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房产 > 正文

Herman Miller丨设计更好的明天

2022-04-26 10:20 来源:中国网

  和谐办公,自然相处,将成为未来趋势。现今的办公空间设计,已无法满足新一代的办公生活需求,混合办公模式将成为新常态。

  作为MillerKnoll的子品牌,Herman Miller(纳斯达克股票代码:MLHR)一直提倡设计须「以人为本」,与全球各地寻求空间优化改造的公司合作,共同打造和谐共存的办公和生活空间。

  随着我们的工作和生活都进入一个新的时代,MillerKnoll能帮助各组织紧握时机,再度振兴企业文化,改善团队的健康状况并提高其生产力,同时培养员工拥有更强烈的企业归属感。

  自疫情爆发以来,世界对于“工作”这个特殊概念的理解已经变得更加广泛,不再局限于只能在办公室进行一系列活动。

  各行各业的组织开始测试分散型工作战略。尽管员工在居家办公时的生产力让许多领导者喜出望外,但由于缺乏灵感的碰撞和即兴的面对面交谈,导致工作场所联系被削弱,而这两点,对于维护企业员工的长期精神面貌和健康状况都是至关重要的。

  在MillerKnoll,我们从整个疫情期间获得的种种洞察都表明,人们的思维模式发生了广泛的转变。人们前所未有地认识到了种种局限对于我们在工作中和在家里的日常生活的影响程度。这无疑是一种觉醒,而那些尚未认识到形势的公司已经开始意识到一些后果。

  数据表明,这种所谓“大辞职”可能并非偶然,而是会逐渐演变成一股风潮,甚至可能在2022年之后愈演愈烈。

  MillerKnoll旗下包括一系列充满活力的品牌,携手设计我们所生活的精彩世界,我们将为那些正在寻找支持其员工及其工作的现代化方式的组织带来我们深耕数十年的研究成果,满足他们无穷尽的好奇心。

  这已经是我们的两大核心品牌——Herman Miller和Knoll——代代相传的标志性方法。

  我们的品牌各展所长,推动了对现代工作场所的定义。而现在我们有机会确保下一次演变能够支持新的工作方式、转变企业的办公空间并且强化合作意识。

  通过公平体验

  为每个人的独特工作方式提供有力支持

  疫情促使人们包容和接受各种灵活多变的工作方式。但最初只作为类选的改变已经显现出惊人的适应性,迅速受到跨行业及跨地域员工的极大重视并形成根深蒂固的认识。

  灵活度与可选择性已经成为大家的期望,且这种期望并没有要动摇的意思。

  对于父母皆在工作的情况,很难实现工作与照料孩子之间的微妙平衡。疫情更是导致了这种平衡的崩塌。

  证据显示,这种劳动力流失仍将继续。《未来论坛》发现,将近有三分之二工作的父母打算在来年换工作。与之对应的,许多组织已经转向混合型工作场所战略,期望能扭转这些趋势。他们认识到了混合战略能够培养员工信任感并为其提供更公平的工作体验。

  但是,光认识到这种趋势,还不足以让组织为其员工提供在指定的工作日选择工作场所的自由。组织还必须提供更多资源和支持,以确保这些选择的实质效果——在家办公、办公室办公或在其他地方办公。迄今为止,我们看到的结果都证实了这一点。

  这些工作者也更有可能对其公司和领导者有积极正面的看法。他们对于公司的信任度提高了5.6倍,为在此工作而感到自豪的人数也增加了3.5倍。总的来说,这些结果与员工身心健康的改善有着积极的联系。

  实际上,从所有维度上讲——包括工作-生活平衡、生产力、较低的工作压力和更强的归属感——混合型与远程优先的员工所获得的体验都要优于全职办公人员的体验。

  在MillerKnoll,我们认识到了混合型工作在短期内改善员工工作体验的能力。就长期而言,我们会将这种更偏向于混合型办公战略的体验视作一次减轻办公室压力的机会——我们所说的并不是要缩减办公室的规模或者削弱其重要性,而是要腾出空间来打造更精良的现代工作场所,以提供其支持的工作体验。

  通过创造更具包容性的环境

  转变您的办公空间

  雇主怎么可能知道他们的每个员工哪天在哪个地方才能拥有最佳的工作表现呢?他们可以去研究每个人的工作、团队性质、他们所从事的项目类型,及其所需要的技术工具,然而,这还只是开始。即便组织终于搞明白了一名员工在某个周五的具体需求,而这个人的情况可能在接下来的周一就全然不同了。

  如果这对于他们及其工作都是最好的选择的话,那么混合型工作让员工有足够的灵活性来选择在办公室以外的地方工作。。但就办公室本身而言,我们必须要重新构想它的功能,以更全面、更好地支持当混合型工作者步入办公室的那一刻希望获得的工作体验。

  恢复社群

  人是渴望沟通的。即使是最外围的熟人圈子,对于我们的社会健康也是极其重要的。通过提供能促进人们与其外部社交的区域——即我们的薄弱关联和稳定关系——现代工作场所有利于恢复社群体验。

  沉浸式团队合作

  在协作式工作中,我们时而需要聚集在一起,时而又要分散开独立工作,其中掺杂着同步或者非同步的学习和交流。

  通过更多地参照邻里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团队空间是固有的,而个人空间是共享的——现代工作场所能提供更有沉浸氛围的团队体验,也能更好地全面支持各种类型的协作式工作。

  个人专注与思考

  过去两年,我们的家庭在许多方面承受了巨大压力。如果你有空余的房间,可以把它改造成家庭办公室、教室或健身房。如果没有呢?找一片可以专注工作的地方实则很难。

  有的团队成员需要独处的时间来形成周全的想法、意见和作品,他们需要在现代工作场所中拥有一些可以让他们深入、高效且专注地开展工作但同时又能与组织保持联系的空间。通过这种方式转变企业办公空间的一体化工具就是包容性设计。

  作为一个实践领域,包容性设计包含了一个不断扩展丰富的技术专业知识的体系,从认知科学到神经多样性,从通用设计到ADA法案合规性(美国),几乎包罗万象。为帮助组织在现代工作场所中打造更具包容性环境的任务时应用到包容性设计,我们概括了三条指导原则。

  1.无障碍

  消除可能妨碍成功的的认知、社会或物理障碍。

  在这个场景里,我们针对社群的恢复进行了优化,最大程度消除了物理障碍。我们通过提供大量开放式的空间,鼓励自由活动;我们使用了具有反差效果的饰面,方便识别较小的工作组;并且支持能推动动态社交关系的各种姿势和配置。

  2.直观简便,切合需求

  通过直观、一致和切合需求的用途设计,我们能帮助人们更充分地利用空间。

  在这个场景里,我们针对沉浸式团队合作进行了优化,提供了动态座椅选项、单人桌、移动数字技术和模拟工作工具,让员工在体验新的混合型互动模式之际,根据个人的不同需要获得最大化的舒适。

  3.高度自主,以结果为导向

  鼓励员工在不需要特殊调整的情况下适度掌控其体验。

  在这个设置里,我们针对个人专注与思考进行了优化,人们可以从一系列工作点中进行选择,每个工作点的设计都是为了培养不同的思维状态,帮助个人找到并保持其特有的高效工作流程。

  通过提升归属感强化社群意识

  公平的体验与环境的包容性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当工作场所战略赋予每个人保持高效与成功的平等地位,当空间设计可以满足最广泛员工的使用需求,组织就能取得更伟大的成就。

  不管我们愿意用什么词来描述公平体验和包容性环境的好处——快乐、身心健康、社群意识、归属感——其结果都是员工与其所属组织的双赢。

  思考一下您组织目前正面临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您需要听到更多人的声音,而所有这些人必须能放心地分享他们的观点。现代工作场所可以是一道强大的催化剂,开启发现问题、产生解决方案,以及评估成功途径所需要的对话。

  我们将竭诚提供帮助

  在重构工作体验的过程中,需要您组织的每个人发挥自己的作用:人力资源、法律、企业办公规划、领导……不胜枚举。工作场所这个连续的共同体——从同地办公的办公室到员工的家庭办公室,以及更多的选择——都只是这个谜团中的一部分。

  在MillerKnoll,我们将设计的力量看做积极改变的工具。而且我们已经准备好利用这股力量来帮助您和您的组织通过包容性设计、在员工之间培养强烈的归属感等方法提供更公平的工作体验。


[ 今日推荐 ] TODAY TOP NEWS

2020年澳大利亚旅游局中国区线上旅业洽谈会盛大开幕

【2020 年12月1日, 上海】 2020年 澳大利亚旅游局中国区线上旅业洽谈会(Australia Marketplace Online - China 2020,简称AMO)于...

第二届南京国际艺术博览会落幕:一期一会的艺样金陵

2020年11月29日,为期四天的第二届南京国际艺术季暨南京国际艺术博览会圆满落幕。...

名家推荐:画家王志坚作品赏析

王志坚:生于1958年,湖南湘乡人。毕业于湖南师大美术学院,代表作曾获中国美协授予的二等奖,国家文化部银奖,...

品山崎之韵,溯日威之源

11月4日,三得利日本威士忌世家在上海举办“山崎日威之源”品鉴会,以山崎多个珍贵酒款打造了一场味觉盛宴,与...

笔墨灵动 富力清新:著名画家刘新华

刘新华,天津市人。籍贯:河北河间市。毕业于日本京都艺术大学大学院、文学硕士、美术硕士、美学博士。...

打卡设计|魔都明珠塔前的“Rolf Benz名伶”

▲坐标:上海外滩悦榕庄 热情时尚的Ms.Mio Mio的美如同奥黛丽赫本,略带复古气息却时尚感永存,并拥有自己独立的审...

Ember推出限量版智能温控马克杯, 为中国消费者打造顶级咖啡体验

Ember亮相星巴克臻选上海烘焙工坊 中国上海,2020年10月 29 日 以设计主导的智能温控品牌Ember今天宣布,推出全新限量...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