给你们8分钟’。这怎么办?我们节目播出时也就8分钟,只有8分钟采访时间就没法拍,但白岩松一开聊就聊了一个半小时。走的时候,老先生说‘你们都走了,也不陪我了’,当时我心里还挺伤感的,他的孤独感和渴望跟人交流的欲望,跟普通人是一样的。”

  然而,谈起这些参与采访的经历,周兵却以颇为憾惜的语气叹道:“当初年轻时不知道是一个个很难得的采访机会,所以资料都没有留,现在想起来很后悔。”

  研究艺术跟拍纪录片不相悖

  迄今为止,从事纪录片工作已有20多年,对周兵而言,就像每天吃饭睡觉一样,拍纪录片成为他很自然的一种工作和生活方式。“可能一开始并没有说我一定要做纪录片,但是我的工作让我事实上一直都在拍纪录片,其他方式就没有再接触和深入了。如果非要说个所以然,我觉得就是缘分。”周兵认为,纪录片有传播文化知识的自然功能,不需要说使命,但是这个功能如今也面临着挑战。“现在大家还是更喜欢看娱乐化的节目,但对我来说,我觉得有必要去把纪录片的精神发扬传承下去。”

  2004年5月,周兵前往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学习,攻读中国艺术史专业博士学位。“自工作以来,我接触了很多跟传统文化有关的纪录片,有时候跟一些国际导演沟通了解到,大部分的纪录片导演和制片人都是牛津大学或剑桥大学相关专业的博士生,比如拍动物的就是跟动物学科有关的专业人士,然后再把这些专业人士训练成导演。但我发现中国的很多导演在做同类型的纪录片,或者其他电影创作的时候,缺乏很多专业的训练,这也造成我一直想去学一个类似历史文化的专业课程。机缘巧合,我就去学了。虽然我现在仍在拍纪录片,但将来我还是希望在东方艺术史某个领域里有专门的研究,这是我的兴趣。”

  在周兵看来,拍纪录片和研究艺术两者并不相悖。“我觉得这不是两种不同的道路,实际上是一条道路,只是方法不一样。简言之,就是对某个领域饶有兴趣,要去研究,一种是纪录片的表达,一种是学术研究的表达,所以皆是同一条路——对东方文化的一种继承和创新。这条路很简单,我已经人到中年,对我来说,也就是在继承和创新这条路上,如何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去表达和传播。”

  传统文化贯穿其中

  综观周兵的纪录片履历,不难发现,从《东方之子》系列开始,到后来策划和执导《梅兰芳》、《敦煌》、《名寺高僧》、《台北故宫》、《卢浮宫》等大型纪录片,其实都偏向历史文化类型,或者说,贯穿着传统文化的根本。

  周兵讲到,2006年有一天,他在普陀山见到一位闭关十年的修行者,隔着窗棂进行了十多分钟的谈话。当时他介绍了自己的工作内容,闭关者向他提问,直触心灵:“你做的这些电视片的魂是什么?形式和手法都不重要,中国文化的精神慧命是什么?”

  “我天生对传统文化怀有浓厚的兴趣,《下南洋》也是跟传统文化有很深的关系,当然我也想尝试其他类型,比如环保类、互联网类型的纪录片,但核心还是中国传统文化。”周兵表示,最早拍纪录片时对传统文化有过焦虑和担心。“现在不太有这种心态了,只能尽量做一点是一点,立定传统文化的心,正亟须我们这样的人去做。”在他看来,当走出国门,再回过头来观望,可以发现,尤其是欧美这些国家都有非常核心的价值观,其国家传统文化的保护、整理和传播都做得相当不错。

  周兵也认为,当下纪录片跟过去历史上的纪录片相比,影响是越来越好,像《舌尖上的中国》播出后收到热烈反响,以及一些电视台也开通纪录片频道,让中国老百姓逐渐了解,这些虽然表明中国纪录片现在承担着一个上升的势头,但是对于中国文化价值观的传播,其实仍是面临一个很大的挑战。“第一,目前娱乐化节目还是占主要的,第二是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传统纪录片的创作方式和模式如何适应新媒体和互联网时代的传播方式,都需要去探讨,所以未来纪录片还是面对很大的创新任务。”他透露,目前正在制作大型高清纪录片《中医》,共有12集,将通过采访中医大师、医史专家、科研人员、文史哲、政治、经济多领域专家与学者,多种角度展示中医。并还将通过探索孙思邈、黄元御、喻嘉言等名医的精神世界,解读医术背后的道德修养,即“大医精诚”的真实含义。记者 魏沛娜

[ 今日推荐 ] TODAY TOP NEWS

李阳:皈依佛门与家暴无

我的回答是我想当商人,我想成为一个企业家的老师 7月26日,李阳在少林寺正...

Copyright 2016 Y!beij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