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 > 正文

林文才医学影像多媒体艺术展「替身SURROGATES」全国首展厦门开幕

2020-10-27 16:20 来源:本站

  一个在医疗空间里举办的艺术展,会是什么样?

  厦门首家多媒体艺术医疗美学中心Lanlanli与不愿去多媒体联合,在充满现代感的医疗空间内,邀请了新锐艺术家林文才参与打造了一个融合艺术、设计、科技、医疗、商业跨界创新的展览:“替身:症状成像”,展览从2020年10月17日持续到12月17日。

LanlanliL³ LAB空间照

  展览第一次呈现了林文才的大型多媒体互动装置作品《替身》,互动装置围绕着医学成像技术在对实物的消亡和虚拟物象生成的过程中,交织展现了与替身相关的艺术创作。

  展览同时展出了与替身相关的4件装置、1件影像作品、10余件水墨作品,和1个沉浸式的空间。这些作品将在一个医疗美学空间中将替身,记忆,症状成像,文本,医学,艺术,科技,机械,神话进行多层空间的链接和多层关系的叙述。让观者在沉浸参与和交互成像中阅读关于替身的症状。

部分展出作品介绍

《替身》

(大圆厅主体位置)

  装置,2020年

  显微镜,显像屏,显微摄像机,phoenixdatosx2,VGSTUDIO MAX3等

  症状关键词:真实消亡,虚拟生成

  《替身》是利用医学中包埋打磨的成像方式进行物象的制造。我利用了羊角和仙人掌进行样品的制作。在羊角的内部的放入了种子,齿轮,药物,动物模型等物品。让仙人掌的尖刺刺向自己的内部。接着再通过逐层打磨拍照的方式将物品内外差异的戏剧性显示出来。观者在观看物品外形的情况下,随着影像的逐层叠加看到了内部的物品。观者通过内外观看的反差,形成一种对事物认识的反思。此外,物品在获得彻底观看和虚拟重建的过程中,真实的实物消失了。彻底的观看和实物的消失同时发生。

  此次展览,《替身》装置还结合了交互的形式,捕捉现场观众的身影进入重构物象的内部,观众成为羊角内部的物品。现场观众的身体进入了打磨消亡和重构生成的替身实验场。

《替身》

(大圆厅墙)

  影像,2020年

  症状关键词:理性,放大,差异,救赎

  此处的影像的是由打磨过程逐渐重建起来的虚拟物象组织而成的世界,虚拟的物象交织在一起形成了我们环境,他们不断的生成和消亡,我们被这样一个理性的,科学的,虚拟的世界所包围,正如我们正处于一个虚拟世界的内部。我们在虚拟物象面前也许没那么惊慌或者畏惧,但是我们犹如虚拟内某个渺小,浮动的物质总提醒着我们的处境。虚拟总是触不到边界,实体则是边界清晰。真实的实物被一层层的虚拟生成,边界被虚拟描述和界定。

《数字替身》

(过道)

  交互作品,2019

  症状关键词:层级覆盖,手势,轨迹形态,抽象形态的人

  过道中充满数字,数字一排排的向下移动,采像设备识别互动者的动作,采像设备识别获得的数据控制画面的移动位置,交互者在移动的过程中,当移动碰到画面中的数字后,数字下隐藏的身体形态,如脑部的CT影像会被激活显示出来,身体形态会随着交互者对数字的碰触发生持续的激活和显示。当交互者停止交互时,画面回归到纯数字的移动,身体的形态被隐藏于数字之下,不可见。

《韦陀花》

  机械装置,交互影像,2020年

  关键词症状:控制,失控,花神,韦陀

  机械昙花的开合控制身体形态的变化。《韦陀花》通过实时交互 ,先采集花朵开放过程的运动数据,再利用采集开合过程的数据用于控制脊梁骨的形态变化。随着花朵的开放,脊梁骨慢慢的变化成花朵的形态。昙花不追逐阳光,昙花对光照强度甚为敏感,需要一定的温湿条件才能开放。昙花一现,只为韦陀,忘记是替身最为彻底和无情的部分,瞬间的开放只为保存身份替换前的真身记忆。花癫症,花季,思慕不遂,情绪恍惚,脱离实际,思维障碍,钟情幻想。

《风,骨》

  机械装置,交互影像,2020年

  症状关键词:失飞控制,仿生源,实验动物作为人的替身,肩胛骨错位

  这是一个机械运动控制影像的装置,翅膀扇动产生的数据控制身体形态的变化,随着翅膀的运动,身体变逐渐演化为飞禽的羽翅。飞禽的羽翅在与风的关系中调整着飞行的方向,速度。而《风,骨》随着翅膀的开合运动,将产生的运动数据控制身体的形态变化。随着机械翅膀的运动,身体逐渐演化出鸟的翅膀,翅膀大小不一,方向各异,身体形态成为一个随着风动而时刻调整羽帆的羽舟。我们并不畏惧于仿生制造,羽翼仿生为我们带来了速度。风和关于失飞症状的身体,将以其刚健的质地和控制获得一种新的自由。

《症状成像》

  影像,2020年

  虚拟重建,B超,X光片,CT,磁共振

  症状关键词:描述,权利,输入,编码,输出

  《症状成像》是由5段影像和词汇共同构成的5种症状成像。五种症状分别是:1:成像-真实;2:发育-干预;3:平均值的身体;4:跟随-距离;5:可见-控制。

《九宫鸟》

  装置,2020年

  症状关键词:善鸣,耳鸣,替身错觉

  九宫鸟,善鸣,叫声响亮清晰,能模仿和发出多种有旋律的音调。社会性行为极强,若其群中的一只鸣叫,其他鸟则长时间地在附近徘徊鸣叫。多变,而且能模仿其他鸟类鸣叫、甚至学会简单的人类语言。

  航空性中耳炎,气压创伤性中耳炎,是乘飞机旅行时常引起的损伤性耳病。在飞机升空或急剧下降时,鼓室由高压进入低压或低压进入高压状态,咽鼓管调节功能不足以维持鼓室内气压和外界气压平衡。

  失听,耳鸣

  替身综合症,Capgras Sydrome即弗雷格利妄想综合症(Fregoli妄想综合症),又称人身替换症、双重错觉综合症、易人综合症、替身错觉、双重人身症、冒充者综合症。

  患者认为其周围环境中一些人被替换了,但并非发生在同一时间和地点,而替身是同一个人。换言之,替身依次变换成不同的人,出现在患者面前。

图片来自小红书-鹿子少女

《水墨,草图》

1:《重叠的皮质区》

2:《透明的狩猎场》

3:《不器》

4:《风,光,雨,电》

  「替身 SURROGATES」多媒体艺术展

  展览时间 2020.10.17-2020.12.17

  周一至周日10:00-17:30)

  门票免费

  【现场登记观展】

  展览地点:厦门市仙岳路骏豪会一楼DLanlanli Space

  策展人

  王禹杰

  艺术家

  林文才

  多媒体技术

  RouMediaLab

  策展执行

  不愿去多媒体

  出品

  李兰兰、吴阿当

  Lanlanli品牌规划

  杨韬

艺术家林文才

  艺术家林文才

  1989年12月26日出生于福建,2013年毕业于厦门大学,2020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不愿去多媒体、Axiel(s)团队新媒体医学方向艺术家。主要基于知识综合和跨学科的研究进行实验艺术的创作,以艺术项目和计划的工作方式进行,创作主要涉及医学影像领域,以文字写作,绘画,影像,装置等形式呈现。

  L³ LAB PROJECT

  坚信女性建立独立审美内核的重要性,LANLANLI 医疗美学中心基于所属L³ LAB艺术空间发起一项不断引发艺术观念与医美理念碰撞的艺术计划——L³ LAB PROJECT,与不同领域的先锋艺术家、创作者合作,持续呈现并探讨前卫科技与原生自然、外在表相与精神内核之间的美感相悖与匹配,从而将广泛而独特的艺术概念注入观者内心,形成独属于其自身多元包容的审美内核,持续创造、输入、活化顶层精神的审美土壤,自内而外供给关于美的认知与能量。

  不愿去艺文空间

  于2014年成立于厦门,定位综合性艺文空间,为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战略合作企业。不愿去艺文空间旗下的多媒体中心,是以艺术创意为先,以互动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及开发为基础,专注文化、艺术、自然、设计、商业与科技的跨界融合,提供策划—设计—实施一体式服务的科技艺术集成团队。


[ 今日推荐 ] TODAY TOP NEWS

2020年澳大利亚旅游局中国区线上旅业洽谈会盛大开幕

【2020 年12月1日, 上海】 2020年 澳大利亚旅游局中国区线上旅业洽谈会(Australia Marketplace Online - China 2020,简称AMO)于...

第二届南京国际艺术博览会落幕:一期一会的艺样金陵

2020年11月29日,为期四天的第二届南京国际艺术季暨南京国际艺术博览会圆满落幕。...

名家推荐:画家王志坚作品赏析

王志坚:生于1958年,湖南湘乡人。毕业于湖南师大美术学院,代表作曾获中国美协授予的二等奖,国家文化部银奖,...

品山崎之韵,溯日威之源

11月4日,三得利日本威士忌世家在上海举办“山崎日威之源”品鉴会,以山崎多个珍贵酒款打造了一场味觉盛宴,与...

笔墨灵动 富力清新:著名画家刘新华

刘新华,天津市人。籍贯:河北河间市。毕业于日本京都艺术大学大学院、文学硕士、美术硕士、美学博士。...

打卡设计|魔都明珠塔前的“Rolf Benz名伶”

▲坐标:上海外滩悦榕庄 热情时尚的Ms.Mio Mio的美如同奥黛丽赫本,略带复古气息却时尚感永存,并拥有自己独立的审...

Ember推出限量版智能温控马克杯, 为中国消费者打造顶级咖啡体验

Ember亮相星巴克臻选上海烘焙工坊 中国上海,2020年10月 29 日 以设计主导的智能温控品牌Ember今天宣布,推出全新限量...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