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最具收藏潜力画家:吕书峰
2020-04-14 19:03 来源:本站
吕书峰,祖籍河南新乡。1963年生于陕西韩城市。现任西安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黄土画派艺术研究院副秘书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全国美展专家库评委。文化部中国画创作研究院创作部主任、研究员。
作品八件先后入选第七、八、九、十、十二、十三届全国美展,第二届全国中国画展、第三届中国油画展、第十二届、十三届全军美展等,其中《煤,从这里开采》获第七届全国美展铜奖,《莎士比亚》获第九届全国美展银奖,曾获两届中国连环画十佳奖,获首届全国漫画、连环画、插图大展铜奖。获首届、第二届全国中国画线描展优秀奖。2013年11月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办“现实与超越”——吕书峰中国人物画展。
在《美术》、《美术观察》、《中国书画》、《国画家》、《画刊》、《中国连环画》、《美术大观》等刊物作美术家专题并发表论文、作品计千余件。教育部聘任主编全国中等艺术师范《色彩》通用教材。上海书店出版社出版《人物速写》。人民美术出版社《吕书峰国画精选》集,江西美术出版社出版《一线经典吕书峰》。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当代中国画名家名作——吕书峰作品集》。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吕书峰中国人物画集》、《图说文学——中国插图连环画艺术溯源与实践》、《速写课徒》、《写生技法》等学术专著。
2015-2016年为中国文联、中国美协、中国国家博物馆、国家艺术基金纪念红军长征80周年大型主题性创作中国画《彝海结盟》(300×800cm)主创作者,作品被国家博物馆收藏。
2016-2018年为文化部、中国国家画院“一带一路”国际美术创作工程中国画《大清册封达赖五世》(400×600cm)主创作者。中国国家画院收藏。
2017-2019年为文化部、中央美术学院创研班《路遥与平凡的世界》)(300×600cm)主创作者。
2018-2021年为文旅部、中国美协“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国家重大题材美术创作五联画《民主自治》(300×750cm)
编者按: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华诞之际,从美术与时代的关系角度,回顾和总结文化和旅游部“国家主题性美术创作项目”中央美术学院创研班为期两年的教学与创作实践,对于更好地认识、延续和发扬新中国成立以来形成的重大题材美术创作传统,以及有效地配合、推动国家重大题材美术创作工程的开展和深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由中央美术学院国家主题性美术创作研究中心策划的“时代的使命”专辑,围绕创研班为期两年的教学与创作实践展开,以艺术家的创作实践展开丰富的问题视域与理论维度,旨在从学术层面对这种有机贯通“创作-研究”“研究-创作”两个层面的重大题材美术创作现象予以论述,是展示中国当代主题性美术创作独立研究和自我解释能力的学术实践。
《路遥与平凡的世界》300×600cm
文学巨擘 黄土探艺
——《路遥与平凡的世界》创作谈
吕书峰
2017年8月,西安美术学院科研处接到文化和旅游部“国家主题性美术创作项目”中央美术学院创研班申报选题项目的通知,我作为学院推荐作者之一很快投入草图创作阶段。起初,我选的主题是“大众文化——领袖观看兄妹开荒秧歌剧”,经过两个月的准备向中央美术学院提交《领袖观看兄妹开荒》中国画草图,以及自2015年以来我参与创作的纪念红军长征胜利八十周年美术作品展中国画《彝海结盟》和为文化部“一带一路”国际美术创作工程创作的中国画《顺治帝遣使邀达赖五世赴京册封》等相关作品和材料。同年10月,我有幸入选中央美术学院“国家主题性美术创作研究班”。
《彝海结盟》国画300cm×800cm 吕书峰(西安美术学院)
一、创作宗旨
2007年以来,国家先后组织了多次重大题材美术创作工程,如鸦片战争以来“国家重大题材美术创作工程”、“中华文明五千年重大题材美术创作工程”、“纪念长征胜利八十周年美术创作展”、“一带一路”国际美术创作工程等。作为国家记忆的美术创作,这些重大事件来源于国家重大的历史变革,无论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进入新时代,这些美术创作始终站在历史的高度和前沿,凸显时代主旋律,讴歌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做出重大牺牲和特殊贡献的先进人物或重大事件,这些主题性美术作品起到鼓舞人民、推动社会发展进程的重大作用。国家重大题材美术创作提倡旗帜鲜明地运用现实主义美术的表现方法,努力打造精品、攀登艺术高峰。
《顺治遣使恭迎达赖五世赴京册封》 600cm×363cm 2018年 吕书峰
二、作品成因
2017年11月,中央美院主题性美术创研班开班后,范迪安院长针对阶段性创作提出了指导性意见,邵大箴、丁一林、殷双喜教授做了相关的学术发言,学员们共同在北京展览馆参观了《砥砺奋进的五年》大型成就展。要求学员根据文化和旅游部下发中央美院创研班的选题方向,即刻投入创作状态。我此前带来的《领袖观看兄妹开荒》选题不在项目选题范围,因此选题得重新调整。这次选题以改革开放以来的重大事件为主要内容,经殷双喜教授提议和我个人的反复斟酌,决定创作81号选题:“艺术家深入生活——创作无愧时代的艺术作品”。我长期生活在陕西,对陕北生活很熟悉,加之20多年前我历时4年、多次深入陕北,改编和创作长篇连环画《平凡的世界》,对路遥和他的作品具有深层的理解。路遥作为20世纪80年代以后最具影响的文学家,他创作的《人生》和《平凡的世界》曾产生巨大影响。有人说“改革开放的陕西文学就是中国的当代文学”,那么反映这个时期最有代表性的文学艺术家,路遥则当之无愧,因此反映路遥在陕北深入生活、创作文学巨著《平凡的世界》这个画面顿时浮现在我的眼前。
《西安事变》400×600cm
三、创作构思
长篇小说以宏伟的叙事性描写重大历史背景下的社会变迁,通过主要人物的生活历程、社会与个人的矛盾冲突,揭示社会现实和人的心理活动。《平凡的世界》反映了20世纪70年代中叶至80年代中期,十年间发生在陕北的重大社会变革。作者以孙玉厚、孙少安、孙少平,以及田福堂、田福军、田润叶、田晓霞等组成的两个家族为主要线索,从他们各自不同的奋斗历程,深刻地揭示了改革开放初期的历史变革。路遥笔下的人物源自他生活的清涧县周边,创作路遥深入生活的画面,如果仅仅把路遥表现在群众当中我认为是远远不够的,把路遥《平凡的世界》笔下的主要人物和路遥描绘在一起,它看上去貌似路遥在陕北深入生活的瞬间,然而当读者仔细品味时,田福堂、田润叶、孙少安、孙少平、田晓霞等这些人物也将会与读者对话。作为现实主义的美术创作,把现实与想象相结合将成为我创作中国画《路遥与平凡的世界》的基本动机。
《解放西安》 250×360cm
四、深入生活
2018年3月,刚刚过完春节,带着创作路遥的任务,我驱车赴路遥家乡延安清涧一带考察写生。陕北是长安画派和黄土画派创作的源泉,我创作连环画《平凡的世界》时就曾多次去陕北写生搜集素材。由于长期在西安美术学院执教,每年都会去陕北两三次,陕北的每个县几乎都有我的足迹。这次专程来到路遥的老家,首先去了路遥故居,读路遥的生平和事迹,又去路遥纪念馆搜集相关素材。返程时去了延安大学搜集到了很多路遥生前的珍贵图片。关于这件作品中陕北人物的形象刻画,源自我三十年来积累的图片,包括大量的素描和速写原型。我作为陕西作者,能把《路遥与平凡的世界》这件作品深化并尽其所能画出一定的高度,也是我的夙愿。
《长征途中之托孤》 210×190cm
五、创作构图
画面中,主要人物路遥与村支书田福堂被设置在人物偏左的主体位置,他们正在促膝攀谈;县委书记田福军夫妇、孙玉厚、孙玉亭以及村里的男女老幼围绕着主体人物,似乎在倾听;左侧的乐手还在唱着《信天游》;画面右侧站着若有所思的田润叶;秋收时节,从深沟里劳作归来的孙少安肩杠着农具;耕牛后侧还伫立着孙少安从山西娶来的婆姨秀莲。近景农家窑洞、毛头柳、枣树构成的院落和远处苍茫的黄土高坡,形成画面宽荧幕式的开阔背景。以往的历史画大多是一个中心,在我看来,《平凡的世界》不但表现了十年的历史跨度,同时刻画出错综复杂的人物个性,这个画面以路遥为中心,同时田润叶和其他的人物又形成了画面的次中心,他们既散落又集中,我试图在揭示一个又一个的矛盾冲突。画面的构成,我想吸取中国传统壁画平面化的诉求,运用俯视和散点视角安排不同的人物和场景。
《火把节之朵洛荷》 210×190cm
六、创作过程
2018年4月,中国画《路遥与平凡的世界》第一稿草图顺利通过文化和旅游部国家主题性美术创作专家评审。此后中央美院的相关专家和在京的著名画家对作品提出了一些相关建议,主要是路遥的形象和姿势的建议较多:有专家认为第一稿路遥身着军大衣的姿势有些像县委书记,还不够平易近人;有专家认为画面形成的两个人物中心会分散主要人物;还有专家认为前景的两只卧着的山羊也像是在听路遥讲话,似乎不够自然等。此后,根据专家建议,我把正面的田润叶和她右侧的两个人物做了一些调整,使他们进一步与画面主体呼应。总之,素描稿做了相关的调整,前后四稿。
2019年4月,历时三个月的水墨正稿基本完成寄送北京,参评上海中华艺术宫“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展览”。专家组认为路遥的形象刻画还存在一些问题,应该进一步推敲、精打细磨。由于中国水墨画制作非同油画可以涂改(当然,中国画常常采用挖补的方法进行修改),但我认为这样耗时两年的作品,如果采取挖补,总是觉得有些不尽完美。那么,由于这张作品尺幅较大是由四张300*150cm的画面组成,如果换掉主体人物部分是最为便捷的方法。2019年4月底至2019年7月底是这个作品的终审的最后时间,范迪安、殷双喜、马刚等创研班的领导和专家鼓励大家全身心投入创作,殷先生还提到籍里柯创作《梅杜萨之筏》也仅用了六个月时间,而我们这件创作历时已近两年。
针对专家组建议,原本只需要局部调整,但我认为水墨画的衔接会出现一些问题,倒不如再拿出一些勇气重新制作一遍。水墨第二稿主要针对路遥的形象和姿势进行了重新安排和刻画,与路遥攀谈的老人也进行了更改,前景的两只羊也让它站了起来,站着的羊打破了以前画面人物露脚较多、有些重复的感觉。后来这件作品通过终评后,杨力舟先生给我说,“关键是路遥的形象和动态这次改好了,路遥搭在碾子上的右腿看来是和老人叙旧了很久……”
国家主题性美术创作专家组由历史学家、军史专家、著名美术家、评论家组成。历时两年的创作从草图评议三次,制作期间看作画进程,再到初评和复评等环节,前后十余次,目的在于要创作出经得起历史推敲的作品。特别是历史画不但要刻画出主要人物的形象和性格,包括那个时代的服饰、场面等等,各方面的专家反复评议。可以说,完成的作品已不仅仅是个人创作的行为,每一件作品都凝结着时代、专家和作者的集体智慧。当然,关于艺术手法的运用和探索,专家组提倡艺术家个性化的表达,同时遵循着艺术规律,主题性美术创作是时代主旋律和艺术多样化的具体呈现。
《火把节之盛装》 210×190cm
七、在央美两年学习的体会
文化和旅游部“国家主题性美术创作项目”中央美术学院创研班汇集了长江以北艺术院校的作者,该班由范迪安院长亲任主任并主持该项目的创作和实施。两年来,我们先后十几次到央美参加研讨和创作,央美制订了非常详细的教学规划,并在小营校区尽可能为作者提供必要的创作条件,每次学术会议范院长都亲自到场,央美最权威的学术带头人邵大箴、孙景波、殷双喜、丁一林、王颖生给大家提供讲座、分析作品,在京艺术家杨力舟、尚辉、代大权等专家多次到场指导,极大地调动了学员的积极性和创作热情。学员之间的每次会看和交流,共同营造出良好的学术氛围。
作者丨吕书峰
(编丨国家主题性美术创作研究中心)
《领袖观看兄妹开荒》(素描稿)150×160cm
《晒佛节》190×200cm
《上里五月》190×200cm
《雪域之巅》240×120cm
《朝圣之路》240×120cm
《彝海结盟》习作180×97cm
《彝海结盟》2习作180×97cm
《彝海结盟》3习作180×97cm
《陕北写生》 138×79cm
《大三学生》 138×79cm
《巴蜀竹影》 240×120cm
《玉兰》240×120cm
2020年澳大利亚旅游局中国区线上旅业洽谈会盛大开幕
【2020 年12月1日, 上海】 2020年 澳大利亚旅游局中国区线上旅业洽谈会(Australia Marketplace Online - China 2020,简称AMO)于...
第二届南京国际艺术博览会落幕:一期一会的艺样金陵
2020年11月29日,为期四天的第二届南京国际艺术季暨南京国际艺术博览会圆满落幕。...
名家推荐:画家王志坚作品赏析
王志坚:生于1958年,湖南湘乡人。毕业于湖南师大美术学院,代表作曾获中国美协授予的二等奖,国家文化部银奖,...
品山崎之韵,溯日威之源
11月4日,三得利日本威士忌世家在上海举办“山崎日威之源”品鉴会,以山崎多个珍贵酒款打造了一场味觉盛宴,与...
笔墨灵动 富力清新:著名画家刘新华
刘新华,天津市人。籍贯:河北河间市。毕业于日本京都艺术大学大学院、文学硕士、美术硕士、美学博士。...
打卡设计|魔都明珠塔前的“Rolf Benz名伶”
▲坐标:上海外滩悦榕庄 热情时尚的Ms.Mio Mio的美如同奥黛丽赫本,略带复古气息却时尚感永存,并拥有自己独立的审...
Ember推出限量版智能温控马克杯, 为中国消费者打造顶级咖啡体验
Ember亮相星巴克臻选上海烘焙工坊 中国上海,2020年10月 29 日 以设计主导的智能温控品牌Ember今天宣布,推出全新限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