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零部件企业停止“在华独资”系误读
发布时间:2014-08-28 10:09 【来源:】
[摘要]在整车企业未能用“市场换到技术”的大背景下,经历了限制再放宽政策后,我国汽车产业政策也不会轻易回到零部件股比限制的时代。
[腾讯汽车原创报道 傲敦]随着反垄断调查升温,种种信号都指向了一个方向——中国政府要整顿零部件行业。日本12家零部件企业刚被处罚12.35亿元,随后德国零部件企业就“接到”了中国政府相关通知,让其停止在中国市场的独资经营。
根据国外媒体报道,德国零部件企业爱尔铃克铃尔(ElringKlinger)公司首席执行官史蒂芬-沃尔夫( Stefan Wolf )在接受《斯图加特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政府已经通知数家德国汽车零部件制造商不允许继续独立通过设在中国国内的子公司开展业务,未来这些企业必须同中国当地企业组建合资企业以继续开展对华业务。”
如外媒消息准确,德国零部件企业确实被中国政府告知停止“在华独资”,那么这将预示着中国汽车产业政策将出现大的转向。业内人士猜测,相关部门正在酝酿新一轮汽车产业政策,其中将会涉及整车企业合资股比和零部件企业相关政策,零部件行业“静默期”将被打破。
但值得注意的是,按照我国目前的产业政策规定,1994年我国对汽车发动机有明确实施“50:50”的股比限制,但在进入WTO之后中国政府承诺取消发动机的股比限制,跨国汽车公司不仅可以封锁发动机的技术,还可控股甚至独资生产。
2004年出台的《汽车产业发展政策》明确规定,正式取消外商投资零部件的股比限制,外资零部件厂商可以通过独资或合资的方式在中国生产经营。
原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产业政策司副司长、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李万里对腾讯汽车表示,外资零部件企业停止“在华独资”系误读,在汽车产业政策接轨国际化和市场化的调整大方向下,违背核心指导方向的新政必定不会“横空出世”。德国媒体的报道不合乎常理,从国际惯例和法律层面来讲,我国在没有采取内部和外部征求意见的前提下,突然出台这项规定是不可能的。
毫无疑问,零部件行业整顿比整车更急迫,国内零部件企业规模小、实力弱、研发能力不足,在这样的背景下,零部件产业若想快速发展,必须掌握核心的零部件技术。但整车企业未能用“市场换到技术”的大背景下,经历了限制再放宽政策后,我国汽车产业政策也不会轻易回到零部件股比限制的时代。
此外,德国媒体消息并未透露其他相关细节,但事件矛头直接指向了我国汽车产业政策合资股比限制政策。该企业表示担忧,中国政府一旦实施新政,那么对于德企所掌握的知识产权资产将会产生巨大的冲击。届时原先德国汽车零部件企业的将有一半左右拱手让给中国同行。并且认为,北京的决定是为了帮助国内企业缩短同德国企业在产品和技术方面的差距。
昨日有德国零部件集团博世回应媒体:“博世中国目前没有收到任何中国修改外资零部件经营政策的通知,我们相信外资公司将继续在中国经济发展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并且致力在中国建立一个公平开放的投资竞争环境。”
版权声明:本文系腾讯汽车独家稿件,版权为腾讯汽车所有。欢迎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腾讯汽车)及作者,否则必将追究法律责任。
北京研究小客车指标市场
昨天,北京市交通委发布《北京市十三五时期交通发展建设规划》,到2020年,...
车检改革新政:9月1日起
两部门今天发布,9月1日起,试行6年以内的在用私家小汽车免予上线检验。 据...
严管进京证 车市雪上加霜
4月26日,北京举办了机动车限购新政实施以来第二次摇号,本期普通小客车摇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