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遗尿日:孩子5岁后尿床是病 5岁儿童中有16%仍
发布时间:2016-05-25 10:54 【来源:】
(原标题:世界遗尿日:孩子5岁后尿床是病 5岁儿童中有16%仍尿床)
金羊网讯 记者陈学敏,实习生牛涛,通讯员易灵敏、周密报道:很多人小时候都有尿床的尴尬经历,都觉得孩子尿床并不是什么大事。5月24日是今年的“世界遗尿日”。医生介绍,16%的5岁儿童和10%的7岁儿童患有夜遗尿,并且有2-3%左右的患儿会一直持续到成年。医生提醒,尿床虽然不是大病,但严重影响了孩子的心理健康。
5岁儿童中有16%仍尿床
遗尿,也就是俗称的“尿床”。为呼吁公众关心夜遗尿儿童,重视夜间遗尿问题带给家庭和孩子的严重影响,世界遗尿日指导委员将每年五月的最后一个星期二定为“世界遗尿日”。
24日,在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珠江新城院区门诊大厅举办遗尿日义诊上,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肾内科主任李颖杰介绍,儿童夜遗尿在临床上指5周岁以上孩子夜间不能从睡眠中醒来而发生无意识的排尿。在中国,5岁及以上年龄的儿童平均每周至少2次夜间不自主排尿,并持续3个月以上,即可诊断为儿童夜遗尿。统计资料表明,夜遗尿的患病率非常高,约16%的5岁儿童和10%的7岁儿童患有夜遗尿,并且有2-3%左右的患儿会一直持续到成年。
“儿童多于2-3岁已能控制排尿,如果此年龄段仍有尿床,很有可能到5岁时就还会尿床,建议注意开始家庭治疗,如改变饮食习惯、进行功能锻炼等,如果5岁后仍尿床,就应该找医生检查、治疗。” 李颖杰说。
提醒:尿床不治危害更大
目前认为,儿童夜遗尿的发生影响因素可能有中枢神经系统、生理节律、膀胱功能紊乱以及遗传等等。“遗尿的原因有多种,可能是存在中枢睡眠觉醒功能与膀胱联系的障碍,也有可能是体内分泌的夜间抗利尿激素不足,从而导致夜尿增多。此外,还有可能是‘小膀胱’,也就是膀胱功能性容量减少。”李颍杰建议,家长和患儿应先让医生诊断后再进行针对性的治疗和锻炼。
医生认为,针对孩子尿床的不同病因,可以用物理治疗和药物治疗等不同的方式进行治疗。
“孩子膀胱容量不够,可以通过后天锻炼来提高膀胱容量。比如鼓励孩子多喝水,有意识的多存尿;训练孩子排尿中途停止在排尿,提高自控力。当然家长也可以尝试使用遗尿报警器来帮助孩子建立条件反射,形成排尿习惯,改善孩子的遗尿情况。遗尿警报器会在膀胱已满的时候发出信号,通过发出警报声让孩子从睡梦中醒来。”
李颖杰表示,由于对遗尿问题缺乏认识,尿床对于家长来说是一个尴尬的问题,半数家长常常因为难以启齿而耽误了孩子的治疗。为此我们应该正确看待遗尿问题,将遗尿看做一种正常疾病,不要因为羞于提及而耽误孩子的治疗。
“很多家长认为小孩尿床比较常见,夜遗尿问题经常被低估,而且很多患者因为自尊心问题而不愿去就医。”李颍杰强调,尿床是一种疾病,虽然可能在成长过程中自愈,但早期不予治疗,会影响孩子的自尊,甚至他们的成长尿床会带来哪些危害?李颍杰说,尿床可严重影响患儿自尊心与自信心,还会引起注意力不集中、焦躁、多动孤僻等心理异常,是儿童第三大创伤性事件。此外,长期夜间遗尿常常给患儿及家庭带来较大的疾病负担和心理压力,影响患儿夜间睡眠,使得患儿不敢参与过夜的集体活动,并产生自卑心理,导致性格内向。
Tips:少吃寒凉食物可改善
广州妇女儿童医疗中心中医儿科主任李蔷华认为,从中医角度说,孩子遗尿是因为胃脾气虚,肾气不足。夏天时节,尿床的孩子要少进食多盐,多糖和生冷食物,也不要进食由玉米、紫菜、菜干、绿豆、赤小豆、海带等食材做的汤水,此类的食物多寒凉,可引起多尿。如果要喝汤,尽量安排在午饭时。晚餐尽量不喝汤,傍晚尽量不进食西瓜、哈密瓜、甘蔗等水果。不进食糖水,饮料,因为吃这些食物会加重遗尿的症状。
中医的药膳和食疗对尿床孩子和尿多人群都有明显改善的效果。比如太子参山药粥、芡实莲子粥、龙虱瘦肉汤、海参核桃仁猪脊骨汤等,具有健脾补肾,缩小便的功效。
北京将取消计划生育证明
针对全面两孩在京落地,北京市政府昨日印发《关于实施全面两孩政策改革完善...
中央明确生育两孩无需审
今后,我国将实行生育登记服务制度,对生育两个以内(含两个)孩子的,不实...
北京生二孩成本高 过半夫
北京生二孩成本高 总计约38.6万至143万元 生吗? 二胎政策是中国实行的一种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