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度首推艺术名家:于晓君
2019-12-28 16:56 来源:本站
于晓君,1974年生。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山东省美术家协会理事、山水画艺委会委员,
山东省中国画学会理事,
山东省青年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青岛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山水画艺委会主任。
青岛市青年联合会副主席。
青岛市青年美术家协会主席。
九三学社青岛画院副院长。
九三学社中央画院成员。
青岛市拔尖人才。
“泰山文艺奖”获得者。
青岛农大艺术学院客座教授。
青岛市文联委员。
青岛市高级专家协会会员。
青岛画院创作部主任,二级美术师。
1998年山东师范大学美术系毕业,获学士学位。2004年山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研究生毕业,获得文学硕士学位。曾获纪念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60周年全国美展金奖。2015年结业于中囯文联第八期全国中青年文艺人才高级研修班。2018年为上合组织青岛峰会创作大型作品被国家收藏。
作品多次参加国家级展览并获奖,作品出版及收编:《诗意禅心于晓君山水画集》、《青岛画院专辑于晓君》、《高等美术院校教学范本·于晓君中国画作品集》、《中国文化遗产年鉴·书画艺术卷》、《当代画史·山水卷》、《中国画经典·山水卷》、《艺术界》、《山水写生》、《中国书画》、《时代人物》、《文化月刊》、《国画家》等。
心空野望
文/吴鹍
心“空”并非“真空”,对画家来说是内心矛盾的消解与互融,表现在艺术作品上则是难得的宁静与博大,这是画家在真正经历了内心与现实的争执之后得到的“自由之物”。
古今中外的艺术家们都是在反复的均衡这种关系中完成自己的艺术生涯的。海德格尔在论述艺术作品与现实性的关系时,将艺术作品的现实性在艺术创作中发挥的作用称之为“真理的发生”,而把这种真理的发生思为世界与大地之间争执的实现,既是精神与物质的又是精神之间的。
争执的过程聚合了许多的挣扎和波折,而在这些波折起伏中却有宁静,艺术作品的包容性也就建基于此。画家苦寻的正是这种关系的最佳契合点,正如诗人的弃绝与推敲并不是针对词语的,而是针对词语与物的关系的。有时词语的空乏无力使诗人重返思想之路的起点,而当画家笔下的一点一墨不足以表达现实的思想时,新的一轮语言探索便开始了,“于是在困惑与解惑,追问与澄明之间流变的,是在作品中开启着一种显与隐,留与流的微妙境遇,在揭示绘画过程流变不居之本质的同时,得以有所蔽藏又有所展示的接近着自己特有的精神理念”,则越来越接近心空的状态。
在于晓君的画面上我们看到的是险峻奇秀的图式,营造的却是一个平幽奇远的氛围,这正是画家在体会了险中取胜、化险为夷的快感之后自然流露出的内心由争执到平静的情感转变。画家在斟酌心与物的交融方式时,远离了置身事中的局限与束缚,而选择了“望境”,它可以牵引出一系列在望与问、眼与心之间的追索和问答。画家要寻求更加接近自己精神追求的方法,必是在不断追问,不断应答中反复着。
于晓君的早期作品体现苍茫之感,相比较而言更加接近自然风貌,是画家对山水深意的初步探索,大自然的神秘性已开始转化为画家与自然与作品之间关系的神秘性,画者与山水自然中被赋予的潜在意志开始对话,自身也变得更加通达,随着探索层次的加深,立意追求的提升,其近期的作品则变得更加轻松、圆润、豁达。将“望”与“问”相联系,是古人论画中精辟的一页,是对“望”的提升,是对心灵主动探求的关注;将“望”与“远”相联系,又一次展示了古代论画者的智慧。它既让画者感观到一个博大的自然空间,又使时空向度与空间向度相交融,贯穿古今,融此时与彼时,开拓一个心中的未来。
画家近期对当代城市山水画的探索恰恰表达了这一愿望。西方人看绘画,这种“远”同样耐人寻味。著名奥地利诗人里尔克在《论山水》中说道:“列奥纳多画中的山水都是他最深的体验和智慧的表现,是神秘的自然律含思自鉴的蓝色的明镜,是有如‘未来’那样伟大而不可思议的远方”。画家也正是如他所说,已将山水从真实的自然之物转化成内在的精神之物,赋予作品,赋予生存一种新的解释。
在于晓君的作品中,我们看到的丛山古刹,幽径禅林,都描绘了一种澹泊旷达的境域,也许这种境域也只有“野”字能表达得恰如其分。“野”,本身就是一种意境,含空廖幽远之意,它的衬托使“望”有了内涵,不仅旷达,而且自由。画家本身对山水的执著就已经使他能够在展纸之间心游天外,这种意境更能使望者先处于一种自设的境域而后悉心揣摩“望”的内容,自由抒发胸中丘壑之气。画家通过人与山水之间的相对相望,铸造出人与自然共在的界域,将真实中所望到的界域演化成自己心中的意境,这种无视之观,凭心而望的观照,自然心感神会,使“空”境有了实在的意义。
艺术作品的节奏来自于矛盾的起伏,画家平静的心态来自于矛盾的消解与互融,能够从作品表面看到画家心理情感的变化过程是对艺术作品的最大欣赏,因为只有真实的艺术情感才能带来淋漓流畅的艺术作品,画者内心对现实的揣摩,对自我精神理念的追求比作品表面的完满更有意义。
心空野望——画家追求的是一种通达,“能从山形水貌中看出自身的趣灵,接受时物之流变,感受蕴藏其中的由有限到无限的变化,完善自己淡泊旷达的性格,满足精神上自由解放的要求”。在天人相望的界域中,心灵能够显现它自由的天性,不俗的气质,借助于“望”的方式,从世俗和无明中找到精神的乐园。
2020年澳大利亚旅游局中国区线上旅业洽谈会盛大开幕
【2020 年12月1日, 上海】 2020年 澳大利亚旅游局中国区线上旅业洽谈会(Australia Marketplace Online - China 2020,简称AMO)于...
第二届南京国际艺术博览会落幕:一期一会的艺样金陵
2020年11月29日,为期四天的第二届南京国际艺术季暨南京国际艺术博览会圆满落幕。...
名家推荐:画家王志坚作品赏析
王志坚:生于1958年,湖南湘乡人。毕业于湖南师大美术学院,代表作曾获中国美协授予的二等奖,国家文化部银奖,...
品山崎之韵,溯日威之源
11月4日,三得利日本威士忌世家在上海举办“山崎日威之源”品鉴会,以山崎多个珍贵酒款打造了一场味觉盛宴,与...
笔墨灵动 富力清新:著名画家刘新华
刘新华,天津市人。籍贯:河北河间市。毕业于日本京都艺术大学大学院、文学硕士、美术硕士、美学博士。...
打卡设计|魔都明珠塔前的“Rolf Benz名伶”
▲坐标:上海外滩悦榕庄 热情时尚的Ms.Mio Mio的美如同奥黛丽赫本,略带复古气息却时尚感永存,并拥有自己独立的审...
Ember推出限量版智能温控马克杯, 为中国消费者打造顶级咖啡体验
Ember亮相星巴克臻选上海烘焙工坊 中国上海,2020年10月 29 日 以设计主导的智能温控品牌Ember今天宣布,推出全新限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