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 > 正文

当代花鸟画名家刘鸿洲作品鉴赏

2017-12-06 16:03 来源:本站

【艺术简介】

刘鸿洲,号一勺,土家族,1943年生。湖南凤凰人,高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湖南省美术家协会第四届理事,湖南书画研究院特聘画家,湖南省中国画学会顾问,湖南省花鸟画家协会顾问,湖南九歌画院画家,河北省书画院学术顾问,吉首大学客座教授,河北美术学院终身教授。

原学理工,1992年至1993年曾在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画高级研修班研修,2001年至2002年,作为访问学者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学访深造。

《霜天》70×70cm

作品获国家级铜奖三次,作品被中国美术馆、齐白石纪念馆、黄宾虹纪念馆、台湾中华文化基金会等研究机构和海内外人士收藏。作品在《国画家》、《当代中国画》、《中国艺术报道》、《当代艺术作品收藏与鉴赏》、《名流》、《收藏快报》、《中外文化交流》等刊物评介发表,艺术活动曾在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人民日报》、《中国文化报》、《光明日报》、《美术报》等新闻媒体中多有报道。

《金风窸窣》70×70cm

被载入《中国美术家年鉴》、《中国现代美术家人名大辞典》、《中国当代艺术界名人录》、《中国当代美术家书法家汉英大辞典》等重要典籍。

正式出版有《刘鸿洲中国画作品精选》(辽宁美术出版社)、《从文自传》(与人合绘)、《刘鸿洲写生集》、大八开精装本《刘鸿洲画集》(湖南美术出版社)。曾有论文《黄宾虹山水画的审美模式初探》、《“浑厚华滋”与“自自在在”——黄宾虹审美意识探析之一》、《瑰丽的串珠——湘西苗族服饰及相关连的几种工艺》在学术研讨会或学术期刊上发表。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当访问学者期间,完成了《工笔画与写意画之心理比较》等重要论文。

《艰忘塘棲金五月》70×70cm

作品:《沈从文像》参加全国第八届版画展。《母亲呵母亲》参加全国第六届美术作品展览。《边区牛市》参加第八届美术作品展览。《啊吔》参加全国第三届少数民族美展并获铜奖(人物)。《云瀑》参加第四届少数民族美展并获铜奖(山水)。《接天莲叶无穷碧》参加首届“爱我中华”中国画油画大展并获铜奖(花鸟),属于当今美术界全面发展的实力派画家。

《秋阳》70×70cm

被评论界认为:黄永玉老先生为《刘鸿洲画集》所作序言《苦涩无悔》中肯定说:“他的艺事和他的为人经历学识一样:谦和、沉着、丰富、精密,既有饱满的传统技巧,又有宽和从容的现代意识,不矫揉造作,不故弄玄虚。抒张有致,开合从容,让人深感亲近又肃然起敬。”(《黄永玉全集.文学篇.人物》p205 )。

《秋日絮语》138×280cm

陈白一(中国文联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中国工笔画学会副会长、湖南省美术家协会主席,湖南省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湖南省书画研究院院长,曾获“优秀人民艺术家”称号)评价称:刘鸿洲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勇于发现和挖掘前人未曾触及的表现空间,采用工笔和写意相结合的手法,大胆吸收汉唐壁画和西方色彩的营养,从湘西的生活中创新,创作出一大批花鸟画,就是一个例证。鸿洲的花鸟画厚重大气,强烈辉煌。既见传统笔墨情趣,又见现代色彩魅力,令人耳目一新。构成刘鸿洲花鸟画艺术的神韵,可喜可贺。

《春消息》125×240cm

《美术》杂志主编尚辉认为“他这种构成方式再加上中国画的表现形式,我相信有不可限量的前途”。他的论文被美术教育家杜大恺教授誉为“以全新的视角,从心理学角度对中国画进行研究,无疑为中国画传统的研究开拓了一条新的路径。

《葫芦图》125×240cm

工写彩墨总苍凉

——品读刘鸿洲其人其画

李蒲星

为什么凤凰子弟偏生喜欢画画呢?我活了八十近九十才明白。画画原来是一个伟大的怀抱。它能抚慰相濡以沫的众生,不同生活层次的人都需要美,创作美的人就能赖以苟活。

黄永玉《苦涩无悔——<刘鸿洲画集>序》

数千近万年,黄、黑、白……人群,受着某种可称之为人类命运的驱使,孜孜不倦地作着一种统称为艺术的工作。大多数工作成果都毁弃于历史的黑洞中,天灾人祸劫难后极少数侥幸存留至今。这就是矗立在我们眼前的人类美术史,一个千万年无数人心智创建的审美世界。对于今天的个人而言,它既是无限丰富多样的传统审美宝库,又是个人构建自我精神世界和审美世界的摹本。

《腊尔山花》70×70cm

自由贸易、便利交通和网络技术,将全世界紧密地结构成一个相互依靠相互影响的整体。个人与这个整体的统一构成了当代性。与当代性对应的当代精神就是整体的显现。简而言之,所谓当代精神,就是古往今来的包容,而不再是狭隘地域的传承。

年逾古稀的黄永玉先生,以他漫长的艺术人生证明了将古今中外集于一己当代性的可能。

《冬之喧闹》180×180cm

刘鸿洲是凤凰人,而且黄、刘两家世交百年,到黄永玉刘鸿洲已是第三代。刘鸿洲比黄永玉年少近20岁,所以,到他走上艺术之路时,黄永玉已是独树一帜誉满中外。乡情加世交,再加上偶像楷模的引领,刘鸿洲先是认同黄的艺术哲学然后是追随。

《冬至》178×97cm

经过近三十年的修炼,刘鸿洲从1980年代开始正式进入艺坛,是从版画开始。他的黑白木刻《沈从文》(1983年)在各类沈先生的肖像艺术中,至今无有出其右者,足可以列身于中国肖像画史。同是黑白木刻的《母亲啊母亲》(1984年)不能不令人想到罗中立的油画《父亲》,其意义和价值至今当未为人充分认识到。版画创作期间尝试工笔人物。

《秋颂》125×240cm

以后逐渐将主要精力用于中国画创作。工笔、写意、工写结合、水墨、彩墨、山水、花鸟、人物,来往自如,无拘无束。图画之余,研习篆刻,阅读之余,吟诗弄词。黄永玉先生中央美术学院执教鞭三十余年,桃李天下,却没见学生传其衣钵。倒是追随左右的众多凤凰子弟或多或少受其浸染,但传承得形神兼备者,首推刘鸿洲。

《把酒对红梅》178×97cm

常有人问黄永玉艺术渊源,答曰金农书法,石涛画法耳。其特征是自由自在,不拘一格。绝大对数的为艺者,止于超越自我超越他人,真正能超越自我者,极其罕见。前有石涛,再有毕加索,然后是黄永玉。

近百年中国画,鲜有不学石涛者,究其原因,就在于其博大艺术轻取一勺,足以让人受用终生。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学黄永玉者大多止于形似。像刘鸿洲秉承自由自在不拘一格精神衣钵的并不多见。于是之故,刘鸿洲反而在视觉形式语言上尽量避免,即使是借鉴,也仅限于传统所谓“得其仿佛”。

《双寿》178×97cm

在黄永玉先生的艺术世界中,荷花和梅花这两个传统题材被打造得美轮美奂光芒万丈,大有天下从此不梅荷的权威。刘鸿洲也好画荷画梅,但无论从构图、境界还是枝干、花叶比较分析都仅限于得其仿佛的似是而非。这种规避的力量,与其说来源于画家的自觉与意识,不如说是来源于两个完全不同的心路历程和性情。黄永玉先生云:无笔墨不足以言中国画。刘鸿洲的规避在笔墨中。

《春酣》138×70cm

中国画的笔墨是一个立体的审美结构,既有工具材料技术技巧的规定,更有情性人格品味的规定。所谓笔墨问题,不是有无,而是高下。仅以工具材料技术技巧论笔墨则低下,若以情性人格品味论笔墨则高上。

《五月金果》138×70cm

刘鸿洲不同于黄永玉先生之处就在笔墨。无论是成片荷叶的笔墨,还是老梅枝干的笔墨,二人大异其趣。刘鸿洲的笔墨,一言以蔽之:尽得苍茫苍凉之味。熟知刘鸿洲人生历程的人都清楚这种苍茫苍凉正是他独有的精神情感与性格,为苦涩的人生命运所馈赠。它浸透到了刘鸿洲精神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并外浸到他的面容表情气质中,自然流露在他的笔墨中。

《秋鸣》138×70cm

艺术的个性从来不是追求得来的,它永远只可能是在个人独有的精神土壤里自然生长的花朵。无论这朵花与其它的花有多么相似,但它的芳香和神韵必然与众不同。

刘鸿洲其人就像他的画,并没有多少特立独行的鲜明个性,他的笔墨看上去也很传统,他的工写结合,彩墨交融形式探索也大有人在。但是,只要我们细细地品味,不仅那浓淡干湿枯的用笔用墨中总有一种别样的苍茫苍凉意味。

《紫气迎宝》178×97cm

甚至在那些色彩浓艳的作品中,你也能感受到那个苍茫苍凉忧伤孤郁的灵魂。甚至,那种浓艳的色彩,正是为了衬托苍茫苍凉的笔墨而存在的。对于大多数人而言,看到的可能仅是浓艳,只有有心人,才会品味到另一种苍凉孤郁的意韵。这种艺术的格调,更接近林风眠先生。虽然刘鸿洲的画不拘一格,但最倾心的还是工笔彩墨于一画。这不只是为了修正流行中国画各守其规的模式,而是因为这样它才既可以自然流露心迹于笔墨,又能将这种流露小心翼翼地遮掩在正流美术与规范中。

《春消息》178×97cm

巨幅《把酒对红梅》(2011年)不仅是画梅的代表作,也是刘鸿洲艺术美学的典型。整幅红梅千万朵,看上去无比欣然怡情。但是笔墨苍凉寥落的梅干并没有被欣然怡情的红花遮掩住。背景中的墨痕彩痕,与其说是结构形式的需要,不如说是与梅干的苍凉笔墨的呼应。

2016.6.30于古长沙国江西山下,可餐房

(作者为湖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

《梦萦溪山》240×145cm

《风景旧曾谙》178×97cm

其他展事活动有:

1982年,​参加中国版画展赴挪威比利时展出。

1984年,参加中国少数民族版画展赴日本展出。

1985年,工笔画组画随湘西民族工艺展览赴日本展览。

1993年,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个人作品展。

2007年,与朋友在中国美术馆举办联展。

2008年,参加艺术湖南晋京展。

2009年,应邀参加全国中国画名家学术提名展。

2009年,应邀参加环太平洋国家美术作品巡回展览。

2013年,被邀请参加在北京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举办的《一尺大千﹒首届当代中国画名家小品展》。

2014年,应邀参加《公朴杯》话语清风·当代中国画名家扇面画展。

2014年,应邀参加《大美不雕》首届当代中国画名家小品画学术研究展。

2014年,应邀参加《积翠边城》大美湘西中国画展,赴泰国展出。

2014年,应邀参加《中国梦潇湘情》湖南省中国画学会2014年度展。

2009年,被收藏快报评为年度人物。

2010年,被中国艺报网评为当代最具学术价值与市场潜力的国画家。

2010年,被中华诗词研究会、国际中华诗词总会、中华诗词艺术研究院评为中华诗词一级著作家。作品被载入《中华诗词著作家典藏》。

2011年,被评为中华诗词杰出人物暨中国当代六十位杰出诗人。作品收入《中华诗词著作家风采录》。

2012年,在矮寨特大悬索桥网上征诗词联的评奖活动中,词作荣获三等奖。

2015年,获联合国中华文化交流大会暨加拿大文化艺术交流大会金奖。

2015年,被中华文化交流大会授予“中华文化名人”荣誉称号,并聘为“中华文化传播大使。


[ 今日推荐 ] TODAY TOP NEWS

2020年澳大利亚旅游局中国区线上旅业洽谈会盛大开幕

【2020 年12月1日, 上海】 2020年 澳大利亚旅游局中国区线上旅业洽谈会(Australia Marketplace Online - China 2020,简称AMO)于...

第二届南京国际艺术博览会落幕:一期一会的艺样金陵

2020年11月29日,为期四天的第二届南京国际艺术季暨南京国际艺术博览会圆满落幕。...

名家推荐:画家王志坚作品赏析

王志坚:生于1958年,湖南湘乡人。毕业于湖南师大美术学院,代表作曾获中国美协授予的二等奖,国家文化部银奖,...

品山崎之韵,溯日威之源

11月4日,三得利日本威士忌世家在上海举办“山崎日威之源”品鉴会,以山崎多个珍贵酒款打造了一场味觉盛宴,与...

笔墨灵动 富力清新:著名画家刘新华

刘新华,天津市人。籍贯:河北河间市。毕业于日本京都艺术大学大学院、文学硕士、美术硕士、美学博士。...

打卡设计|魔都明珠塔前的“Rolf Benz名伶”

▲坐标:上海外滩悦榕庄 热情时尚的Ms.Mio Mio的美如同奥黛丽赫本,略带复古气息却时尚感永存,并拥有自己独立的审...

Ember推出限量版智能温控马克杯, 为中国消费者打造顶级咖啡体验

Ember亮相星巴克臻选上海烘焙工坊 中国上海,2020年10月 29 日 以设计主导的智能温控品牌Ember今天宣布,推出全新限量...

  热门标签