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 > 正文

当代版画名家李以泰的黑白世界

2018-04-14 10:38 来源:本站

李以泰·艺术简介

1944年生于上海,祖籍浙江南浔,1956年起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附中初中,浙江美术学院附中高中,浙江美术学院本科,1968年毕业分配至杭州扇厂设计室工作,1978年考入文革后首届研究生,师从赵延年、赵宗藻,毕业后留校任教,1980年加入中国美术家协会,1984年——1992年连任2届版画系主管教学、创作副主任,现为中国美术学院教授,浙江版画家协会副主席。

《毛主席在九大》石版 1969年

敦厚睿智 尚质重文

我们中国美术学院各学科都有极为优秀且相当低调的老教授,他们的创作和教学总是齐头并进,于艺理钩玄提要、穷理尽性,于创作达情务尽、穷态极妍,于教学则循循善诱、诲人不倦。曾经主持过版画系教学工作达八年之久的系副主任李以泰教授便是一位典型的代表。近观瞻“艺舟行——李以泰作品展”并夜读其著述,令人肃然起敬,辗转反侧,竟然久久不能入眠,联想到美术界有些名声在外、赞誉不绝于耳的名家,甚多金玉其外,败絮其中。故此推介李以泰先生这样的学者型艺术家也许既是一种艺术传播,也是一种道义上的扬善弃恶。

《马克思主义是最明快的哲学》 又名《鲁迅》 黑白木刻

45.5×47cm 1974年 中国美术馆收藏

我以为李以泰老师称得上“敦厚睿智,尚质重文”,为人从艺均如此。无论艺术创作、美术教育、理论研究所取得的成就都堪称一流,的确非常全面,尤其是理论探索,很少有同行像他那么深入和透彻。著名理论家任道斌曾称其专著《黑白艺术学》:“创新开拓,自成一家,填补了美术本体学中黑白艺术学的空白。”“体系完整,结构严谨,可以说,涵盖了所有优秀绘画作品的黑白现象,归纳了黑白艺术的所有形态,达到‘前人所不能,后人无所为’的完美境界。”“对黑白艺术的整体分析,构成周密、科学,从而奠定了此书在黑白艺术学研究上的学术权威性。”

《相逢/新疆短歌》系列之二(黑白木刻)22×18cm 1979年 中国美术馆收藏

著书立说如此,同样,艺术创作和美术教育李以泰也出类拔萃,甚至每每有震聋发聩之举,非常值得称道。综观他的成就,我概括出三点:第一,就我国既有的美术教学,他的专业教学“颠个倒”主张,强调民族特色,发人深省;第二,就新兴版画创作,他的作品敦厚、静穆、简洁、整体,有情有境,耐人寻味;第三,就艺术理论探索,重本质、重规律,鞭辟入里,影响深远。

潮(黑白木刻)40×78cm 1980年 中国美术馆收藏

李以泰是地地道道的科班出身,美院附中初中部二年、高中部四年,美院版画系本科五年、研究生二年,1980年研究生毕业后留校从教,直到退休。从1956年以来,学校的变迁,人事的变动,教学的改革,他是亲历者。去年他发表的《关于建立和完善中国美术专业教学体系的思考》,是他多年来思考的汇总,体现了一位老教师鞠躬尽瘁的责任感和艺术教育家的睿智。有许多内容很大胆,又具有切实可行性。可谓发前人所未发,敢为人先。

《马克思一家和恩格斯》黑白木刻 45.5×47cm 1982年 中国美术馆收藏

他早在二十多年前就提出“把中国的美术教育顺序颠个倒。不管什么专业,都先学中国美术基础,学三年。学习民族的造型、色彩、构图,学习民族的审美和画论,训练好中国画家的眼睛,然后再分系科,花两年到三年时间专攻油画、版画或雕塑、工艺,学习画种特点和外国美术。只有这样,中国美术强烈的民族特色才可能形成,中国的美术教育体系才可能确立,中国的美术事业才有光辉的未来”(载1987年《新美术》)。

《彭德怀在朝鲜战场》黑白木刻 50×75cm 1987年 中国美术馆收藏

李以泰的主张可以说是潘天寿先生艺术思想的延续,潘先生为中国民族艺术的独立性和独特性在理论上有过详尽的阐述。20世纪中国画领域纷争颇为激烈,概要言之,这个时期出现了取消论、融合论、特色论三种不同观点和主张,潘天寿是中国画“特色论”的带头人。他主张:发展民族绘画,振兴民族精神,坚持民族特色,反对中西融合。潘先生的“特色论”主张具有鲜明性、针对性和一贯性。他的中西绘画两大系统说、拉开距离说、扬长避短说、借古开今说,是他发展民族艺术的思路。

《啊,火焰山》黑白木刻 42×69cm 1990年 日本村上美术馆收藏

李以泰在潘天寿艺术思想的基础上,进而认为从事不同画种的中国艺术家的“第一口奶”,首先要吃足自己民族母亲的奶,首先应该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中国人。不能让学生一开始“就用外国画家的眼睛观察世界。对外国的‘洋'作品和‘洋'风格,无论是古典主义的、印象派的还是现代名流派的都比较容易接受。但是,当他们面对着中国浩瀚的民族遗产时,只能表示惊叹,犹如一个外国画家来中国旅游一般”。李以泰一针见血地道破了美术界由来已久的问题症结,尽管我国美术教育不会轻易接受这个观念,主事者或许依然按兵不动,但许多画种的学习者开始注重接受民族艺术渐成风气已变得不可阻挡。

《希望》黑白木刻 41×62cm 1996年 美国波特兰博物馆收藏

李以泰的黑白木刻创作特别耐人寻味。他现实主义的主题性创作成名很早,他的名人木刻诸如《马克思主义是最明快的哲学/鲁迅》《园丁——鲁迅编印珂勒惠支版画集》《纪念鲁迅/民族魂》中的鲁迅形象早已家喻户晓、深入人心,获得过许多大奖。早在1980年,《马克思主义是最明快的哲学/鲁迅》由文化部选送联合国参加“中国绘画艺术展览”。该展选择了创作于1942年至1979年的60件作品,在世界各国巡回展览,浙江入选作品仅三件(另二件是潘天寿的《小龙湫下一角》、方增先的《粒粒皆辛苦》)。

西子湖系列之《湖畔》水印木刻 1985年 上海美术馆收藏

1982年,《马克思主义是最明快的哲学/鲁迅》又选送出展“法国春季沙龙”(浙江版画入选二件,另一件为赵宗藻的《四季春》)。因他创作的鲁迅形象影响过大,以至于后来发生了轰动一时的商业广告侵权诉讼案。他这类作品主体非常鲜明突出,调动了诸多艺术手段,运用了多种艺术规律,不少作品具有美术史意义。他创造了马克思、恩格斯、李大钊、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邓小平、李四光、华国锋、潘天寿等众多名人的形象,艺术性和思想性都很高。1987年,《彭德怀在朝鲜战场》入选“庆祝建军60周年全国美展”,获最高奖。

西子湖系列之《平湖秋月》水印木刻 50×50cm 1985年 浙江美术馆收藏

另有一类表现现实生活中的渔民、少数民族,老汉、少女、小孩,以及劳动生产的大场面,生活气息浓厚又十分响亮,充分发挥了版画的优长,在黑白处理上,该强烈的强烈,该柔和的柔和,但依然结实、淳朴而不轻飘,非常整体,所以很经得起看,经得起分析。不少作品同样具有美术史意义。如1988年《相逢》入选“中国新兴版画60年回顾展”(日本),被印作画册封面。1997年《希望》入选美国“波特兰国际版画展览”,荣获唯一奖项“帕彻斯”奖。

西子湖系列之《三潭情思》水印木刻 50×50cm 1985年 上海美术馆收藏

他的套色木刻也很注意中国人的欣赏习惯,很美,虽然色彩丰富但同样静穆、恒久,不繁杂。而大量素描、写生、速写、水彩以及漫画则充分表现了作者的多种修养和扎实的基本功。

改革开放以来,李以泰先后23次入选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全国性美展,获国家级、省级奖多达20次,其中包括中国版画家协会颁发的“鲁迅版画奖”。李以泰慷慨地捐赠给浙江美术馆的几百件作品中,就有许多获奖作品,他为这些作品找到了最佳归宿。

西子湖系列之《西湖烟柳》水印木刻 50×50cm 1986年 浙江美术馆收藏

当然,我以为他的理论探索也许潜在的影响更大。当他超越版画视野,将构图中心和黑白规律条分缕析,深入浅出地解析在读者面前时,由衷的钦佩和折服便自然而然产生了。从宏观到微观,透彻明了,要言不繁,揭示了绘画的普遍性规律,让人大彻大悟。这其中包含了他自己丰富的创作经验,也充分表现了他极强的思辨能力。在《黑白艺术学》发表以前,其专著《构图中心技巧释秘》1998年就已经得过“浙江省第九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此两本理论著作出版后,即供不应求,处于脱销状态。难怪他被中国画系童中焘主任请去为中国画系学生开课,又被综合绘画系陈守义主任请去为该系学生讲“绘画黑白形式构成”。

西子湖系列之《断桥晚霞》水印木刻 50×50cm 1986年 欧洲木刻基金会收藏

我虽然谈不上对其著作的深入研究,但我觉得自己看懂了,而且看一遍就懂,不像现在有的学术著作云里雾里绕圈子,耍新名词。李以泰先生文风正,犹如他的教学,犹如他的为人。与他交谈,感到踏实有收获。我与他同庚,我们的童年、青年、中年到如今的老年,共同经历了共和国建立的60年,我们有我们的理想,我们这一代没有辜负时代。李以泰说自己属于不精明的一类,他老实、忠厚,自然难免吃亏。但时代、民族正需要鲁迅先生所说的“切切实实,足踏在地上”的奋斗者,版画家、教育家李以泰用自己的努力为我们树立了平凡人的不平凡形象。

​卢炘

中国美术学院教授

潘天寿纪念馆前馆长

浙江省美术评论会理事

2013年5月于杭州

西子湖系列之《晨湖舟音》水印木刻 50×50cm 1986年 上海美术馆收藏

西子湖系列之《湖心夜月》水印木刻 50×50cm 1986年 浙江美术馆收藏

白蛇传之一《相遇》水印木刻 28×35cm 1986年 大英博物馆收藏

白蛇传之二《盗仙草》水印木刻 28×35cm 1986年 大英博物馆收藏

白蛇传之三《水漫金山》水印木刻 28×35cm 1986年 大英博物馆收藏

白蛇传之四《镇蛇》水印木刻 28×35cm 1986年 大英博物馆收藏

《嘉陵江畔》水印木刻 51×40.5cm 1986年 大英博物馆收藏

获奖纪录

1980年《鲁迅》由中国文化部选送联合国“中国绘画艺术展览”。该展以10套展品同时巡展于世界各国(版画为原作,国画为照像复制),国际影响巨大。(该展入选1942年—1980年作品60件)

1982年《马克思主义是最明快的哲学》由中国美协选送第二次国家级大型出国展览:“法国春季沙龙”。(该展入选1949年—1981年作品165件)

1986年《湖畔》由中国美协选送联合国“国际和平年展览”

1988年《相逢》入选中国美术馆、日本日中友好会馆主办的“中国新兴版画六十年回顾展”(以上四项记录均不低于全国美展金奖)

1987年《彭德怀在朝鲜战场》获“庆祝建军60周年全国美展”优秀作品奖(一等奖)

1995年《啊,火焰山》获日本“村上美术馆限定征集作品展”铜奖

1997年《希望》获“波特兰国际版画展览”“帕彻斯”奖

1997年获神州版画博物馆“中国新兴版画贡献奖”

1999年获中国版画家协会“鲁迅版画奖”

出版纪录

1992年专著《李以泰木版画技法》台北世界文物出版社出版

1998年专著《构图中心技巧释秘》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

2001年专著《黑白艺术学》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出版

2011年专著《艺舟行—李以泰作品集》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出版

收藏纪录

中国美术馆、大英博物馆、美国波特兰博物馆、欧洲木刻基金会、日本村上美术馆、中国版画博物馆、神州版画博物馆、北京鲁迅博物馆、上海鲁迅纪念馆、上海美术馆、广东美术馆、浙江美术馆、浙江西湖美术馆、青岛美术馆、潘天寿纪念馆、刘海粟美术馆、周昌谷艺术馆

(以上著名艺术机构收藏作品共356幅)


[ 今日推荐 ] TODAY TOP NEWS

2020年澳大利亚旅游局中国区线上旅业洽谈会盛大开幕

【2020 年12月1日, 上海】 2020年 澳大利亚旅游局中国区线上旅业洽谈会(Australia Marketplace Online - China 2020,简称AMO)于...

第二届南京国际艺术博览会落幕:一期一会的艺样金陵

2020年11月29日,为期四天的第二届南京国际艺术季暨南京国际艺术博览会圆满落幕。...

名家推荐:画家王志坚作品赏析

王志坚:生于1958年,湖南湘乡人。毕业于湖南师大美术学院,代表作曾获中国美协授予的二等奖,国家文化部银奖,...

品山崎之韵,溯日威之源

11月4日,三得利日本威士忌世家在上海举办“山崎日威之源”品鉴会,以山崎多个珍贵酒款打造了一场味觉盛宴,与...

笔墨灵动 富力清新:著名画家刘新华

刘新华,天津市人。籍贯:河北河间市。毕业于日本京都艺术大学大学院、文学硕士、美术硕士、美学博士。...

打卡设计|魔都明珠塔前的“Rolf Benz名伶”

▲坐标:上海外滩悦榕庄 热情时尚的Ms.Mio Mio的美如同奥黛丽赫本,略带复古气息却时尚感永存,并拥有自己独立的审...

Ember推出限量版智能温控马克杯, 为中国消费者打造顶级咖啡体验

Ember亮相星巴克臻选上海烘焙工坊 中国上海,2020年10月 29 日 以设计主导的智能温控品牌Ember今天宣布,推出全新限量...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